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曾提出一个幸福方程式:效用/欲望=幸福。文章围绕该方程式的经济学含义,对获取幸福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总结了该公式在生活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人生的永恒追求,是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经济学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经济学历史与现状的介绍,批判了不幸福经济,分析了经济学对幸福主义的疏离、对不幸福经济学的批判及幸福主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曾提出一个幸福方程式:效用/欲望=幸福。文章围绕该方程式的经济学含义,对获取幸福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总结了该公式在生活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众多研究发现增加财富并不一定能增加幸福,国外幸福经济学提出改变传统经济学效用最大化法则,以幸福最大化作为人类行为决策的最终目的.文章分析了幸福经济学与其他经济理论不同的效用最大化曲线.应用幸福经济学前沿理论对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决策提出措施和建议,从而推动个体提升幸福水平.  相似文献   

5.
关注民生幸福是经济学研究的回归,关注组织成员幸福感也属于管理学的研究范畴。探讨了如何把幸福经济学贯穿于管理之中,提高员工工作的幸福感。通过幸福管理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塑造员工的积极人格,培养员工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员工获得工作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费云舒 《商》2013,(1):80-81
幸福经济学逐渐成长为新兴经济学分支,研究经济增长与幸福的关系。行为经济学亦挑战了传统经济学关于理性和偏好的预设,其中前景理论和海纳模型为分析幸福经济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反思传统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追问效用的可测度性,探究基数效用论到序数效用论的嬗变,并重新审视效用的深刻内涵.梳理、评述研究幸福的文献,剖析经济学与幸福融合发展的脉络,论证经济学领域对幸福的研究实际上是与其他学科不断融合的过程.传统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只有在嬗变中不断调整,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发展,才能扩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使其成为社会科学中的“帝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魏颖 《品牌》2014,(12)
经济学似乎与幸福距离很远。而在经济学的坚深数字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多的“世俗智慧”。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索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活着?”即一个人如何对其人生(包括爱情、婚姻、工作、事业等)进行最优选择。本文以经济学思想为基础,探讨了两个世俗问题:其一是幸福的根源;其二是幸福与成功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学认为人们追求的是幸福最大化,而现实生活中,有限理性和金钱的不可替代性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知足常乐”和“平庸论”从经济学角度对“幸福”做了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0.
陈岩 《江苏商论》2011,(3):151-153
"幸福一收人悖论"是指当国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收人与幸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幸福经济学从相对收人、收人差距、适应性、性格因素等方面来解释"幸福一收人悖论",但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也没有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相比之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幸福一收人"悖论有较好的解释力.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经济增长到...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知识的重要性凸显,幸福也成为人们生活所追求的,学术团队的幸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门话题。文章从人本经济学和机制设计理论分析了学术团队幸福管理的基本框架,并对当前学术团队幸福现状进行分析,从团队目标、团队结构、团队激励和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的经济活动并不完全能用期望效用理论来解释。本文通过提出前景理论和幸福学在解释不确定情况下决策的有效性分析,介绍了经济学发展的新的动态。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存在着多重"幸福悖论"现象,这些现象既存在于同区域纵向的收入-幸福指数比较中,也存在于跨区域居民的收入-幸福指数比较之中。幸福悖论意味着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并不一定能随着经济福祉的增进而提升,本文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居民的幸福来源主要在于健康、亲情等微观要素,对收入、经济发展等中观要素的满意度稍低,对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宏观要素的满意度最低。居民满意度状况存在的层次性差异现象对政府管理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系统性以幸福为导向的政策体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调整,才能够不断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文化消费对国民幸福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研究了文化消费作用于国民幸福的机理,分析了消费的目的和归宿,并结合地区实际,实证分析了文化消费对国民幸福指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幸福指数研究的文献回顾,根据深圳社科院研究的成果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房贷者幸福指数指标体系,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房贷者幸福指数的因素,最后提出提高我国房贷者幸福指数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幸福学是基于心理学和经济学而提出的,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幸福学不是传统上人们认为的增加财富就能获得幸福,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对幸福有促进作用,幸福感的提高可以从多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主动追求幸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移民现象即是典型体现。本文以迁徙对民生幸福感的影响作为案例,对地区、收入、环境等因素对民生幸福的影响进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民生幸福与经济的关系、总结民生幸福经济与管理的方法,以期对民生幸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主动追求幸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移民现象即是典型体现。本文以迁徙对民生幸福感的影响作为案例,对地区、收入、环境等因素对民生幸福的影响进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民生幸福与经济的关系、总结民生幸福经济与管理的方法,以期对民生幸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总结多种幸福涵义理解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客观条件、自我及主观幸福的关系提出幸福整合模型,区分了幸福的四种测量范式:生活质量幸福测量、情绪状态幸福测量、自我完善幸福测量及日常体验幸福测量,并对这四种测量范式的主要研究分别进行阐述,以更为充分地描述幸福的不同测度,为幸福感的提升提供思路.最后提出在国民幸福测量中,幸福测量范式的全面融合已成为趋势,并对经合组织(OECD)的主观幸福测量模版、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国民幸福测量模版及欧洲社会调查(ESS)的个人与社会幸福测量模版进行了介绍,从而为政府改善民生,制定经济与社会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本文将把幸福看作是同质的,并且用换取幸福感的物质及精神付出来衡量其价值,在此基础上将幸福感商品化,并以此理论支持区域经济朝多行业带动的多极化方向发展.期望通过本文促进幸福经济学在影响决策上的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