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APEC+OECD"环境产品清单为基础,选取2003-2013年我国环境产品贸易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环境产品的总体贸易规模、产品出口结构特征以及市场分布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影响我国环境产品出口变动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产品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是我国环境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源泉,而结构效应和交叉效应对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较小。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和实施新的环境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积极调整原有不合理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进一步增强我国环境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APEC+OECD"环境产品清单为基础,通过分析2003~2013年中国环境产品贸易的相关数据,发现11年间中国环境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增长迅速、贸易结构以及出口市场稳定。在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的基础上,将中国环境产品出口变动的影响因素分解为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分析了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境产品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是中国环境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源泉,而结构效应和交叉效应对出口贸易增长贡献较小。因此,中国应尽快制定和实施新的环境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积极调整原有不合理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进一步增强中国环境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产品出口波动的实证分析:1992~201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中国水产品出口规模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分布的基础上,运用修正后的CMS模型,从市场、结构和竞争力三方面,四个时期分析了1992~2011年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波动及各分解因素的强度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最主要的动因是竞争力效应,市场规模效应次之,出口结构效应最弱;更进一步的分解表明,市场结构效应是影响出口结构效应的主要因素,产品竞争力效应较市场竞争力效应对出口竞争力的贡献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源泉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时间序列通用软件"数据库数据,利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模型对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源泉展开分析,并与泰国、印尼、印度和越南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水产品竞争力提高引起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对中国水产品出口有着积极的作用,商品结构效应和具体竞争效应对水产品出口的作用由负面作用转为正向作用,说明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日趋合理,并开始对出口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泰国、印尼和印度出口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越南则是其竞争力增强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66个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目标国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对农机产品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机产品产值、进口国农业产值、进口国人均GDP、优惠贸易制度安排、共同边界和进口国环海是促进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劳均耕地面积是主要限制因素;从出口总量来看,我国农机产品出口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机工业、实施农业技术"走出去"战略和积极参与贸易规则制定等促进农机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UNESCO2009年文化统计框架中6类97个HS六位编码文化产品为基础,选取WITS数据库2002~2015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数据,分析其出口特征。运用多国CMS模型对2002~2007、2008~2009、2010~2013、2014~2015四个阶段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增长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显示,世界文化市场需求变化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较为显著,我国文化产品整体竞争力的增强是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产品结构和市场竞争效应对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我国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文化贸易的竞争优势,促进文化产品出口的健康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鉴于我国与东盟水产品的双边贸易额、增长率、市场分布及贸易种类等特点,本文运用修正后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因素进行因素分解和效果分析,认为竞争力因素在中国向东盟出口水产品贸易额增长中发挥了主要效用,其次是需求规模效应,而出口结构的贡献率极低,尤其是产品结构亟需改进;产品需求规模在东盟出口水产品时起到了主要的拉动作用,东盟出口水产品的种类结构适应中国市场是次要推动原因,而竞争力的贡献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基于指数法的我国林化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CR指数、HHI指数、D指数、E指数对我国林化产品及其主要林化产品的出口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林化产品整体和个体出口市场结构均较集中、林化产品出口风险较大、松香和松节油出口市场结构呈优化趋势、活性炭和林化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优化不明显、糠醛出口市场结构恶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蔬菜出口的增长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变动进行阶段分析,以寻找蔬菜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实证结果发现,进口国的需求扩大是我国蔬菜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商品结构效应对出口的阻碍作用逐渐减小;竞争力效应对1992-1997年期间的蔬菜出口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对其它时期蔬菜出口增长效果不明显。对竞争力效应的近一步分解发现,新鲜蔬菜等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效应下降,而加工蔬菜等产品竞争力效应增长。根据分析,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产品和市场的二维视角,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通过双重差分PSM方法对出口学习效应进行再验证,考察了多产品出口、单产品出口、多市场出口和单市场出口模式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出口模式下出口学习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多市场和多产品出口对企业具有生产率提升效应,但在出口当年不明显,出口后第二和第三年生产率有显著改善,这说明企业需要一定时间来学习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单产品出口和单市场出口企业生产率则没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国,两国贸易关系相当密切。