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家价值体现与剩余索取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岚  唐炎华 《商业研究》2004,(22):45-47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产权特性,在企业价值创造、市场价值提升和风险承担等方面具有与物质资本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家理应参与企业剩余分配。EVA奖金计划是企业家实现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重要途径,从而促使出资人和企业家之间的目标一致和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2.
黄益新 《北方经贸》2001,(10):83-85
在涉及两种以上财产的企业联合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两种不同的剩余控制权。因此,研究企业的所有权问题应该同时考虑人力资本的实际剩余索取权和自然剩余索取权。富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安排需要兼顾这两种权利并且有针对性地运用监督和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3.
聂军 《现代商贸工业》2008,(13):162-163
在现代经济中,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逐渐体现出"稀缺性"。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互动博弈,导致了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不同范式。而剩余索取权是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普遍认为公司治理在本质上表现为一个企业的所有权分享安排问题。那么剩余索取权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是否应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怎样分享的问题。在分析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的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在不同企业形式下,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观念变革与财务理论体系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力资本所有者(包括核心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一般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取得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平等的地位,甚至胜过物质资本所有者,并将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从而使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与约束成为企业治理的关键问题。人力资本观念变革促使企业治理理论产生深刻变化,而财务治理是企业治理的核心,因而人力资本观念的变革必将引起包含财务治理在内的财务理论体系的深刻变化。“以人为本”的思想向财务理论全方位渗透,触发了“人本财务”范畴的提出,进而推动财务理论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赵世君  沈路 《国际商务研究》2008,25(1):22-26,77
本文以产权理论为切入点,认为参与企业的资本家和企业家、经理都可以根据各自的财产所有权而享有企业所有权,并且只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两权对应才能有效发挥产权激励作用。而目前企业中产权"错位"已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价值创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新经济时代,应通过强化财务资本的"剩余控制权"和提高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权"使两权逐渐对应,以发挥产权激励作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构成的经济实体,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存在的前提和重要条件,物力资本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二都应享有剩余索取权,为了保证企业的税后利润公平合理地在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进行分配,必须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行准确地计量,这就是劳动权益观下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7.
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不同形式的合约分析剩余控制权存在条件,探讨特定控制权与剩余控制权之间的转化关系;结合古典边际分析框架考察生产函数中的资本与代表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权的边际产出,将剩余控制权收益从公司绩效中分离出来;最后,引入奈特的保险机制研究剩余控制权对应的剩余索取权在公司中的转移特征,并研究公司剩余控制权的定价问题.研究发现:(1)信息不完全与谋取经济利润目的同时存在才可能形成剩余控制权;(2)剩余控制权依赖于特定控制权的界定并在其行使过程中持续向特定控制权转化,并通过委托一代理关系形成完整的剩余控制权转移结构;(3)剩余控制权转移结构决定了公司的人力资本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可通过人力资本在公司生产函数中的边际产出来刻度;(4)由于人力资本的不可质押性,剩余控制权收益一定为正.  相似文献   

8.
产权制度安排对创业资本的运作效率产生几乎决定性的影响.创业资本产权的合理配置应该是赋予创业资本组织相对独立而充分的产权、构建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创业资本组织形式并在创业投资家和创业资本出资者之间分享剩余索取权.但我国的制度环境使高效率的产权安排难以形成,产权缺损是我国创业资本的制度特征,并由此造成了创业资本制度安排的停滞均衡.要打破这种低效率的制度均衡,就应该进行以确立创业资本完整私人产权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加强,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的部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是大势所趋。提出了人力资本在不同企业类型分享剩余索取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梁杰  张朝霞 《商业研究》2002,(15):24-26
现代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构成的经济实体,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存在的前提和重要条件,物力资本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二者都应享有剩余索取权。为了保证企业的税后利润公平合理地在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进行分配,必须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行准确地计量,这就是劳动者权益观下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11.
蔡锐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5):106-109
企业内剥夺即因管理者权力缺失而导致家族企业控股股东对职业经理人利益的损害,具体表现为职业经理人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及合约控制权被剥夺,其形成及程度取决于家族控股比例、家族成员的岗位干预程度、企业业务范围、家族企业控股股东个人能力等因素.企业内剥夺严重影响了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激励,阻碍了企业发展所依托的组织能力、核心能力的及时培育,导致企业难以实现规模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分享剩余索取权有利于激励其更好地为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努力。从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相对应的逻辑、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经营者人力资本的特殊性等方面分析了经营者分享剩余索取权的理由,并认为经理股票期权是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梅 《商业研究》2006,24(17):72-74
经营者人力资本的特性影响企业所有权安排,将企业所有权安排给经营者是企业本质的要求,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具体化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称性安排,所以经营者享有剩余索取权优化了企业所有权安排,体现了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研究了专用人力资本的定价模型。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文章将人力资本分为一般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两种人力资本的价格都是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博弈的过程中确定的。对于专用性人力资本,信息对称情况下,厂商依据人力资本边际努力来确定人力资本的价格,人力资本价格等于特殊人力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厂商无法依据人力资本边际努力来确定人力资本的价格,需要对特殊人力资本进行内部激励,特殊人力资本的价格包括人力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和企业的部分剩余。  相似文献   

15.
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激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智力资本所有者越来越密切的参与公司治理,智力资本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日益紧密、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要求日益强烈,智力资本激活的关键问题越来越明显的体现是激励以知识型员工为载体的人力资本。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特点也有所不同。体现在激励安排上就是建立作为智力资本载体的员工股份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为核心的薪酬机制。  相似文献   

16.
股票期权: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企业是一个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市场合约,企业家根据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人力资本在产权上永远具有独特性,其产权要求是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排他性。文章提出,提高人力资本开发和使用经济效率的唯一有效的途径是满足人力资本的报酬要求,实行充分的激励制度,保证人力资本的全部价值实现。股票期权是公司给股票期权受权人按约定价格和数量在约定时间购买股票的权利,既可避免直接定价的市场效果,又能实现企业家的利益回报,有利于人力资本正态效应的发挥,尽可能地将企业家所创造的收益与其所得保持比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一种肯定,是对企业家索取剩余权利的承认,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有效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国企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是国企治理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国企的剩余控制权由管理层获得,导致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通过控制权的适度分享与剩余索取权向人力资本所有者适度配置,有利于优化国企治理结构,解决国企内部人控制问题,提高国企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毕秀水 《商业研究》2005,(11):22-23
人力资本产权在不同的企业制度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只有在现代企业(公司制)条件下人力资本的产权才真正地外化出来,并对公司的产权结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为提高现代企业法人财产价值效率,必须设计人本主义的公司治理结构,给予人力资本产权一个应有位置——即人力资本所有者应当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收益权。  相似文献   

19.
在风险企业的创业过程中,风险企业家和员工的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业的成败,然而人力资本具有非共生性,需要用一定的激励机制来共化人力资本于风险企业的价值之中。定量分析体现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因素,以边际激励效果因子大小为选择股票期权类型的标准,来比较标准的股票期权计划和基于业绩要求的股票期权计划所产生的激励效果,为风险企业采用高激励效果的基于业绩要求的股票期权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8)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为股权激励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股权激励机制通过物质补偿、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权效应以及声誉机制使人力资本产权得到了实现,但仍存在产权不明晰、缺乏经营者选择机制以及道德风险等问题,为此应通过市场选择经营者、建立并完善对经营者的约束机制以及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