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以国内增加值出口为视角,利用我国与55个贸易伙伴国17个制造业行业2002—2018年的相关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深入探讨数字技术投入对我国制造业形成国内增加值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投入水平提升显著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形成国内增加值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内生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形成国内增加值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会因数字技术来源差异、产品特征差异、制造业要素密集度差异以及国家收入水平差异而表现出异质性;机制检验显示:数字技术投入水平提升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与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以及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促使我国制造业形成国内增加值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苏州市2003-2011年制造业整体及制造业6大支柱性行业的数据对苏州市制造业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市制造业在整体上已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制造业的6大支柱性行业中有4个行业具有本地市场效应。可见,苏州市制造业的本地市场需求已成为促进苏州市制造业发展的新的比较优势,进而从扩大本地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集聚和企业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新贸易理论为视角,在对本地市场效应对出口贸易影响机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Schumacher(2003)检验本地市场效应的引力模型的修正,利用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的2002-2015年中美创意产品双边贸易数据,对中国创意产品出口整体层面和分行业层面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除了新媒体和出版2类创意产品外,中国整体创意产品和包括工艺品、视听、设计、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5类创意产品的出口中均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已经逐渐取代传统要素禀赋成为中国创意产品出口优势和贸易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来源。当前阶段,中国应通过培育创意产品消费市场、营造创意人才生存环境、完善创意产业生产链条、促进创意产品出口结构升级等途径,扩大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创意产品出口的影响,获取创意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反映文化产业异质性特征的变量纳入到实证模型中,构建了一个融合相对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科技应用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外资和技术差异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2—2015年中国与47个贸易伙伴的双边文化产品贸易动态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并进一步考察了本地市场效应在功能型文化产品部门和内容型文化产品部门的异质性表现。经验研究表明:中国整体文化产品出口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分类文化产品出口的检验结果存在差异,相较于功能型文化产品而言,内容型文化产品的本地市场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5.
文章借鉴Schumacher提出的引力模型,利用1992~2010年的中韩贸易数据估计了两国贸易中可能存在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在SITC一位数10大类产品中有6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在SITC二位数35类制造业产品中有15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中国对韩出口中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源泉之一。中国政府应该调整贸易政策,对外要继续加强市场竞争力,对内要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充分发挥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宇  蒋殿春 《财贸经济》2021,42(4):130-148
本文从我国国际直接投资内流与外流水平差异现象入手,利用空间经济均衡模型证实了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不平衡带来的“收入净漏出”会降低本地的需求水平,削弱本地对于制造业的区位吸引力,进而延缓技术密集型产品和生产环节向该地区的转移.并基于研发投入强度的分解构建产品结构与产业链结构指数,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双向跨境投资协调与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 表明,双向跨境投资的协调总体上可以通过缓解“收入漏出”促进地区制造业,特别是市场化特征更为明显的民营企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链结构升级,但受产业导向政策影响,其对外资企业产品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双向跨境投资协调的技术结构升级效应在经济与技术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更为明显;从动态趋势来看,双向跨境投资协调对于产品结构升级的效应呈下降趋势,但对于产业链结构升级的影响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7.
RCEP的生效为中日双边贸易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2013—2022年SITC分类下的产品贸易数据,对中日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和贸易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运用动态递归GTAP模型模拟分析RCEP关税减让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日双边贸易在样本期间呈波动增长态势,导致贸易逆差波动变化;两国贸易结构主要集中在机械和运输设备以及杂项制品,表明两国在制造业和技术领域存在相互依存关系;贸易结构特征显示,中日双边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且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GTAP模型分析结果表明,RCEP的生效推动了中日贸易额增长,对两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福利产生显著影响;尽管中国在经济效应上的增幅较小,但中国对外贸易潜力更多体现在与其有更大贸易互补性的其他贸易成员国。  相似文献   

8.
就本地市场效应对出口贸易的解释力、本地市场效应的行业特征,贸易自由化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三个方面,利用1996-2009年我国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本地市场规模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市场规模对制造业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分行业类型的回归结果显示,本地市场效应发挥作用的强度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明显差异。另外,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具有资本、技术密集型特征的行业呈现"放大"的本地市场效应。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规模财政支出成为各国刺激经济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在这些支出中,各国政府消费的产品差异明显。有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制造业和服务业两部门的新凯恩斯模型,并通过计算总量支出乘数和结构支出乘数来研究政府消费不同产品对总产出和两部门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需求引致、要素流动、政府总支出的挤出和财富效应是政府消费发生作用的四种机制;政府增加制造业消费,会通过财富效应等机制挤出政府总支出,使总产出增加和制造业产出增加,但会使服务业产出下降;政府增加服务业消费时,会使服务业产出上升,但将显著挤出政府总支出,使总产出和制造业产出下降。  相似文献   

