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杨凯凯  李艳锋  李永强 《商》2014,(9):192-192,167
消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消费结构和支出水平直接反映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是分析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对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动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0年至2009年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对居民的各类消费具有显著影响,而且对不同消费的作用强度不同,针对不同边际消费倾向制定相应的政策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2.
从人情文化的角度,解析了对我国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研究显示:人情文化对消费总量意愿有明显的正相关影响;人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消费时间的影响;高档商品的消费跟人情文化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影响,然而对中、低档商品的消费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影响;消费种类里不同产品的类别随着人情文化的变化对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得到飞速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金融系统体系,同时也对中国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文章从理论方面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的机制。其次,采用了青海省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青海省地区互联网金融和收入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够直接引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变动。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一方面有助于让居民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另一方面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大有裨益,同时又能进一步刺激居民收益的增加。而消费金融便是一个刺激居民消费的重要工具。我国自消费金融业务出现以来,确实在刺激居民消费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我国消费金融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入手,提出促进我国消费金融产业发展的对策,并对我国消费金融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促进我国消费金融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宁 《商业时代》2022,(6):58-61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棘轮效应",对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采用CHARLS的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抑制居民消费;在同时考虑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人口老龄化的抑制作用,即两者交互项与居民消费之...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进入了金融消费的时代,构建高效安全的金融消费体系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是实现金融消费、支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本文在阐释金融消费和金融投资的关系基础上全面界定了金融消费和谐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促进金融消费和谐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居民时间偏好率的测算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尚缺乏对居民时间偏好率进行科学测算的方法。通过运用拉姆齐模型进行推导估算我国居民时间偏好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城镇居民在1983年-1993年期间,居民消费对利率的变动极为敏感,居民消费缺乏平滑性,消费起伏较大;在1994年-2006年期间,居民消费对利率的变动极为迟钝,居民消费富有平滑性,消费起伏较小。  相似文献   

8.
房产税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其施行所带来的各种经济效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7-2015年全国35个城市的数据为样本,利用DID模型检验了上海和重庆房产税试点对居民消费、居民生存型消费和居民发展型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站在居民消费视角来看,我国房产税试点中不存在明显的政策预期效应;房产税试点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的居民消费倾向和居民发展型消费支出,且对居民发展型消费的影响力度更大;对居民生存型消费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却并不显著。因此,在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同时,需要对房产税的税制设计进行优化,着力弱化其对居民消费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存在着挤出效应、挤入效应。本文在典型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引入凯恩斯主义中的当期绝对可支配收入研究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发现中国居民消费率与政府消费率、可支配收入占比之间存在阶段性的协整关系,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存在加强的挤出效应;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共生,互为Granger因果;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动态效应开始为挤入,后为更强挤出。如果在新经济增长阶段中国政府消费职能从推动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产品过渡,中国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作用也将从挤出变为挤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利用1978年~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人均GDP、人均消费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进而从年龄结构的视角,以人口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2007年~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将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作为人口年龄结构变量引入,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地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与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抚养系数与消费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少儿抚养系数与消费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及我国当前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现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探讨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从心理账户的视角构建了消费预期对消费意愿的影响模型,并分析了心理账户灵活性的中介作用。通过对全国范围内收集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模型验证分析,本研究发现宏观经济预期、收入预期和物价走势预期等消费预期维度都正向影响着居民消费意愿,而突发事件预期则负向影响着居民消费意愿,并且心理账户灵活性在消费预期和消费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此外,不同的消费预期维度以不同的强度影响着居民心理账户的灵活性,进而影响其消费意愿,其中,突发事件预期对居民消费意愿的负向影响程度要强于其它消费预期维度的正向影响,因此突发事件预期是导致居民消费意愿偏低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结论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居民消费意愿偏低和变动的心理成因,并为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罗志红  朱青 《商业研究》2012,(10):126-131
居民消费公平直接影响社会公平与经济公平的实现,对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财政分类支出与城乡间、地区间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1980-2010年期间经济建设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居民消费差距;共享发展支出长期不均衡发展扩大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消费差距;行政服务支出只是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而与地区间消费差距的形成无关。因此,需进一步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谢善聪 《消费导刊》2014,(3):4-5,11
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所处的消费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良好的消费环境能拉动居民的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层次,提高消费质量。本文以1990-2011年消费环境和中国居民消费的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就消费环境对我国居民消费质量的影响进行剖析。实证结果表明:市场环境、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水平、居民文化水平与我国居民消费质量具有相关关系,这些因素对居民消费质量的影响是显著且持续的。  相似文献   

14.
陈年红  王丽 《财贸研究》2012,23(6):24-28,103
从居民消费效益的内涵出发,构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其由居民消费身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居民消费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居民消费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三部分构成;选取主成分法、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根据三种评价结果采用组合评价法,按组合评价值的大小得到排序结果,并进行事前检验和事后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选出最优的组合评价结果。结论是,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效益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种"U"型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15.
孙冰 《商业时代》2012,(26):21-22
本文通过应用相关分析工具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指标与我国居民消费模式之间关系的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基于我国居民消费模式的角度,房地产行业的销售价格的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并且不同类型的房屋开发对居民的消费模式的影响方式不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从而为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居民消费领域的影响机制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谭畅 《商场现代化》2007,(36):21-22
从理论上讲,利率调整对消费效应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因而其大小很可能是不显著的,只有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才能断定升息减少消费,降息增加消费,但其程度还需要实证分析确定。研究表明,对于我国城市居民,利率调整对其消费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对于农村居民,利率调整对其消费有显著性的反向影响;而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利率之间的关系相对弱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与利率间的关系,但两者消费的变化都主要由收入变化来解释。可见,利率机制目前还不是中国调解消费的理想工具,增强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应考虑更多地使用非利率的其他金融手段。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新常态带来消费增速放缓,关于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争论。本文通过探究消费分层的理论和机制,在持久收入-生命周期(LC-PIH)模型和粘性消费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城乡、区域和收入水平三个维度分析中国居民消费变动趋势的动态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消费市场表现出消费分层的特征,且短期内居民消费变动呈现的主要是不同群体消费升级速度的差异,并不是明显的"升级"和"降级"的区别;同时房价、收入和消费习惯对于不同群体的消费行为存在异质性影响,房价波动作用于居民消费行为具有城乡差异、区域性差异和门槛效应;城乡居民都表现出较强的收入过度敏感性;城镇居民在做消费决策时呈现出更强的粘性效应。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宝娣  汪磊 《商业研究》2011,(1):107-112
以收入、政府消费性财政支出和闲暇等变量引入效用函数,推导出不确定条件下的居民消费动态方程,并据此构建计量模型,利用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变动的主要因素,利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政府消费性财政支出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但各变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不同消费群体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居民时间偏好率的测算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尚缺乏对居民时间偏好率进行科学测算的方法。通过运用拉姆齐模型进行推导估算我国居民时间偏好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城镇居民在1983年-1993年期间,居民消费对利率的变动极为敏感,居民消费缺乏平滑性,消费起伏较大;在1994年-2006年期间,居民消费对利率的变动极为迟钝,居民消费富有平滑性。消费起伏较小。  相似文献   

20.
陈大毅 《致富时代》2010,(1):188-188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与股票价格的变动对居民消费产生什么影响成为中国经济界学者的讨论热点。该文通过对房地产价格与股票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渠道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得出相应的关系结论。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与居民消费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叠加,并从宏观调控到微观的居民消费选择给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