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锁与特许》2009,(11):54-54
什么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惟一信号?不是股市大涨,股市和实体经济往往背道而驰;也不是繁花似锦的楼市,房价高其实酝酿着太多的泡沫。衡量中国经济复苏的惟一信号是用电量。但中国的发电量已持续六个月连续下降,大唐电力、华能、国投  相似文献   

2.
许小年 《浙商》2011,(19):34-34
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开始重袭股市,近期股市大跌,全球经济的市场震荡已经出现,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流言也纷纷四起。世界经济谈不上二次探底,因为从2008年开始就没有爬起来过。过去我们看到的经济复苏不是真正的复苏,而是给病体注射强心针造成的表面繁荣。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已经开始厌倦“危机”、“困境”、“过冬”之类的说法了。厌倦的真实原因不是这些字眼被谈得过久(其实只有半年多),而是因为人们觉得这些字眼已不合时宜。尽管支撑经济已经复苏的论据还不很充分,但人们已经从股市和房市的反弹、发电量的回升中感受到了“冬去春来”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王庆 《新财富》2009,(4):32-32
近期数据显示,基本经济形势看起来有所改善,或者“不那么糟”,这又激起了人们对于中国经济或许已经开始复苏的希望。很多人猜测中国2009年至2010年复苏之路的走向。在这种环境下,一些市场观察人士将中国A股市场近期的强劲上扬解释为经济即将复苏的重要信号。与传统观念相反,我们不认为股市会引领2009年GDP的复苏。  相似文献   

5.
近期,国家统计局权威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虽然不是太"好看",但一个个亮点中也传递着经济有所回暖的信息。于是,经济界人士喜不自禁,"中国率先复苏"的判断更是撩拨着人们兴奋的神经。可是,透过经济回暖的表像,我们却感觉到一丝寒意——中国经济尚无新的增长点,市场预期并不乐观,经济的全面复苏将比人们期待的时间要长。  相似文献   

6.
《新财富》2009,(7):32-32
毋庸置疑,各项经济数据都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回暖迹象。这是否就是经济复苏?复苏的驱动力又是什么?伴随经济复苏预期,通胀预期也如约而至。中外大行围绕逡一焦点问题从通胀可持续性、物价水平、热钱流向、经济政策等不同角度展开各自观点。  相似文献   

7.
《四川物价》2009,(8):27-27
阅读:《上海证券报》不久前发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福重的文章说,围绕中国经济是否已触底的争论,正如火如茶。关键问题是,什么是经济触底的标志?股市复苏,乃至强劲上扬,不是经济触底的标志。有一种理论认为,股市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它的繁荣是对宏观经济即将转好的明示。可是,先行的时间差是多长,却没有一致说法。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线性的,据此预测宏观经济比较勉强。GDP环比上涨,也不是经济真正触底的标志。影响GDP增长的因素很多,中国当前的GDP增长,几乎全是财政投资刺激的贡献。这是凯恩斯主义依然有效的标志,而不是经济真正好转的标志。只要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增加,民间投资不增加,增加的GDP只能形成新的库存。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一季度,世界经济依旧脆弱,但已经释放出相对积极的信号。美国经济在缓慢复苏,住房消费和就业市场的复苏比较明显,股市大涨创新高;欧债危机得以缓和,重债国经济的衰退速度在减缓;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效果不明显,出口贸易仍连续创下逆差记录;新兴经济体也在整体企稳或缓慢复苏。在这些积极因素的带动  相似文献   

9.
林溪 《中国广告》2009,(11):49-49
综合来看,中国广告市场有着回暖的势头,并有较好的可持续性。这回暖的势头主要受益于宏观经济层面上经济的基本好转,从今年4月份出口、股市、消费三大经济指标的明显上升,尤其是出口,在去年全球需求急剧萎缩的严重影响下,今年3至5月连续三个月的环比增长;以及消费在4月后所保持的健康增长态势,为广告市场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传达出了经济复苏的信号。  相似文献   

10.
回声     
《市场周刊》2009,(6):114-114
中国经济已显现回升势头,各路媒体也相继报道政府银行正快速放贷,工厂产出再度升温,国内股市也在冲高等好消息。对于方方面面的经济运行数据,国内外相关专家均对之表示了肯定,但是在全球经济仍然低迷的大环境下,回升的基础是否稳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复苏回暖趋势?  相似文献   

