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我国,税收流失严重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我国受税制条件、税收成本、公民纳税意识普遍淡薄等因素的制约,税收流失现象还依然存在.有鉴于此,在借鉴国外经验和我国税务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税收流失概念入手,对税收流失的规模、影响与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对治理税收流失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军 《财经论丛》2013,(2):42-49
电子商务税收流失问题在相关国家引起了高度重视,美国许多学者测算了本国整体、相关州政府电子商务的税收流失规模。对此,本文重点采取回归分析下的"平均税负法"首次估计了我国电子商务的税收流失规模,对影响电子商务税收治理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最后,提出治理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流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税收流失问题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治理税收流失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同样,我国也存在着税收流失问题.本文通过对税收流失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对治理税收流失的对策提出了几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税收事关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税收流失是我国当前面对的严重社会、经济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税收流失的原因,认为纳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税收流失的根本动因;税收法律法规不完善是税收流失的法律原因;财税体制不规范是税收流失的制度因素;纳税环境恶化是税收流失的社会根源;征管不严是税收流失的直接原因;处罚不力直接助长税收流失;地下经济规模巨大加剧税收流失;电子商务征税盲区导致税收流失.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次税制改革的进行,税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同时税收流失问题也日趋严重,它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税收流失作为对既定税收制度的一种背反,不仅损害了税收的公平和效率,而且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快速发展,因而对税收流失的治理势在必行。本文对我国税收流失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治理的几点对策与建议。一、我国税收流失的主要原因1.纳税人追求经济利益,纳税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个人,其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追求经…  相似文献   

6.
<正>税收流失目前在我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据有关部门测 算,我国各类所得税的偷逃比例都超过50%。税收流失有着复杂的 经济、社会、政策、制度、技术和人的主观性等因素。本文仅从税收 优惠和减免政策对我国税收流失的原因进行探讨,并从中寻找解 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在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中,存在着过多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政  相似文献   

7.
我国税收流失的根源探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公民纳税意识的不断增强 ,税收流失状况确日益严重。依法纳税与税收流失是与生俱来的一对矛盾 ,只要存在税收就必然伴随着税收流失的发生。目前 ,我国堵塞税收流失的漏洞 ,关键是探究税收流失的根源 ,推行“费改税” ,规范政府收入机制 ,消除各种收费对税基的严重侵蚀所造成的税收流失 ,减少或遏制税收流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展平 《现代商业》2007,(27):269-270
税收流失不仅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损害国家税法的权威性与实施效果,导致政府经济信息失真,误导政府经济决策,增加政府宏观调控难度,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不利的影响。探讨我国税收流失的成因与特点,总结我国税收征管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对加强我国税收流失治理工作,维护税收秩序与经济秩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高政府利用税收手段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我国税收流失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进行相关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税收流失的测算分析与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准确把握税收流失的规模是对税收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的基础.作者采用现金比率法、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并利用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税收收入流失情况进行了测算.在对测算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治理税收流失的5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税收流失与加强税收征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的税收流失问题已相当严重,税收流失不仅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而且造成国家财政捉襟见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对税收流失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提出治理的对策,已成了财税理论与实际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本在研究我国税收流失的形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税收征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展平 《现代商业》2007,(33):269-270
税收流失不仅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损害国家税法的权威性与实施效果,导致政府经济信息失真,误导政府经济决策,增加政府宏观调控难度,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不利的影响.探讨我国税收流失的成因与特点,总结我国税收征管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对加强我国税收流失治理工作,维护税收秩序与经济秩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高政府利用税收手段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我国税收流失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进行相关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国的税收流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洲 《北方经贸》2001,(11):106-108
如何防止和控制税收流失是税制建设和税收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一直为世界各国的政府和经济学家所关注,在我国,由于财税体制正处于改革和创新阶段,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税收流失的问题就尤显突出,如何控制中国的税收流失规模也就成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以此为出发点,从税收流失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我国税收流失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如何治理税收流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邱晖 《中国市场》2009,(14):64-65
税收流失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我国亦深受其害。能否对税收流失现象进行有效治理是对我国税制建设的重要考验。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分别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制度实施机制这三个制度结构的组成方面,探讨了我国税收流失的实质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税收流失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税收流失是一个普遍的经济现象,在我国更是引起财政困难,企业税负不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我国的税收流失,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思路,目的在于探索如何通过优化治税环境,强化税收征管等手段和措施防止税收的流失。  相似文献   

15.
《商》2015,(33)
税收流失不仅会造成经济运行秩序的紊乱,破环公平竞争,而且还会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削弱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发挥。本文对当前我国税收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范和应对税收流失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宇 《商场现代化》2006,(35):226-227
近些年来,税收流失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各种偷逃税款的案件屡屡曝光。严重的税收流失现象的存在,不仅使人们法治观、道德观淡薄,而且对我国财政收入、税收的宏观调控等各方面产生了不和谐的影响,乃至最终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为此,针对税收流失问题的系统研究给出治理性对策,已成为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本文从企业逃税状况、地方政策干预、网上贸易等角度分别进行阐述,并从征管、宣传和监督等多视角探讨了我国税收流失问题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定程度上体现在税收缺口的不平衡。本文选取中国31省份30多万规模以上工业数据,以适合大数据分析的机器学习作为核心算法,从税收流失的视角分析地区之间的税收差异。结果表明,在同等税收政策的前提下,省份之间的流失金额、流失率、流失户、流失户比差异明显。因此,税务机关应以"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为契机,科学识别区域税收流失差异,促进区域税收征管平衡,保证经济税收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主体税种的地位也逐步显现与加强,然而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的普遍和严重,却也干扰着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制约着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发展,使得对个人所得税流失的防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作为一个个人所得税历史不长的定展中国家,我国也同样面临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严重的问题因此,在现阶段,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政策,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9.
税务稽查、税收优惠与税收流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存在着严重的税收流失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税务稽查不力和税收优惠过多过滥,治理税收流失,需要进一步加强税务稽查,并对税收优惠进行规范和整治。  相似文献   

20.
税收收入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有助于国家调节经济、监控经济运行。虽然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强制性等特征,但是行政和法律的监管并不能监察到税收的各个角落,所以从征税之日起,就会有税收流失的情况发生。税收流失使国家调节经济的功能减弱,国家财政收入减少。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商行业的发展,新型贸易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常常会有不法企业利用网络的便利,对电商平台上的交易进行隐匿、修改,致使收税凭证不完整、不清晰,从而导致税收流失。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电商行业的税收流失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