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2008~2014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202家有风险投资参与的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及其背景异质性对被投资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检验表明,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及向企业派出董事比例对风险企业IPO前盈余管理无显著影响,但是向风险企业派出专业董事比例与IPO前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区分不同背景风险投资的研究发现,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向企业派出董事、 专业董事及其持股比例有助于减轻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程度,但是上述研究结果并未出现在独立背景风险投资和企业背景风险投资中.尽管风险投资普遍成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但是其治理能力和效果却受到不同制度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这为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环境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对于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问题,国内外会计和财务学界已关注多时。很多研究已表明,IPO公司为满足上市条件,普遍存在对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包装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以此获取更高的发行价格、筹集更多的资金。然IPO只是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当中的一部分,这一动机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何影响,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IPO过程中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动机分析以及进行的是哪些盈余管理、不同行业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何差异、如何遏制IPO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3.
王瑶  黎秀茹 《现代商业》2014,(23):265-266
本文以我国中小板上市企业为样本,构建"风险投资阶段对风险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模型,探讨风险投资阶段后移对我国风险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0年1月到2009年10月中国A股市场首次发行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IPO公司盈余管理对上市首日股票的开盘价、成交均价和抑价率的影响,发现我国A股市场存在高抑价现象,且IPO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开盘价和首日成交均价与企业报告盈余的相关性均胜于实际盈余,且首日抑价率与IPO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IPO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点话题,2012年的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再次引发社会公众对IPO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及外部审计质量的关注。通过对2007~2011年我国A股IPO公司的样本分析,本文发现:IPO公司普遍使用生产成本操纵手段以外的盈余管理方式操纵盈余;审计质量越高,越有利于抑制IPO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操纵和应计盈余管理,但IPO公司会更大程度地依赖销售手段操纵盈余。通过研究,本文丰富了有关我国IPO公司的审计质量及盈余管理文献,对改进IPO过程中的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泽宇  董佳宇 《现代商业》2014,(29):227-229
本文选取2012年在内地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把这16家商业银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只在内地上市的商业银行,另一部分为在内地和香港同时上市的商业银行。采用贷款减值准备的应计项目模型,首先检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然后再对这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试研究对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而言,交叉上市是否可抑制盈余管理程度。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市场基本是由政府管制,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证券企业为了得到健康发展,只能获得IPO的发行许可。从盈余管理出发,结合资本市场动机,两种假设:IPO企业同时实施两种盈余管理方法会提高其股票发行价和与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的损害较大,并选取在2007到2012期间沪深两市的699家IPO上市企业样本,通过引入不同变量、创建回归模型、对回归结果分析得出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均有利于企业提高IPO的发行价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应用会对IPO公司的长期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可见,两种盈余方式对于促进IPO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兰 《现代商业》2011,(9):264-265
本文应用修正Jones模型,对2009年10月到2011年2月创业板上市的186家公司IPO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时普遍存在盈余管理,且盈余管理程度平均高于主板上市公司。最后,本文从监管部门的角度对降低企业盈余管理动机,提高IPO时会计报告信息可靠性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拓展和创新,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会计方面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质量息息相关,盈余是上市财务信息的重要内容,盈余信息不仅影响着股份公司是否上市配股,影响着股票价格,还影响着报表使用者作出理性决策。而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业务处理的基础和公司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机制,对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着重要作用。而自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后,许多新出的条例对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又产生了新的影响变化。所以本文我们就研究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和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宁莎莎 《商》2016,(4):11+7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并将创业板上市公司区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文中采用Jones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及创业板公司IPO及IPO前后年度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估计比较,发现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高于创业板平均水平;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是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回归分析发现,上市公司IPO年度盈余管理程度与是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盈余管理行为博弈模型的分析结果,以2008—202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在IPO前后五个重要阶段,风险投资对公司盈余管理施加影响的行为特点。结果表明:在IPO各阶段,风险投资选择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施加影响,二者存在交替和并存的关系,但更倾向于选择对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施加影响;为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风险投资对公司盈余管理表现出侵害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如百度和京东等选择了在美国等海外市场上市,并采用了双层股权结构的资本模式。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双重股权结构企业,相比于单一股权结构企业的长期绩效是否更好这个问题,选取了在美国上市的双重股权结构企业及其配比单一股权结构企业样本。创新性地研究在不同水平的企业成长性和盈余管理程度的情境下,双重股权结构和单一股权结构公司的长期绩效的对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成长性和盈余管理程度对双重股权结构与单一股权结构企业的长期经营绩效和长期股票收益表现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量研究表明,盈余管理在上市公司IPO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短时间盈余统计可以使企业成功迈向资本市场并且高价发行,然而以长远的目光看,盈余管理可能会成为上市公司IPO以后业绩的影响因素,继而影响股市行情。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可靠与公允,促进中小企业板资本经济的平稳发展,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必要探究盈余管理问题,尤其针对IPO公司。本文主要剖析了中小板上市公司IPO中盈余管理的识别、动机和常用手段,为进行中小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管理者与投资者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发现了管理者是否进行盈余管理具有博弈特征,他们往往会出于绩效薪酬、政府监管部门政治成本、契约的违约成本和来自企业上市确定股票价格的需要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并根据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了完善管理者与利益相关者达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契约,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和中央权威干预的引入,加大对管理者盈余管理的处罚力度来改变这个博弈中管理者的效用支付函数等措施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常见行为很难被发现,从而对社会公众在资本市场中产生信息障碍。文章通过研究上市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研究,进一步探究盈余管理新的动机以及企业经营战略选择对企业行为与经济后果的影响。进一步地按企业所有权性质将上市企业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大类,探究这两类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2007~2011年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了用于衡量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和投资效率的模型,并实证检验了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探究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此问题上的不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大于民营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与投资效率显著负相关,并且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有着更强烈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248家制造业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创业板制造业公司IPO抑价率和IPO前盈余管理程度的计算,引入影响因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创业板制造业IPO前盈余管理与IPO抑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得出IPO前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IPO抑价就越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5—2006年会计准则变更前后为研究背景,选取全部A股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是否对上市房地产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会计准则实施的质量。研究得出,弱化稳健性原则和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导致了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通过控制亏损公司后发现,没有证据表明盈余稳健性的提高导致了上市公司的大清洗行为。这些证据表明,会计准则总体而言得到了恰当的执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数据,对会计准则和资本商业监管在遏制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论证发现,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应该主要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是为了适应资本商业监管的需要,就这个层面来说,改进资本商业监管规则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会计准则的公共合约性、不完备性制约其不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遏制。本文的观点也被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行为所证实,这些数据表明,资本商业监管规则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是否进行债务重组与会计准则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盈余管理行为会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使得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已有证据表明,企业管理层已经有向更加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手段转变的趋势。本文选取真实盈余管理空间较大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股权结构对其的影响。首先,利用Roychowdhury模型计算出衡量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并从股权构成、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等方面提出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假设;然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国有股比例、流通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呈现出U型关系。最后,结合研究结果针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