11.
《四川物价》2009,(5):26-27
《经济观察报》报道:信贷规模高速增长,政府投资拉动的固定投资额度不断加大,经济层面复苏的信号越来越多。但这些信号是真实信号还是虚假突破?乐观者认为前期的宏观政策已经见效,经济恢复指日可待。中金公司最近一期报告预测,发电量有望首次止跌回升、房地产与汽车销售量有所回暖、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创有史以来最高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贸易的回升,全球的不平衡格局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就中国而言,通过强力刺激政策实现率先复苏之后,一方面,以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再杠杆”政策正在进行灵敏主动的动态微调,从而避免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同时也预警性地调控可能的通货膨胀预期和资产泡沫风险;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经济持续复苏的内在动力,实现平衡的、可持续的复苏,中国也在根据全球化的新趋势积极调整对外经济金融政策,以促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从国际范困观察,全球“再平衡”进程也在前进之中,世界总需求中的消费正在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同时国际资本也开始从复苏较慢的西方发达市场流向复苏较快的东亚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13.
《四川物价》2009,(12):24-24
阅读:《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了8.9%.但这样就够了吗?”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岁奇不久前在上海“第六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说道,“中国是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对重启全球经济复苏也至关重要。从表面上看,中国经济今年以来接近8%的增长速度令人惊讶.但是现在还不是自我庆祝的时候.如果低估了未来的挑战。就会着实面临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4.
9月10日,为期3天的“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开幕。温家宝总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尽管这次年会最热门的话题是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复苏,但“中国文化”也是这次达沃斯论坛日程中的一大看点。11日,与会嘉宾分别就“中华文明:变革的历史”、“中国传统医学”等举行互动式会议,纵论有悠久历史的中医之核心原理及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期性复苏     
股市里周期性行业集体复苏,表明市场对价格上升的预期,旁证了中国经济又将进入一轮扩张期。  相似文献   

16.
流动性过剩不是股市上涨主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青  徐放 《新财富》2007,(4):18-21
促成2006年中国股市牛市的主因并不是所谓流动性过剩。相反,与中国股市处于熊市的前几年比较,2006年的流动性实际处于收缩状态,而不是扩张。认清了这一点,对于我们判断未来股市发展趋势至关重要。央行如果在未来继续采取如小幅加息等货币政策来收缩流动性,并不会改变国内居民出于资产配置的目的而继续持有或者增持股票,而未来中国外贸顺差的变化也不会改变中国股市的趋势。左右中国股市下一步走势的仍然是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盈利。如果企业盈利继续超过预期,那么无论是放松还是适当收紧流动性,牛市还将会继续。如果企业盈利低于预期,那么不论流动性如何泛滥,股市一定会掉头向下。流动性不是推动中国资产价格重估的力量,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业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武国强 《消费导刊》2009,(1):99-100
政府不需要救股市,政府出资也救不了股市,政府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控虚拟经济的发展,确保虚拟经济有序、可控、适度发展,绝不能让世界经济在危机、治理、再危机,再治理的死胡同里无限循环。  相似文献   

18.
何乐 《中国市场》2007,(16):27-30
从去年开始,中国股市进入牛市。股市就像中国经济一样,发展速度惊人,引得大量新股民纷纷进入,试图大捞一把,并构想着发财美梦实现之后的美好感觉。这种情况引起了政府、境内外学者、媒体投行的极大关注。尤其是那些持有“泡沫论”的学者和官员,一时间被指为唱空股市的“乌鸦嘴”。然而,一个健康有序的股市,实在少不了这些吹散狂热的“乌鸦嘴”。  相似文献   

19.
《四川物价》2010,(6):23-23
阅读:《财经网》不久前刊登经济学家韩志国的文章说,最近一个时期,国际股市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轮金融危机爆发地美国的股市在走势上格外强劲,股价指数也创危机以来的新高;而没发生过金融危机并且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显著贡献的中国却出现了股市的暴跌走势,股价指数拾阶而下并且迭创新低。这是一个怎样的谜团呢?  相似文献   

20.
李清安 《中国广告》2009,(11):70-71
对您而言,您觉得中国广告业是否已经回暖? 广告业的发展应该是在整个经济发展、企业发展形势之下与之相关的。今年上半年到第三季度,中国的经济还是呈现出一个比较好的势头。我看了一些报道,说中国的货币政策使得房市、车市和股市有一些泡沫.但是总体来讲中国的经济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