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国资源型城市依靠当地的矿产资源发展资源型产业,获取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必须依赖于政府。政府应制定的是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而不是主导性战略。从战略管理的角度,为政府提供了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资源型城市依靠当地的矿产资源发展资源型产业,获取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必须依赖于政府.政府应制定的是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而不是主导性战略.从战略管理的角度,为政府提供了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产业结构锁定效应理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凤凰涅槃”式产业转型和“腾笼换鸟”式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本文使用PSM-DID方法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振兴战略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东北振兴战略可以通过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工业化、政府规模等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东北振兴战略既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异质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分类异质性,促进了衰退型和再生型城市产业转移,阻碍了成熟型城市产业转型。因此,应提升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突破资源型产业锁定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政策,分类引导资源型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4.
魏云 《中国市场》2011,(11):38-49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既是解决我国经济结构现存问题的重要战略,也是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资源型城市应当构建"主导产业、接续产业、配套产业、支撑产业"四大层次的现代产业体系,并以陕西榆林市为例,具体研究了资源型城市的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5.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是转型资金不足,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再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正是由于这种客观复杂性,必须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中央政府主要作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经济转型相关政策;地方政府主要作用: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提高人口素质,抓好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民生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改善生存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屈新英 《现代商业》2007,(18):168-169
资源型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获得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其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采取各种手段提高资源型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优化资源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政府功能以营造良好的集群发展外部环境、积极创建优秀的集群文化等,是促进西部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是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还存在着财政收支不平衡、融资渠道单一等值得关注的问题。只有创新资源型政府融资模式,建设融资平台,以及创造良好的政府投融资环境,才能促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走出困境,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是因当地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在一段时期内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和地区类型。其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资源指向性。资源对于这类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这类城市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的挑战。本文用战略管理的观念定位资源型城市,并通过战略分析的方法分析资源型城市.从而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市是依靠煤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对资源型产业具有高度的依赖性,随着资源的不断枯竭,资源型城市转型刻不容缓。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2005年——2013年鄂尔多斯市城市转型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在2005年提出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鄂尔多斯市的城市转型效率先升后降,且降幅明显,发展持续呈走下坡趋势。鄂尔多斯市政府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尽快制定产业政策,加强环境治理,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率以及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获得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其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采取各种手段提高资源型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优化资源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政府功能以营造良好的集群发展外部环境、积极创建优秀的集群文化等,是促进西部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资源型城市—太原市为例,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太原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化石资源不断开采,"矿竭城衰"已成为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开始面对的困境。因此,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所有资源型城市所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分析,文章认为,因地制宜,通过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约束条件,构建创新型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是资源型城市成功实现转型,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全面梳理和掌握内蒙古旅游产业资源和开发现状,发现内蒙古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同时根据内蒙古草原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着重从旅游营销的角度出发,发现其在营销战略和战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提升草原旅游竞争力的营销策略,着重研究网络营销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源型城市较多,由于资源型产业衰亡的不可逆转性,使得资源型城市随着可采资源的逐步耗竭,面临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通过研究资源型城市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演进路径,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机制,提出资源型城市可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转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物流业,形成产业集群,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其主导产业选择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茜 《商业时代》2012,(7):123-124
自国家发改委将河南焦作、山西大同等城市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如何实现主导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型的转变,已成为困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难题.本文选取加权感应度系数、加权影响度系数等测度产业关联的指标,以河南焦作为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今后的主导产业选择问题加以分析.本文认为,焦作市在经济转型中应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发展旅游业为契机,重点发展与能源相结合的装备制造等五大战略产业和新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群,逐步实现其向综合性工业城市、服务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资源枯竭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下降、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对资源枯竭地区进行公共政策扶持会产生“催化”效应及资源配置效应。应借鉴国际、国内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以政策支持为推动,以生态改善为条件,以产业持续为抓手,以民生改善为目的,实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重视生态政策与经济政策的统一,继续强化政策扶持功能的力度,实现政府协调、服务和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越来越的资源型城市的矿产资源进入枯竭期,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产业转型寻找出路。本文主要论述资源型城市中政府主导力对产业转型的作用,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来说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需要在政府合理正确的引导下完成。  相似文献   

18.
从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着手,分析论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从制度创新、政府推动、产业延伸和产业更新、城市环境、外部投资、技能培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替代产业等8个方面提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论循环经济与资源型城市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冬冬 《商业研究》2006,(16):120-12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也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以矿产资源为基本物质要素的矿业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础和先导,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以资源产业为支柱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是无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立以物质闭循环流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战略目标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发展大数据产业对推动长株潭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推动“四化两型”和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加快制定长株潭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步伐,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