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核心业务如新产品的研发外包出去。分析了企业研发外包的动机,指出研发外包和技术创新是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2.
王晓丹 《商》2013,(22):150-150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创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得到了我国各行各业的重视。对于我国的目前情况来讲,技术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因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所在。只有技术在不断地更新,才能使得企业持续发展。若是想要实现对技术的创新,就要首先确立技术创新在企业中的地位,坚持创新,只有这样,我国的企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发展。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加以概述,对技术创新的企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进行分析,希望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陈成 《商》2014,(37):233-234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国际竞争越发激烈。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特别是诸如信息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把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然而任何一种技术创新不可避免需要一定规模的研发投入。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到底研发投入带来的收益能否超过研发投入本身的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绩效?本文选取了上市91家符合相关标准的信息技术企业,对其研发投入和其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核心业务如新产品的研发外包出去。分析了企业研发外包的动机,指出研发外包和技术创新是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业务模式创新存在“黑箱”等问题,使得其业务模式创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从而使其业务模式的创新成功率很低。所以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主要驱动力进行深入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随着我国科技创新制度不断健全,科技型企业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科技型企业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促进大众创业及万众创新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高科技含量、新工艺和新技术专利等方面,尤其注重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树生 《商业研究》2005,(12):166-168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着创新的意识不强、信息能力弱、经费投入低、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必须从转变观念、加大企业研发的经费投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素质、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推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非资本增值的视角,研究了风险投资的资本来源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机理分析,认为风险投资提供的非资本增值服务可能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资源的获取、技术创新成果的取得以及提高技术创新效益等方面产生影响;基于实证分析,文章发现政府背景风险投资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增加,但并没有促进风险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和技术创新效益的显著增加;而民营风险投资由于具有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研发优势,因此对风险企业创新资源的扩大、创新成果的增加以及创新效益的提升都有着正向显著影响。文章认为基于非资本增值的视角,风险投资的资本来源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严慧斌 《商》2014,(11):43-43
技术创新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大型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企业文化的支撑保障,创新企业文化渗透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使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得以形成,并不断累积、增强。本文以淮南矿业集团为例,从企业创新精神指引、支撑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塑造、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探析大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确地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因素,对于企业在竞争中科学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状况,采取适当的技术创新战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包括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吸引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孔令声 《北方经贸》2006,(12):109-110
文章首先介绍技术创新的内涵及特征,然后从研发的投入、研发人员的培养和研发的投向领域等三个方面分析企业的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中国分地区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形式的知识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三种研发投入模式对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整体而言,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对技术导向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外资引进功效的发挥,但却抑制了协同创新的技术导向创新绩效;自主研发与外资引进对市场导向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协同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且企业吸收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协同创新市场绩效的提高,却不利于外资引进市场绩效的提升。三种模式的投入功效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张宁 《中国市场》2011,(31):54-55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更加优化的金融结构和更高的金融发展水平。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一些方面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因而,通过优化我国金融结构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3.
沈通 《中国电子商务》2012,(13):276-276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人们对企业技术创新重要性意识的日益提高,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中外学术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所存在的问题,对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立成 《中国市场》2007,(22):40-41
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弱、创新环境与社会资本缺失、有效的制度供给不足和企业缺乏充足的创新资金等,并就如何提升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但很多企业由于对技术创新系统不够重视,而导致其精心制定的目标无法得以有效实现。本文剖析了当前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特征,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构建及其运行过程,并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无锡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锡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逐年提高,技术创新的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技术创新投入规模报酬递减,技术人员投入效率显著高于经费投入效率。无锡市工业企业自发创新产出水平差异较大,电子通信、电器机械等行业自发创新产出高,而医药制造、仪器仪表等行业自主创新产出较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模型,说明技术研发外包活动可以增加新的中间投入产品,进而促进了企业产品创新。然后利用多层混合效应logistic模型检验企业外包行为对企业引入新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研发外包会显著提高该企业引入新产品的概率,企业研发外包可使得该企业引入新产品的概率提高5.6倍;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也会激励企业积极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使得企业引入新产品的概率提高了40%-50%;但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降低了企业研发外包能够提高该企业引入新产品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8.
《商》2016,(6)
当今社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创新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是无可估量了。技术创新主体日益繁多,创新手段丰富多样化,单纯依靠企业封闭式创新已经无法与当今的科技潮流接轨,而且提高了技术创新活动的风险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变成了一个平面,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孤立地发展,尤其是针对技术创新活动这种开放式的复杂系统过程,更是成为了当下企业的战略性选择。中小企业想要改变自身所处的不利竞争环境,必须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同时借用研发杠杆撬动外部资源价值,借此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陈璐  张健 《江苏商论》2014,(9):58-63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无锡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锡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逐年提高,技术创新的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技术创新投入规模报酬递减,技术人员投入效率显著高于经费投入效率。无锡市工业企业自发创新产出水平差异较大,电子通信、电器机械等行业自发创新产出高,而医药制造、仪器仪表等行业自主创新产出较低。  相似文献   

20.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系列要素的综合体,具有独特性、创新性、长期性、难以模仿性等特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企业营运能力、领导者素质。可从研发、创新能力、运营能力等方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