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商》2015,(12)
中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双边经贸合作的典范。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美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中美双边贸易额在不断增长、贸易依赖程度不断增强的同时,贸易不平衡、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等各种问题也愈演愈烈,对中美双边贸易及两国经贸关系,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分别从贸易数量和贸易保护两个角度展开,旨在分析中美双边贸易现存的重点问题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对中美双边贸易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美双边贸易在两国对外贸易甚至世界贸易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但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日趋频繁。结合当下时代背景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实例,主要从国际整体环境、经济与政治三个方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以来,中美双方对贸易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且争论至今。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往往成为美国限制中国产品出口、要求人民币升值、保护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借口,以及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的凸现,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4.
谢琳 《商》2013,(20):271-271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对中美双方来说,还是对世界贸易来说,中关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芙经贸关系取得了显著发展。然而,与国际贸易相随的贸易摩擦发生的频率也在加快,中关贸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存在严重的贸易不平衡,即芙对华贸易逆差。近年来,中芙双边贸易差额过大的问题,已成为中美双旁经贸关系关注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中关经贸关系取得了稳定发展,两国间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频繁发生,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必将影响到中美双边贸易的正常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中美贸易摩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与缓解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加入WTO后,中美贸易关系一直趋好。但近两年来,双方贸易摩擦明显增多,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对华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不平衡问题、对中国加入WTO承诺履行的批评以及对华出口管制等问题,构成了中美经贸关系中摩擦加剧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延伸,国际分工的加速发展以及世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和中美双边贸易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长,而伴随着中美双边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又出现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本文从投资与贸易关系的角度出发,通过计量分析表明,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增长确实促进了中国对美的出口及中美贸易差额的扩大。在全球化视野下中美贸易差额其实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短期内无法消除。但是,中美贸易差额的持续扩大不仅加剧了两国间的贸易摩擦,而且影响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这些都不利于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对美贸易依存度高的中国产生的消极影响会更大,因此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8.
自1993年美国对华贸易开始出现逆差以来,中美双方对贸易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且争论至今。特别是近一段时期以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这预示着中美经贸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敏感时期。美国正在进一步调整和强化对华贸易谈判力量,其中贸易逆差问题是其用于讨价还价的一个重要筹码。因此,理性看待和正确处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一)中美双边贸易持续增长中美两国自1979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已从当年的不足25亿美元猛增至2005年的2116亿美元,27年时间增长了85倍。特。…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与增强,中美双边贸易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美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关注。在中美双边贸易额与贸易产品种类扩大的同时,贸易不平衡、贸易壁垒、贸易摩擦等问题也在两国双边贸易中不断体现。本文将从贸易数据、贸易保护的角度展开,分析中美双边贸易现存的问题与趋势,并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但双边贸易不平衡日益加剧,由此引发了大量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贸易发展产生了较强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当前中美贸易状况,得出中美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包括: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规模较大、中美贸易的互补性较强、美国对华实施出口管制、中美双方的统计差异以及产业转移效应等。提出中国应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有效利用外资,鼓励企业对美投资并大力发展中美技术贸易。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证明中国与新加坡在比较优势上存在较明显差异,进而分析了中新贸易互补关系及其产生原因,得出结论。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中关贸易增长的幅度和速度非常迅速,双边关系日益密切。然而由于贸易发展速度过快,中关贸易不平衡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贸易摩擦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本着重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与印度两个发展中大国的迅速崛起,中印两国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双边相互投资逐步上升,但同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低水平贸易、非经济因素等一系列制约因素。为促进中印经贸持续健康发展,两国应继续增强政治互信,建立"金砖四国"经济战略对话机制,优化贸易结构,扩大产业内贸易,采取措施减少贸易摩擦及其损失,进一步加强能源合作,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4.
赵平  王欣 《价格月刊》2020,(5):67-7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贸易摩擦也不可避免。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具有发生频率高、涉及范围广、冲击程度深等特征,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中国遭遇摩擦也具有学习积累效应、信号传递效应、改革推动效应等潜在积极效应。中国必须加快培育自主创新企业群、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国际多边经贸合作、完善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机制,促进贸易摩擦的潜在积极效应转变为现实趋势,化解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拿大是世界七大工业强国之一.自1970年中国与加拿大两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得到发展,已从单一的商品贸易发展到全方位、跨领域、多元化的经济技术合作,商品、服务、人员和资本的流动日益频繁.目前,加拿大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已成为加拿大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加经贸关系的发展对促进两国各自经济的整体进步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政治利益与决策如何影响经济成为近年来学者关注与争议的焦点。文章基于中国视角,选取96个国家1992~2015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双边政治距离、经贸往来与文化差异之间的互动关系,结论如下:首先,政治距离显著降低了中国与贸易伙伴国间双边贸易往来,双边文化的差异则加深了彼此的政治风险,显著提高了双边贸易对政治距离的敏感性(偏效应)。其次,上述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在危机后的经济复苏阶段,中国与伙伴国的贸易往来却独立于双边的政治距离。最后,当对所涉及的贸易产品进行细分研究时,发现主要是在食品和活动物、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以及杂项制品这四类产品的贸易中显著存在上述贸易损害效应。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1995-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结构,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就中国与中亚五国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潜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绥芬河自贸区开辟铁路互贸交易点、赋予农村农业合作社开展互市贸易经营权、拓展互贸商品进口准入国范围、创新俄籍自然人从事互贸业务规范化管理模式、培育互市贸易新业态新模式、金融外汇结算等制度创新的主要做法和实践效果,提出了贸易便利化要找准政策切入点、因时制宜、助力特色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内外联动、引领投资便利化、优化金融服务、注意防范风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的发展,在增加值视角下重新测算与分析中美双边贸易的利益结构,对解释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应用双边/产业层面的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从前向生产联系和后向生产联系两个角度对中美双边贸易利益结构进行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的研究,并对中国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增加值视角下的中美贸易顺差严重缩水,美方发布的贸易逆差数据严重失真;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落后于美国,导致贸易顺差在中国,但结构性收益在美国;中国服务业在中美贸易中的获利能力远不及制造业,2000—2014年中国主要的顺差产业未发生较大变化;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增加值出口的影响不同,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增加值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中欧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取得了快速进展。经过2004年东扩的欧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我国也成为了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不断扩大的双边贸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欧贸易的互补性。本文利用近十几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对中欧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中欧双边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主要以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为主,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欧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正逐步向水平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