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章对互联网金融概念进行相关阐释,包括其特点。以及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最后从监管程度、基础设施、产品创新等方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如何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更好发展而提出相应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三农"提供服务的主要形式,归纳目前现有产品与服务的不足,从金融服务互联网化的角度浅谈商业银行对"三农"业务的创新。这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认清当前的发展形势,结合互联网技术提高其风险管控能力,填补业务空白领域,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更为我国"三农"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本英 《商场现代化》2014,(25):192-193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9亿多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稳定快速的发展。本文就我国目前金融支持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金融支持"三农"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对今后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的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三农"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的对传统金融模式和业务的创新和变革,其从概念提出至今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有关研究也在迅速积累,而从本质上理解互联网金融的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对互联网金融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基础技术的变革对金融体系和金融组织的影响会使得对互联网金融特征这一基础命题的把握变得困难,而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和总结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则能化解这种困难,从互联网技术提升传统金融六大基本功能的角度来描述和归纳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将具备稳定和效率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和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了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的风险制约着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因此,本文从互联网金融面临的的风险出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措施,进一步保证互联网金融的正常、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金融"逐渐的进入了社会经济发展中,成为了一种新业态和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有效的利用互联网收集企业的信用数据以及交易行为数据,进而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测评,利用资金融通的方式帮助达到标准的个人或企业。国外根据多年的经济得出"互联网+金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但需要在一个制度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同时要保证信用数据库的完整、准确。所以"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发展,就应该完善"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发展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的社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更好的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正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换挡过渡。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状况,探讨银行主体消费金融发展对策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介绍我国银行系、产业系和电商系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情况,从参与主体特征、消费场景和获客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和经验,并根据邮储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互联网+"下促进邮储银行消费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勾画了乡村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金融支持,然而"三农"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三农"金融生态亟待改善。农合机构多年来一直是支持"三农"的主力军,有责任有义务着力解决"三农"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应在战略、产品、渠道、信贷等方面多策并举,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领域的发展逐渐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和渗透,进而产生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及。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金融已经出现了重要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新型的金融模式之下,其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实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同时其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所以,为了更好地使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要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实体经济发展的适宜路径进行深入探索,充分借助互联网经济的优势,推动实体经济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环境下,传统金融行业被注入了新的血液,网络金融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传统金融不同,网络金融面临着新的风险与挑战。本文对"互联网+"的涵义进行了介绍,并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金融的风险来源,对其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已经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农业作为传统产业既是离互联网最远的产业,也是"互联网+"模式下可挖掘潜力最大的产业。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要想保持未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利用"互联网+"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则是必经之路。本文结合河南省三农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已有经验,对河南省"互联网+三农"模式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帆 《商场现代化》2016,(13):129-130
"互联网+金融"是"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要"的一项行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不断推动着金融业的创新,因此对传统的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变革机会。本文主要以传统商业商业银行为例,分析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冲击,从而创新发展,成为普惠大众的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近几年才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农村金融一直处于发展落后的状态,普惠金融的概念也是近几年才逐渐被关注;文章从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开始,具体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互联网+农业"推进普惠金融的方式以及可行性进行探究,最后给出现阶段我国从农村入手推进普惠金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今,互联网金融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互联网+"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中,大学生群体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互联网+"影响研究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分析大学生消费金融的特点,统计分析消费金融产品的认可度,对金融发展潜力进行研究,并且还需要针对分析发展阻力和前进动力。争取在"互联网+校园金融"环境下,实现大学生消费金融产品和大学生消费服务对策的创新跟完善,最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主要指农村资金的融通,农村金融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2015年"两会"中,我国也推出了一系列关于金融的改革措施,农村金融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周小川在答记者问中,要求正确认识金融走向农村这一重大金融战略,强调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金融的特点和"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随后分析了农村金融的进程以及发展模式,通过对四川省农村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金融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研究和探索解决目前"三农"问题的方案,并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经济发展体系中,互联网金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信誉机制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基石。在研究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进行研究。以"芝麻信用分"作为案例,对信用体系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初步的解析。  相似文献   

17.
赵微 《商场现代化》2016,(5):214-215
以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互联网金融中"电商小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商小贷"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拓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实现了融资双方资金和信息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红利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推动了传统金融行业的转型和改革。传统金融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传统金融模式的改进已经有了许多实例。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最后为实现传统金融行业的成功转型,我们应如何把握时代机遇激活市场,以及如何借势发力从容面对金融脱媒,提出了创新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余额宝"的发展,是当下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理财产品,它的发展和进步,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借鉴的同时促进了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余额宝的高收益率,使其获得了较大发展空间,相对于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博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仍是余额宝发展的最大障碍,本文对网络金融产品"余额宝"风险防范的研究,将注重分析"余额宝"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与公益的资源整合模式也被称为新型的公益众筹,是通过网络的形式来发动公众进行公益众筹的一种资源整合方式,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资源整合的一种方式。伴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将广泛部署并快速发展。文章主要对"互联网金融+公益"模式下,公益活动的开展优势和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