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尽管,国际经济不够景气,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上海经济的发展势头更加良好,人均GDP高于全国29%,上海人只花了一年的时间,从人均GDP4000美金,上升到GDP4550美金.  相似文献   

2.
社会需求量既决定于收入水平,又受消费倾向所制约。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多种多样,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是最主要的因素。探讨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等因素为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和决定消费倾向和商品的社会需求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卢嘉瑞 《消费经济》2004,20(3):57-60
本文提出,消费绝不仅仅是对消费对象的消耗,传统的消费定义无法涵盖现代消费行为和消费现象。因此,消费应该界定为: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而对消费资料的消耗、享受、观赏以及支配权和使用权。  相似文献   

4.
5.
论消费流行     
<正>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生产的不断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社会产品,促进了市场的空前繁荣;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外界的各种生产方式如潮水般涌入我们这个封闭多年的国家,所有这一切对人们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人们的消费方式、购买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探求这些变化的内涵、总结  相似文献   

6.
余隆炯  杨静 《消费经济》2003,19(6):53-54
金融消费是社会成员享受金融服务,满足金融需要的一种行为。近年来,金融消费的范围与内容不断扩展,个人金融消费已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重要的消费活动。但是,在金融消费领域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尚有许多新的问题有待解决。一、金融消费中消费者主权缺失的表现从整体上讲,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消费中的消费者权益的保障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勿庸讳言,在我国目前的金融消费中,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金融产品的生产者即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处于明显强势地位的根本性质并未改变。金融消费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何炼成  王雯婧 《消费经济》2007,23(6):16-17,28
2007年11月25-26日,全国第十一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议由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承办。会议的主题为"消费和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八十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交论文近百篇。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下一期续登)。  相似文献   

8.
9.
10.
消费趋势,消费增长点与消费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波 《财贸经济》1998,(8):46-51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从1978年到1996年的19年中,消费在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年均占到63%以上,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已从“高增长、高通胀”转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外需不足的问题日渐显现,2001年1~6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8.8%,比上年27.8%的增长率下降了19%.[1]但令人欣慰的是,2001年上半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上年同期较高平台上实现了7.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乱局中一大亮点.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加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就足以抵消出口增势减弱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许景  闫枫逸 《消费经济》2003,19(4):23-25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支出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是否有进一步的扩大,其原因又是什么呢?本文将以江苏省为例,对此作一初步分析。一、城乡居民的总消费差距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6年为5185.79元(当年价,下同),2001年增加到7375.1元,年均增长率为7.30%;农村居民1996年、2001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029.3元、3784.7元,年均增长率为4.55%,比城镇低了2.85个百分点。在绝对数上,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1996年的1028.2元扩大到1748.04元。1996~2001年农村居民人…  相似文献   

14.
胡智 《消费经济》2001,17(3):26-28
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必然走向对消费质量的追求。这是人类消费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消费走向成熟的表现。消费质量是人们消费时对消费资料进行的最佳效果配置。衡量消费质量的好坏、优差状况,是由多种要素资源共同反映的结果,体现在消费对象本身的质量,消费环境和条件的好坏,消费者自身的消费心理变化及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等综合指标上,或者说消费质量是多要素的函数,单一要素是不能反映消费质量的好坏的,只有多种因素配置的最优状态,才能达到消费质量最佳,传统的消费观念下,人们不大讲究消费质量,只是吃饮穿暖有房住即可。追求量的积累,而质的飞跃,特别对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的改善,物质产品丰富,收入水平提高,是发展消费、提高消费质量的先决条件,但不能说消费对象实现了,消费需要满足了消费质量就提高了。这是一种误区,对消费量的追求,是消费发展的低级阶段,只有走向对消费质的追求,才是消费发展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5.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由长期的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使得需求约束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如何刺激消费的稳定增长,如何扩大消费领域,已成为全国上下都关注的重要课题.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国内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了解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动态,从而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商家提供信息,达到促进消费增长、发展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18.
尹清非 《消费经济》2001,17(4):61-63
最近两年,中国消费经济学界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为了刺激消费需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还有很大的潜力,例如,中国农村居民“吃”和“穿”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现在正在转向“用”的需求,但农村家用电器普及率还比较低,据统计,到2000年底农村彩电的普及率不不到50%,冰箱的普及率只有12%,如果使农村2.3亿农户的家用电器拥有量达到现在城市居民家庭的水平,就需要彩电1.68亿台、冰箱1.58亿台,洗衣机1.55亿台,这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又如,中国城市居民在“吃、穿、用”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消费需求正向“住”和“行”的方面发展,但现在城市居民居住还不宽敞,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0平方米,小汽车的普及率更低,只有0.5%,实际上,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购买小汽车的愿望是很迫切的,据中国社会事务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人胡扩大住房面积、提高住房标准的愿望,有学者经过研究作出预测,2001-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每年对住房的潜在需求有3.1亿平方米,另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00年11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32.1%的大城市消费者5年内有购买家用轿车的打算,如果使小汽车的普及率达到5%,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中国的消费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例如,1981年为68.1%,1988年下降到62.7%,现在已降到60%左右,这在世界上都是相当低的,最终消费率过低,居民消费率自也会过低,从而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如果能将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提高5个百分点,就可以使居民收入增加近2000亿,这也可以形成十分巨大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女性市场日益成为商家企业的必争之地,对女性消费行为与心理的分析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据统计,高达93.5%的18-35岁的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冲动消费行为,而冲动消费的金额占到了女性消费总支出的20%。本文从女性冲动消费的表现入手,深入分析了其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根源,以及商家企业在营销中的实际运用。对于理解女性消费行为,掌握女性心理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