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侠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5):118-119,143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都出现了教育水平与失业率正相关的态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失业现象。知识失业作为失业的一种形式,是对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其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近年来我国知识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从知识失业的概念,分析我国知识失业的现状、危害,并从经济学角度,剖析导致我国知识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防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蔓延,必须从政府、高校、个人和企业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知识失业现象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目前的失业状况及特点我国作为占世界人口总额1/4的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按人口资料测算,1995年末我国劳动力资源总数达8.3亿人,占人口比重的68.7%,相对于经济资源而言,人口过剩是中国的一大特征.然而,从统计资料来看,1994年失业率为2.4%,1995年失业率为2.9%,基本处于自然失业水平,似乎失业问题并不十分突出,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中国失业问题严重,就在于失业发展的潜在趋势势不可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为什么失业问题反而越来越严峻?人口之因:“错批一个人,多生几亿人”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人口的过快增长所造成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大量膨胀,给今天和明天带来了巨大的失业源.中国的失业,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失业.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遭遇的情况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4.
成玲 《商》2013,(16):181-18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出现教育水平越高,失业率情况越严重,这就是大家所听到过的知识失业。其目前为对我国人才和教育资料均存在一种的资源浪费,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危害是很大的。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我们的知识失业现象所带来的问题也渐渐的暴露出来。从失业知识含义的理解,分析我国目前知识失业的现状及危害,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知识失业问题的主要的原因,采取措施。以影响进一步增大,解除该现象必须从国家政府,高校,自身和企业及其他机构共同努力,制定改进措施。以避免知识失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影响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胡艳荣 《中国市场》2007,(39):10-11
失业是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业现象,就业压力巨大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问题之一,文章总结了我国失业的主要类型,分析了造成失业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失业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知识人群失业:劳动力市场奇特现象 两位好。今天我们来谈一个中国奢侈不起的问题:高知识人群失业问题。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已经超过了800多万,登记失业率为4.2%。如果加上没有登记的失业人口和其它失业人口,现在的失业率远远不止这些。与此同时,在对失业人群的分析中,我们发现高学历人士数量明显增多,失业群体有向高知识、高学历群体发展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请两位谈谈你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失业是当代社会最主要的经济问题之一。失业不仅对失业者本人及家庭有着严重的影响 ,失业率过高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把失业问题 (或充分就业 )看成是政府的首要目标。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人口众多 ,经济也相对落后 ,因而失业问题也十分严重。笔者认为 ,从我国目前关于就业与失业方面的理论、政策和实践来看 ,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关于失业者及失业率的统计不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都认为 ,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 ,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反映一个国家失业状况的最基本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消极消息不断。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同时衰退,使世界经济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中。由于经济衰退而引发的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明显减少,许多企业不得不压缩其生产规模,各种大跨国公司连续裁减人员,大批工厂关闭,使得全球失业不断上升。严重的失业和需求减少现象不仅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而且也损害着发达国家,甚至在那些高技术工业化国家中失业率更高。无法躲避的阴霾失业问题几乎成为任何国家都无法躲避的阴霾。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1993年,经合组织国家的失业率曾达到8%的峰点,2000年降至略高于6%的水平。然而,自那时起又呈回升的趋势。2001年在经合组织中,欧盟的就业人数比上年增加了1.3%,而美国的就业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0.1%。预计2002年欧盟国家的就业增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失业率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失业率高,失业人口的绝对数大。单就农村而言,我国农村现有劳动力469亿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2亿人。由于人口还在增长,新生的劳动力不断在增加,劳动力供给相对于需求而言几乎是无限的。随着加入WTO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必然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工业转移,中国的劳动力大军将更为壮观,其就业压力可想而知。失业问题将是一个非常困难和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比较充分的就业,社会治安形势将会如何?仅此而言,开展对外劳务输出,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相似文献   

