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点轴开发理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伟  王国鑫 《江苏商论》2010,(11):145-147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如何规划,关系到沿海各市及其内陆腹地的发展,意义重大。以点轴开发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点"和"轴",山东半岛可以胶济铁路、海岸线甚至整个半岛为发展轴,而几大临海城市则是重要战略节点,最终形成多层次的点轴系统,进而带动整个山东半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武汉城市圈自被国家确立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日起,就在不断探索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创新型发展道路。重点就是研讨如何在武汉城市圈实现环境金融理论的实际应用,以更快更好更高效的方式实现"两型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展开分析,研究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和发展模式,以武汉城市圈建设发展契机,提出推进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对加快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全球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山东半岛港口群为视角,并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对全球化港口物流供应链系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通过深入调查山东半岛港口群的物流发展现状,为山东半岛港口群物流发展和港口生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着重分析了山东半岛港口群融入全球供应链生态系统的途径;最后,结合山东半岛港口群的资源禀赋,以港口与腹地的联动互动,为山东半岛尽快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全球化供应链系统提供了突破点。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点.拥有流通与区位优势的武汉城市圈,由于"重零售、轻批发"商贸功能倾向,逐渐演变为一个仅能辐射本地区的零售型商品集散与消费地,而以商贸带动生产的产业链拉动功能在不断丧失.为实现武汉城市圈"大武汉、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的战略目标,本文探讨通过要素集散中心的建设,带动城市圈产业链的布局与区域合作发展的必要性与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6.
蓝色金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助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发展方向应落脚在山东区域发展战略与海洋发展战略的整合与提升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在借鉴美国、日本金融支持蓝色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山东半岛金融发展实践,提出了金融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夏季 《商场现代化》2008,(16):82-83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为龙头的8+1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物流地产发展的良好契机。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物流地产战略优势和物流地产运营模式,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发展物流地产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使物流地产服务于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是继"中部崛起"战略提出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与"中部崛起"的关联性研究尚未系统展开。本文从武汉城市圈产业生态系统的优化和从武汉城市圈的极化、扩散效应两方面论述了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极化效应对中部崛起路径选择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以合资铁路建设为依托组建的合资铁路公司逐渐成为新兴铁路发展建设的基本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我国合资铁路公司在建设发展、运输经营、安全生产、维护稳定、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这六大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分析合资铁路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发现从长期来看,合资铁路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实现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从市场角度出发,以武汉城市圈的场馆资源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地理信息技术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综合政府、社会和群众健身三方面的利益,提出便于政府监督管理、符合市场需要、方便武汉城市圈群众使用的体育场馆规划布局的理论,并构建其规划模型,以促进武汉城市圈体育资源的优化和整合。  相似文献   

11.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加快铁路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交通部、中铁总联合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要构筑"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同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等城市群,建成城际铁路网。城际铁路较主通道铁路项目具有效益弱、市场培养时间更长等特点,本文将结合目前城际铁路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目前财预[2017]87号文件对现有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影响,提出城际铁路投资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方铁路面对经济下行和城际铁路运营亏损的压力,各地方铁路投资集团认真贯彻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精神,紧紧围绕"稳打稳扎、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着力"抓改革、调结构、防风险",通过加快铁路项目投资建设、调整综合经营业务板块资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产融结合、强化风险管控等工作,生产经营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深化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合论”的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是武汉等九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是湖北旅游业在中部崛起中率先腾飞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区域旅游一体化的"三合论",即从组合到整合,再到融合的理论,分析了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的主体,包括政府、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各自的定位与作用,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的对策,主要是旅游主体一体化、旅游产品一体化、旅游营销一体化和旅游人才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人口因素是决定城市圈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圈城镇体系的质量,进而影响着城市圈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1。京津冀城市圈是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长期以来,京津冀城市圈三地的内部经济发展差异巨大,城市圈内部各城市之间没有形成有序的发展梯度。北京、天津的综合实力最强,成为区域发展的"双核",其余城市的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与两大直辖市形成巨大的落差2。  相似文献   

15.
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设中,外资政策及其外来投资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为更好地发挥外资对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拉动城市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协调好城市圈的外资政策。武汉城市圈外资政策协调性应包含以下内容:外资政策应充分协调好与外贸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劳工政策等关联政策之间的关系;外资政策应当顺应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外资政策应在圈内外实行非歧视性待遇;外资政策应在圈内各城市间保持协调统一;外资政策应当紧扣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6.
论文在阐述城市群协同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当前妨碍我国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主要原因为区域协调机构的缺失,然后以武汉城市圈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协同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宇璟 《商业时代》2012,(9):127-129
本文对武汉城市圈发展创业型经济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武汉城市圈发展创业型经济有其优势存在,如创业政策比较完善、中小企业创业活跃、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源丰富等,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包括创业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城市圈内各市经济发展不均衡、融资难、创业创新精神不足等。本文认为要发展创业型经济,武汉城市圈应将"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创业发展方向,促进各市创业经济的均衡发展,改善和优化创业融资环境,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等。  相似文献   

18.
成为国家级试验区后,武汉城市圈以都市圈群的态势步入城市群竞争,竞争过程是不容乐观的。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武汉城市圈在成为经济增长极的起步阶段会遇上极化规模小、极化动力不足、扩散过程同构等诸多的问题,通过借鉴长三角城市圈经济发展过程,本文认为产业集群是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契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应以产业集群,尤其是新兴的自发的产业集群研究为起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循环经济的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新的战略机遇。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展开分析,以武汉城市圈建设发展契机,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使武汉城市圈提高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面临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刻,武汉城市圈应该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在构建"两型社会"过程中,促进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中部发展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