本文采用CMS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市场的增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输日农产品增长主要由日本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所引致;产品结构效应对中国农产品输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综合竞争力效应和产品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农产品输日增长产生阻碍作用。为扩大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本文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生产分割的背景下,海关统计数据由于包含大量重复计算的成分,并不能真实反映一国某部门的贸易收益情况。文章通过构建跨国投入产出模型,定义增加值出口为衡量双边贸易收益的指标,从增加值出口变化趋势、行业分布情况及贸易收益的实现方式,分别剖析2000~2014年中美两国农产品各部门的增加值出口情况。发现中美农产品双边贸易的盈余方实为中国,农产品行业的大量增加值隐藏在本国的其他部门中出口。中国市场对美国农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在提升,两国农产品行业实现收益的方式不同,中国越来越趋向于附加值含量低的粗加工中间品出口。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对第三国市场的依赖不断下降,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农产品行业的收益都将造成较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入世以后我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产品结构和进出口市场结构做了系统回顾,同时采用RCA指数和TC指数分析了入世5年来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变化,并通过恒定市场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入世前及入世后5年中出口规模增长的源泉。研究表明,入世后我国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处于竞争优势,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处于竞争劣势,深加工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显著高于鲜活原料型农产品。此外,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更加依赖于世界农产品进口总额的增长,农产品竞争力的减弱对出口增长的抑制作用也更加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日趋合理,开始对出口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电子商务发展速度、电子商务发展程度与出口贸易规模整合在同一框架下,采用200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藉由电子商务发展程度与出口贸易规模的关系,探究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电子商务发展程度对出口贸易规模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对该正向关系具有U型调节作用.电子商务发展速度较慢时,电子商务发展速度上升会抑制电子商务发展程度对出口贸易规模的正向作用;电子商务发展速度突破U型调节临界点且速度进一步加快时,则释放电子商务发展程度对出口贸易规模的正向溢出效应.本文诠释电子商务发展与出口贸易规模的动态关系,为合理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以助力出口贸易规模扩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从总体和分类两个层面上对影响我国乳品进口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乳品进口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缺乏竞争力引起的,世界乳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对我国乳品的进口产生了正面影响,市场结构的变化对我国乳品进口的作用由正向转为负向,而商品构成的变化对我国乳品的进口始终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2000-2009年美国农产品出口现状,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影响美国农产品出口规模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农产品出口波动主要依赖于世界市场农产品需求的变化,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总体需求水平对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有着显著影响,而产品的结构和竞争力对出口贸易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巴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巴西在短短的几年内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国,巴西的农产品在我国进口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运用贸易指标计算方法,研究了我国和巴西的农产品贸易特征,使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巴西向我国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影响因素和实现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各国政府和组织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发达国家相继对出口到当地的农产品作出的可追溯性要求,凸显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出口贸易效应。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和总结国内外农产品追溯体系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添加"是否可追溯"这一变量,运用扩张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利用1992-2010年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数据,就中国农产品追溯体系实施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欧盟、美国和日本等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的追溯性要求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产生了积极的贸易促进效应,根据这一实证结论提出,应该从政府支持和消费者认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推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OECD编制的TFIs指数,从出口企业-目的地层面分析了出口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显示:目的地贸易便利化的提升对中国企业出口额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企业的出口增长是通过缩小出口产品种类数(扩展边际)、扩大产品平均出口额(集约边际)实现的。拓展分析表明:随着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小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会更多地缩小出口产品种类;低收入经济体贸易便利化提升对中国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消极影响更大。据此,企业应专业化、规模化地生产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断提升自身生产率,积极应对贸易便利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进、出口产品结构的现状和演化.研究表明中国进口产品结构适应世界市场变动趋势;出口则未遵照世界需求及时调整,调整能力明显低于进口.把国际市场滞后一期,中国出口调整能力依然较弱且显著;进口调整能力也要弱于当年的进口调整.指数表征中国具有贸易调整的可能性.中国可通过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提高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吻合程度.促进农产品贸易条件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