10.
李津津 《消费导刊》2009,(6):124-124
失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业,目前我国的失业问题相当严重,其恶化的潜在趋势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失业却是相当的严峻,人口、结构、发展、周期、体制因素都是我国失业的成因,而我认为结构性因素将会是随着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根本性原因。本文用翔实的数据,客观的态度,利用经济模型对失业的结构性成因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龚东华 《现代商业》2008,(2):266-267
农村隐性失业是我国长期存在过的、目前还大量存在的客观现象。我国的就业失业统计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迄今在基本概念、时间范围、指标体系、调查手段等方面都与国际标准和惯例有较大的差距,使得官方公布的有关失业率指标难以准确地反映当今社会中劳动力失业的真实状况,无法作为制定就业政策的依据,且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公布的失业率也不具备可比性。这就需要今后我国农村隐性失业问题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通过减少显性失业的形式而一起缓解。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隐性失业人口的统计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实现,对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和城市化是未来十年中国最大的机会。未来十年,中国最大的机会有两个。一是中国的开放。今天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十年后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开放还是头等重要的,因为长远的全球格局正在形成。开放带来什么?就是打通12亿发达国家人口和30亿发展中国家人口之间的现代化生活。发达国家是一个海平面,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是另外一个海平面,这两个海平面差得非常大。中国  相似文献   

13.
李璐菲  燕进保 《商》2014,(12):181-181
失业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我国不仅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处于经济体制转型和劳动年龄人口迅速膨胀的重要阶段,失业问题更加严重。到2013年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左右。这表明这一年底数据连续四年保持不变。但是,我国实际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统计,当前的失业率在9%左右。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重视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的功能,也在其实行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促进再就业和预防就业功能上,却是存在很大问题的。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杜鑫 《中国市场》2009,(40):46-49
根据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北京市城镇劳动力失业具有以下特征,即青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失业现象比较突出,单身、非党员群体的失业率高于非单身、党员群体,失业率基本上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具备失业保险的经济活动人口的失业率低于没有失业保险者。进一步的经济计量分析发现,具备高学历背景、有工作经历、党员身份等条件有助于降低失业概率,婚姻状况为单身对失业概率有正向影响,其他因素对失业概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丁清杰 《消费导刊》2014,(10):53-54
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周期的繁荣期,但是由于前期经济机构调整和制度改革,失业率非常高。可以这样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所构成的失业率是非常值得担心的,占据了失业的大部分。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一旦经济周期步入衰退期,则失业问题会非常难以解决。问题恰恰就在于,我国的这两类失业非常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四、消费趋势 巴西人口1亿5168万人,人均国民收入为3006美元,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然而经济上一直遭受高通货膨胀率、高外债及失业人口众多等问题困扰,1993年巴西全年通货膨胀率达2491%,外债达1340亿美元,失业率达5.2%,有数百万人处于失业状态。自  相似文献   

17.
失业阴影笼罩全球 金融海啸改变了民众日常的关注焦点。研究集团益普索(Ipsos)调查显示,金融危机以来,失业问题已经一举超过犯罪问题与贫穷和社会不公问题,成为全球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特别是在美国,失业率在未来可能达到2位数,美国民众对失业问题的关注度也从危机前的19%大幅跃升至目前的63%。  相似文献   

18.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两个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通货膨胀影响的面很广,涉及到广大消费者;而失业对失业群体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可能受到灾难性打击。表面上,我国城镇失业率不到3%,实际上,我们有更多的隐性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预计到200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由目前的1.3亿增加到1.4亿,另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兼并和破产企业会相应增加,失业职工也会随之增多。据劳动部门统计,截止去年6月底,全国破产企业4.6万个,涉及下岗职工754万人。预计到2000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将达到1600万人,失业率将提高到7.4%。由此可见,我们的再就业任务相当艰巨。我们无论如何估价再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9.
《财经界》1997,(3)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两个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通货膨胀影响的面很广,涉及到广大消费者;而失业对失业群体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可能受到灾难性打击。表面上,我国城镇失业率不到3%,实际上,我们有更多的隐性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预计到200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由目前的1.3亿增加到1.4亿,另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兼并和破产企业会相应增加,失业职工也会随之增多。据劳动部门统计,截止去年6月底,全国破产企业4.6万个,涉及下岗职工754万人。预计到2000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将达到1600万人,失业率将提高到7.4%。由此可见,我们的再就业任务相当艰巨。我们无论如何估价再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农村失业问题在表层上虽然同中国其他农村有着共同点,但在有些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大量的隐蔽性失业、突出的季节性失业和入世的严重冲击等方面。深层地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失业问题的成因,通过加强对黑龙江省农村失业人口的统计,加快调整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黑龙江省乡镇企业,提高黑龙江省农民素质,摸索一条解决黑龙江省农村失业问题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