10.
邱静  赵雨 《价格月刊》2023,(7):54-61
结合Head & Reis(2001)与Caliendo & Parro(2015)的方法,测度了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贸易成本和双边贸易成本弹性,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及其背后的原因,识别出中国制造业各部门对外依赖较高的国家、细分行业的风险,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中国与不同贸易伙伴国的制造业双边贸易成本弹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第二,从双边贸易成本弹性最小的10个国家出现频次看,中国制造业各部门出口依赖较大的是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和韩国;第三,中国制造业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成本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且中间品贸易成本整体上低于最终品;第四,中国制造业低、中、高三类技术行业的贸易成本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且中技术行业贸易成本上升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删掉从中间品生产以及垂直化分工生产的角度利用RCA指数和VSS指数,衡量和分析研究了辽宁省2010-2018年间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地位。RCA指数表明,出口贸易中,辽宁省在传统制造业产品上具有竞争性,对于高附加值的产品较缺乏竞争优势。中间品贸易方面,辽宁省在东亚生产网络中以半成品以及零部件中间品的进出口为主,同时,从日本和韩国进口半成品占比高于其他经济体,反映了辽宁省主要参与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加工组装环节。细分行业看,辽宁省在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较高,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垂直专业化相对较低。研究表明,辽宁省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主要参与传统制造业的半成品和零部件的加工组装环节,其在区域产业链中的地位和自身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吴丹 《国际贸易问题》2008,305(5):32-36
本文利用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东亚贸易引力模型,对东亚进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国家经济规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口国制度、国际直接投资、国家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和地理距离是东亚双边进口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香港、泰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大,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小。加强东亚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和区域贸易合作的发展、推进东亚各经济体的制度改革和调整、积极合理地引进国际直接投资、加强物流建设与合作,应成为东亚各经济体未来重要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3.
东亚各国(地区)承接生产者服务外包的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东亚奇迹"模式使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东亚经济体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以零部件贸易为代表的生产网络框架下东亚地区生产者服务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本文认为东亚生产者服务贸易增长因素主要体现在生产服务链接需求、产业结构升级需求以及东亚地区的促进政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贸易相似度指标和面板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的生产者服务行业中东亚承接服务外包的竞争力状况,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的生产者服务业已呈现出类似于制造业转移的特征:继制造业后美国和日本等较为先进的生产者服务提供国继续带动了东亚区域服务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东亚地区产业内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对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1992-2005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贸易形式。在各类产品中,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且提高最快。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在于东亚地区产业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基于生产环节专业化分工的产品零部件贸易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速发展,东亚地区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论文应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实证模拟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TA)后的经济变化,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后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亚各成员国之间具有经济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有力地改善东亚地区的社会福利,同时区域成员之间也具有贸易创造效应。(2)中国各个产业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应重点关注在矿产及资源类、纺织品、电子类及制造业等领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贸易与投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10+3)经济一体化取得长足的进展,经济区域化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绩效。文章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东亚经济区域化带来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效应,并通过计量模型对东亚地区的FDI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在东亚FDI与进口和出口都是互补关系,即FDI促进了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7.
We derive a micro-founded measure of bilateral trade integration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a broad range of leading gravity models. This measure accounts for cross-industry heterogeneity by incorporating substitution elasticities estimated at the industry level. We then use it to provide a theory-based ranking of trade integration acros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In addition, we explore the determinants of trade integration, finding that substantial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in certain industries as well as high transportation costs associated with heavy-weight goods are the most notable trade barriers.  相似文献   

18.
We derive a micro-founded measure of bilateral trade integration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a broad range of leading gravity models. This measure accounts for cross-industry heterogeneity by incorporating substitution elasticities estimated at the industry level. We then use it to provide a theory-based ranking of trade integration acros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In addition, we explore the determinants of trade integration, finding that substantial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in certain industries as well as high transportation costs associated with heavy-weight goods are the most notable trade barriers.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a possible link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rade in manufactures. The theoretical model focuses on the rol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in facilitating large-scale, high-return projects and shows that economies with better-developed financial sectors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We provide evidence for this hypothesis, first proposed by Kletzer and Bardh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87;27:57-70), using a 30-year panel for 65 countries. Controlling for country-specific effects and possible reverse causality, we show that financial development exerts a large causal impact on the level of both exports and the trade balance of manufactured goods.  相似文献   

20.
In the context of stalled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 major trading economies are seeking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s) to secure their market access objectives. Nowhere is this dynamic stronger than in East Asia, where a web of bilateral and plurilateral agreements is stitching together piecewise an Asian free trade area that could plausibly rival the EU and NAFTA trade blocs and where the possibility of a formal pan-Asian agreement has been raised. Taiwan has been largely excluded from this dynamic. However, with the June 29, 2010 signing of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 with China, the possibility of Taiwan joining the FTA dance in East Asia would appear to have been greatly strengthened as the advocates had anticipated.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economic and trade implications of Taiwan's participation versus non-participation in an emerging East Asian trade bloc. We support our analysis with simulations using the GTAP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he article finds that the benefits to Taiwan of participating in such a bloc have increased, as have the opportunity costs of exclusion, since the share of East Asian partners in its trade has ris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