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非法集资活动在我国屡禁不止。非法集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政府通过多方努力打击非法集资行为,取得了一定成果。打击非法集资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维护良好的经济金融秩序。研究非法集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分析我国非法集资的现状、非法集资出现的原因及打击非法集资遇到的困难与障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打击非法集资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王思成 《现代商业》2012,(29):22-23
近年来,民间金融十分活跃,却也因此滋生了诸如高利贷、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等不稳定因素。信托作为跨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金融百贷公司”,一方面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成本较低的融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为众多普通民众提供收益较高、风险可控的投资渠道,因此可以有效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管道作用。本文从我国民间金融问题现状出发,对信托制度引导引导民间资本阳光化的可行性、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少策  苏旭 《浙商》2007,(6):35-52
2006年底至2007年3月,浙江东阳26岁的女“富豪”吴英的出场和谢幕显得如此突兀,以数亿元的“身家”高调亮相,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警方逮捕。从出名到被捕,她只用了5个月。 在东阳吴英案、丽水杜益敏案中,这些年轻妇女并无出众财技,却在民间资金丰沛的浙江铸就了一个又一个民间集资的传奇。在全国整肃非法集资的大背景下,吴英案发似乎在预料之中。 那么,谁会是下一个吴英?尽管我们并不希望再有人重蹈覆辙,但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合法化问题不解决、前赴后继者必然有之。总体来看,浙江民间金融对浙江经济发展、浙商的壮大具有巨大的正面的积极作用。有专家更进一步提出,浙江民间资本最后以金融的形式出现,收益是最高的,出路也是最好的。那么,怎么样引导才能让丰厚的浙江民间金融走上合法化、制度化?浙江能否以金融改革为契机,成为中国民间金融的一个中心昵?相信到那时,在浙江民企中诞生世界500强的日子也就很近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连芳 《工商之友》2003,(4):12-12
时下,河北巨富“孙大午非法集资案”吸引众多眼球,引发人们对“草根金融”是否合理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地下金融的成因,分析了非法金融对社会的危害,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的民间融资主要有纯粹的农村模式和农业经济经营化模式两种形式,其共同特点是大量的资金游离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以地下、半地下的形式存在于民间,形成了各种投资、投机和资金的借贷活动。民间金融脱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不利于宏观调控,加大了农村金融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应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从源头上铲除非法融资的土壤,以推动黑龙江省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少策 《浙商》2010,(11):71-71
浙江正对民间借贷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非法集资”、“合同保障”等作出重新界定,并对因为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的企业采取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民间金融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的民间融资主要有纯粹的农村模式和农业经济经营化模式两种形式,其共同特点是大量的资金游离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以地下、半地下的形式存在于民间,形成了各种投资、投机和资金的借贷活动。民间金融脱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不利于宏观调控,加大了农村金融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应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从源头上铲除非法融资的土壤,以推动黑龙江省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非法集资一类案件涉众广、影响大,并且关于民间融资的政策与非法集资的法律界限不易把握,使得相关案件中的诸如对"非法集资"的界定、集资诈骗犯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识成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争执焦点。而集资诈骗罪作为唯一保留死刑适用的诈骗犯罪也备受诟病。  相似文献   

10.
当前,网络传销和网上各种非法金融活动的不断涌现,使得政府部门监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一方面,传销与各种非法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迅速蔓延,往往打着消费返利、电子商务创新等旗号,极具欺骗性和扩张性。另一方面,网络传销多与网上非法集资等相互交织竞合,组织者和经营者还经常采取规避法律的“店传店”模式和模糊层级的做法,使违法行为更具隐蔽性和非典型性。再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志武 《新财富》2005,(8):30-34
1934年民间金融越发达的省份。在1978—1998年间人均GDP增长得越快;70年前金融不发达的省份和地区,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的速度仍然落后。因此.为了重新释放民间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能量.并让“地下钱庄”从“非法”走向“合法”。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反思以往关于高利贷的观念。研究表明,禁止民间借贷只不过增加了金融交易的风险和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使高利贷利率变得更高。这种结局跟禁止民间金融的初衷正好相反。正确的办法是按照股东权益保护的思路.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去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不是打击他们。  相似文献   

12.
姜宁  黄佳斌 《商》2013,(8Z):95-95,64
民间金融是国内外金融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更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讨论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民间金融该不该存在”、“该如何发展民间金融”的问题作了大量而深刻的讨论。本文综合了理论界关于民间金融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民间金融的三个发展趋势:一是继续保持其原有的互助合作性质;二是将演变成正规金融;三是演化成非法的地下金融。同时,得出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将在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李杨 《中国市场》2011,(5):136-137
自非法集资行为入罪于中国刑法以来,形形色色的非法集资案例频频见诸媒体报端,数量可观的民营企业家或集资者则在法律和政策的双重高压管控中应声倒下。由于非法集资所呈现的多样性特征,加之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特殊背景,使得对于非法集资的争议从未间断。本文拟以非法集资的罪名争议为引,简要对公法与私法特性间冲突做一分析,并指出过于追求公法的价值而忽视私法价值,将有害于我国金融创新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网络数据挖掘手工收集了622起、涉及903个集资人的非法集资典型案例,对非法集资主角进行了微观个体分析.研究发现,非法集资主角虽然在绝对数量上以中等学历及以上的中年男性为主,但女性参与比例仍然很高,远超过所有犯罪中女性占比的一般水平,且涉案金额显著高于男性.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正规金融中女性更易遭受信贷约束,这导致我国目前个人信贷领域呈现女性在正规金融中的极低参与比例,与在民间借贷中的较高比例同时并存.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专门针对女性小额信贷的普惠金融有着特殊意义,它不仅有助于缓解女性的信贷约束,增加其收入、提高家庭地位,更重要的,将进一步减少非法集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5.
《商》2013,(8Z):11-11
互联网金融改变传统金融业生态格局 “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一切有利于包容性增长的金融活动、金融服务都应该受到尊重与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应注意防范风险,两个底线不能突破。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二是非法集资。”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出席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时特别提醒互联网金融从业者。  相似文献   

16.
2011年4月份以来,全国各地刮起了一场民间金融风暴,温州、鄂尔多斯等地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中小企业主“跑路”,河南的某些城市因民间借贷断裂引出非法集资大案,我国民间金融陷入整体性危机。其深层次原因是当前金融体系和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多年以来形成的民间金融市场亟需得到规范和监管。  相似文献   

17.
热线中国     
当中国经济高烧不退,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之时,国际游资(hot money,又直译作“热钱”)像潮水般涌来,而国内地下钱庄、非法集资等游资也蠢蠢欲动,一时间“热钱”躁动,伺机犯难,中国经济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组合拳”频出,吕梁市以民间融资为主的金融脱媒现象凸现。本文通过对贫困地区金融脱媒现象的深入调查与分析,研究其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原哲 《消费导刊》2012,(5):180-180,27
非法集资活动在一些地方频繁发生,屡禁不绝,它给当地社会公众带来了严重灾难,干扰了金融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本文从它不断变幻伎俩的欺诈性、广大民众为何上当受骗、有关职能部门监管缺位、执法部门打击滞后乏力、金融法律不够完善等层面剖析了屡禁不绝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民阆集资迅猛发展,集资规模也在不断的提高,由于相关法律规范的欠缺和监管的困难,导致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同时,民间和"非法"的双重身份使得这部分经济行为在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致使合法集资得不到保护,而对非法集资则打击力度不强.本文通过对民间集资现象的成因以及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从现代公共管理学的角度.针对如何规范和发展民间集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