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经济可持续为前提 ,生态可持续为基础 ,社会可持续为目的。它追求的是经济繁荣 ,社会公平 ,生态安全 ;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就是保持人口、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生态经济,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需要,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小康社会的历史回顾和现实分析,可以体会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建设国家的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他们都强调经济是基础,且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协调发展。研究围绕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及经济为基础,进而指出了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小康社会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宋芳 《消费经济》2003,19(1):39-4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新世纪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给予了科学的界定,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本文拟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位,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继承了儒家"小康"社会概念,把它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的战略目标并予以实现,江泽民提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及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和实践,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废物产量的最小化甚至零排放。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的进一步拓展。循环经济从发展国民经济的高度和广度将环境保护引入经济运行机制。循环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增强我国环境竞争力,实现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要实现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柳思维 《消费经济》2004,20(1):19-2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要创造人与人、人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是外资企业成长的家园和土壤,外资企业应当以十三亿中国人民的福祉为最大的社会责任,在企业得到发展的同时,为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闭幕后,中央和总局都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通过学习,我从中领会最深的是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服务、消费”这三个关键词。十八大报告58次提到“创新”、53次强调“服务”,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建设中7处直接提到“消费”。创新是消费维权事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的过程。在实践中,应当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方面着手,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加快城镇化的政策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贸导刊》2004,(14):40-4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快城镇化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更为紧迫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更是我市承前启后、振兴发展的攻坚阶段,是我市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双辽,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市十四次党代会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为统领,以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全民行动为主旋律,以富民优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坚持“一核两翼”、打造“333工程”、推进“三业”的富民优先的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具有双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经济实力争取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前列,各项社会事业达到全省县级先进水平,小康社会建设跃上新台阶,努力使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努力实现经济经济社会的跨越式、追赶型、超常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小康     
从经济、政治、社会到文化建设再到生态文明,这样"五位一体"的格局被规划出来,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蓝图催人奋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有车有房有存款,中国最普通百姓关于小康社会的憧憬,朴实中透着乐观;13亿人口、4亿家庭,中国共产党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庄严里蕴含志存高远;从2000年的总体小康到2020年的全面小康,自信中张扬的是一种有别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同时分析了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因素,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人口老龄化、社会矛盾、中等收入陷阱等。因此,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5.
王杰志 《商场现代化》2007,(9Z):241-242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构建循环经济需要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同时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的每一个社会系统,都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子系统构成的,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总体设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是全方位的社会进步,是包括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在内的整体的现代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旅游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培基  李国柱  冉红 《商业研究》2003,(22):156-159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进入21世纪后新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消除贫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旅游扶贫开发可以繁荣地方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旅游业因其具有的强大扶贫功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必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我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党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全国人民共同向往的,与每个公民都休戚相关的大事。“小康”涵义类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载着13亿中国民众对未来的期望。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而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兴起,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企业文化力将成为未来企业第一竞争力。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金融和经济全球化风起云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金融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