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村、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差异与消费政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城乡差异,指出收入并不是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消费倾向显著下降才是关键因素;而对于农村居民而言,情况正好相反,消费倾向已达极限,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成为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的唯一途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振宗 《商业研究》2004,(1):106-108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率偏低、居民储蓄增长率快于消费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以及居民消费品价格下降等方面。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现实中造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增长慢和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的主要对策,一方面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和模式、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等途径,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3.
单小珂 《现代商业》2013,(34):54-55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逐年下降,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倾向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日益完善,买方市场已初步形成的条件下研究我国消费倾向的变化和提高消费倾向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主客观因素,并且针对当前的实际,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费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受到了更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城乡消费之间存在的差异一直备受关注,并且这种差距逐渐增加。本文通过对对我国最近几年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回归模型进行建立,并分析不同消费函数理论下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模型的实际统计结果,从根本上得到城乡之间消费水平存在的差异是因为消费倾向和收入差异导致,并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收入决定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水平提高而递减是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观点.随着对于消费理论研究的深入,对于收入的定义出现了几种新观点,对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也有许多新的认识,尽管有学者提出了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会对居民消费行为造成影响但是却因缺少在实证领域的检验而未受到足够重视.因此,关于消费心理对于居民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不失为一种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消费倾向和消费弹性角度来探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问题。一、关于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判断从1990年至2005年,整体消费水平处于一个上升通道之中,并有一定的周期阶段性,这里的周期阶段性表现为“平缓上升——快速上升——平缓上升——快速上升”循环的过程。其中,从1990年到1996年,是第一个消费周期阶段,经历了前一个“平缓上升——快速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7.
周梅 《中国市场》2013,(25):5-8
当前,在利率连续下调及收入增长趋缓的情况下,我国居民的储蓄额仍高速增长的态势,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疲软。消费函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四个假说,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持续收入假说和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本文将通过统计建模来检验哪一种消费函数模型更适用于我国当前现状,并因此分析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解释消费不足的原因。通过使用E.G协整检验进行长期均衡分析,继而建立ECM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以及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探讨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从心理账户的视角构建了消费预期对消费意愿的影响模型,并分析了心理账户灵活性的中介作用。通过对全国范围内收集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模型验证分析,本研究发现宏观经济预期、收入预期和物价走势预期等消费预期维度都正向影响着居民消费意愿,而突发事件预期则负向影响着居民消费意愿,并且心理账户灵活性在消费预期和消费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此外,不同的消费预期维度以不同的强度影响着居民心理账户的灵活性,进而影响其消费意愿,其中,突发事件预期对居民消费意愿的负向影响程度要强于其它消费预期维度的正向影响,因此突发事件预期是导致居民消费意愿偏低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结论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居民消费意愿偏低和变动的心理成因,并为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自2007年以来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影响巨大,本文侧重分析其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凯恩斯消费函数作为基础,并结合宏观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分析次贷危机影响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水平从而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贸导刊》2005,(6):14-15,13
居民消费支出主要受消费能力、消费倾向和消费环境的影响。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制约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当前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昌寿 《消费经济》2004,20(3):15-16
我国当前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有: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水平提高缓慢;居民预期收入下降,而预期支出反而增加,导致储蓄倾向过高,弱化了即期消费;供给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供非所需;广大农村的消费环境差,农村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难以发挥;国民消费教育远远滞后于现实需要。因此,应该采取的对策包括:调整居民收入结构;完善消费信贷制度;加强对居民消费心理的研究;大力拓展农村市场等。  相似文献   

12.
晁钢令  赖弘毅 《财贸研究》2011,22(4):8-13,29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走低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但已有研究至少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仅关注宏观经济变量,对微观个体的行为因素考虑得不充分;二是鲜有涉及社会人际间存在着大量遗产和赠予的问题。通过同时考虑遗赠和居民消费习惯问题,并结合心理账户理论,用数学建模推论得出:在阶段性消费行为模式下,社会遗赠总量的变化、社会中遗赠接受者和支出者人数的相对变化,以及两类人普通收入的相对变化,都会引起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西宁市居民消费率逐年下降,居民消费倾向逐年降低,消费需求增长相对不足,对西宁市经济增长贡献不够。结合西宁市的实际情况,针对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分析影响消费增长的因素以及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1978年到2003年,我国消费率呈现出递减趋势。消费率递减的原因在于我国居民消费倾向降低。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可能主要在于:一是就业压力加大,导致了居民的现期收入和收入预期下降;二是居民支出预期变得更加不确定。因此,应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消费信贷等措施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但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消费、投资、净出口)之间的关系看,三者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平衡,其中消费需求中的农村消费需求尤为不足。为了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和其影响因素(农村居民收入、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93-2009年的31个省份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函数,进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并且根据经济发达程度将各省份直辖市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再建立混合估计模型。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以及价格水平之间都存在着均衡关系,收入较低的消费群体往往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较高的消费群体具有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且经济发达地区的自发性消费较高,经济落后地区自发性消费较低。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落实“三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稳定价格水平,减小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等一系列启动居民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研究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制定各项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启动城乡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持续下降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提高我国边际消费倾向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对我国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收入分配因素在内的宏观社会消费函数,来分析收入分配对我国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收入分配是通过影响不同人群的预期而导致其消费倾向发生不同的变化趋势作用于我国居民消费的。西方消费函数理论都是从微观角度的个人消费函数出发分析消费行为的,用的都是局部分析方法,本文从更一般的角度,在考虑收入与消费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宏观社会消费函数来考察收入分配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魏翔  惠普科 《财贸经济》2007,(11):82-88
新古典观点认为闲暇时间的增长会"挤出"产出,进而不利于宏观消费的增长,二者存在负向关系.针对于此,本文首先构造了包含闲暇时间的闲暇时间--消费函数,从静态角度分析了闲暇时间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而在动态的预算约束下通过最优化模型证明了闲暇时间与消费增长间不但存在负向关系而且存在正向关系,取决于参数环境影响.之后,本文引用中国的实际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命题,并发现中国的闲暇消费对宏观消费具有正向拉动作用,这说明中国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正在得到改善,也说明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展现出一定后工业化倾向,本文对此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投资、消费、出口常被喻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比重难提高、居民消费率逐年走低、平均消费倾向有所下降等现状表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刺激消费,发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学界和决策层的共识。为此,将城镇居民消费动力概括为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口城镇化率等7个可能成为城镇居民消费动力的指标,通过建立协整模型、分位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消费动力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出促进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当前消费市场呈现加速回暖态势,2023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良好开端,但年初消费增长更多为补偿性反弹,全年消费提振仍面临居民消费意愿下降、重点群体消费乏力、重要商品消费复苏缓慢等三大制约。充分激发居民消费活力需进一步加大稳消费促消费政策力度,着力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拉动力,助力我国经济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