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汇率传递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论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人民币升值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以及贸易总收支几乎没有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和贸易总收支均存在显著性的影响,但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没有影响。其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基本没有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金属矿砂、煤、焦炭、石油等主要初级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稀缺资源性产品定价权的缺失与不足。再次,人民币贬值不仅不能增加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反而恶化了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收支,究其原因,在于占较大比重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进出口需求弹性较小。最后,本文在以上结论研究基础之上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易靖韬  刘昕彤  蒙双 《财贸经济》2019,40(5):112-126
出口价格汇率传递是汇率影响贸易的中间环节,已成为研究汇率变动经济效应的重要基础。基于2000—2013年企业交易层面的海关数据库,本文从产品异质出发,探索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汇率传递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的原因。本文根据出口厂商依市定价理论,从产品质量和产品的核心程度这两个分别代表企业间和企业内产品异质性的维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品质量越高,产品在企业中的地位就越核心,其人民币汇率传递率也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下降对产品出口量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低价低质量产品更为有利,但这可能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人民币汇率上升可能会对产品出口量产生负向的影响,但可以适当促进贸易结构的调整。在汇率波动加大的背景下,本文的结论对推动贸易稳定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贸易模式、汇率传递与人民币汇率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现行贸易模式的特点,文章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入手,采用了新政治经济学中关于汇率制度战略选择的研究方法,对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和汇率升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对汇率变动的反应弹性差异很大,不同国际贸易模式下的汇率传递系数是不同的.因此如果我国现行对外贸易依然以加工贸易为主,扩大汇率波动幅度在理论上并不会对我国社会福利产生严重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加大汇率弹性更有利于丰富货币政策当局的工具选择范围,有助于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保持,也有助于推进出口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郝丹 《中国电子商务》2013,(14):230-231
汇率波动对一国贸易品价格有重要影响,论文通过分析汇率波动的出口价格传递效应、进口价格传递效应、汇率波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贸易价格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中国的14个主要贸易伙伴样本性质的不同,分别选用误差修正模型和几何分布滞后模型,检验了人民币双边汇率与双边贸易收支的关系,并计算分析了双边汇率对双边贸易收支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及双边汇率对不同贸易伙伴的影响差别。分析表明,在长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几乎能改善我国对所有贸易伙伴的贸易收支,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成立;在短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恶化我国对大多数贸易伙伴的贸易收支,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可能不成立。双边汇率贬值对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可能呈现“J”曲线或“W”曲线形态。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发达市场经济伙伴的贸易收支敏感度高于对其他贸易伙伴的敏感度,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深入。汇率的价格传递机制会逐渐完善,这些差别会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6.
我国贸易弹性的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人民币汇率问题时,一般认为汇率升值会引起出口价格的上升,本文指出如果考虑进口价格对出口价格的影响,那么出口价格的变动幅度将小于汇率的变动幅度,因此在讨论贸易弹性时有必要区分汇率弹性和价格弹性这两个概念;在介绍了China_QEM①模型中的贸易模块以及该模块与其他模块的相互作用机制之后,阐述了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水平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最后通过政策模拟,对我国进出口的汇率弹性和价格弹性给出了定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汪琳 《价格月刊》2012,(7):76-79,86
运用协整分析及ARDL分布滞后模型从长期和短期较为准确地估计出口商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下对国内出口价格的调整程度,进一步分析出口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以恰当地评估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不同类型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差异以及对该出口行业的影响,为我国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及贸易政策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我国出口贸易的细分行业数据,本文对我国各行业出口汇率传递弹性进行测算,发现长期出口汇率传递效应的行业差别明显:机械运输业和电子电气业等高附加值行业的出口汇率传递弹性较大,存在过度传递,其它行业均存在不完全传递;各行业短期汇率传递弹性明显小于长期,我国出口贸易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滞后性,也说明我国出口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出口商只能通过长期缓慢的价格调整吸收汇率变动的成本,对于汇率的变化出口商仅在长期反映显著而在短期内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汇率传递方向是决定汇率能否调节贸易失衡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生产者均衡理论,从消费者需求价格弹性视角,分析国外出口商定价能力影响汇率传递方向的机制,并运用存量调整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看,汇率升值会显著降低进口价格,汇率传递方向为负。进一步通过SITC分类的实证结果表明,国外出口商定价能力较弱时,仍然支持汇率传递方向为负的典型结论,但随着国外出口商定价能力提升,出现了正向汇率传递。因此,汇率变动对不同种类商品贸易失衡的调节作用存在较大差异,盲目采用汇率工具可能会加重部分种类商品的贸易失衡。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5-2009年我国向前18大贸易伙伴出口的月度数据,采用协整技术计算我国出口的长期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并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计算出口的中短期汇率弹性,结果显示人民币名义汇率对双边贸易出口影响较为显著,但对总出口影响可能不显著。从影响力比较来看,进口方GDP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明显超过汇率。  相似文献   

11.
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对中国进口需求方程和出口需求方程进行分析,估计了中国进出口需求的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我国的贸易收支基本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但进口需求的汇率弹性较小,出口需求的国外收入弹性高于进口需求的国内收入弹性,且收入弹性均高于汇率弹性,从长期来看,调节中国贸易收支的关键在于中国实际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近来来,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非常多。同时我国的物价水平也一直居高不下,通货膨胀也成了焦点。与此相对,“汇率传递”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汇率传递率的高低不仅影响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调整的作用,而且影响汇率与宏观经济波动以及货币政策对价格的传导,对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对现有文献中,关于人民币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分析整理,得出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的结论,同时,得出在我国存在着较低的汇率传递效应。这些结论可以为我国制度货币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范言慧  席丹 《财贸经济》2018,(7):113-127
本文探讨了结构性因素在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和逐步克服“浮动恐惧”过程中的作用,发现国内外贸易结构和出口品结构等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弹性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从长期来看,制约人民币汇率弹性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我国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对外需和传统比较优势的依赖.在人民币汇率渐进式改革的背后,汇率充当了确保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引擎平稳过渡的“稳定锚”.未来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扩大有赖于我国经济增长引擎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顺利调整.  相似文献   

14.
黄苹 《商业研究》2008,(6):10-14
通过机理分析,建立了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国别结构的数理模型,计算出当汇率贬值或升值时,我国对各国出口、进口比重上升或下降,出口、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必须满足的条件。同时运用回归和弹性定义法,使用估算和精算相结合,测算了我国对五大贸易伙伴国进出口需求弹性,并将机理分析与弹性测度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5.
汇率是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核心工具变量,汇率变动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变动是汇率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逐渐多样化以及反倾销、保障措施使用逐渐的广泛,对汇率传递的研究也逐渐渗透到贸易保护政策上来,为此弄清汇率不完全价格传递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而发挥汇率传递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产品内贸易模式下进出口及贸易余额的汇率弹性要低于传统贸易模式,所以在产品内贸易模式下通过本币贬值以增加贸易余额和通过本币升值以减少贸易余额的汇率政策效果并不显著。本文以Ghosh(2006)的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对传统贸易模式和产品内贸易模式下汇率调整对贸易余额的影响进行比较,并着重考察了东亚生产网络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对中国进出口额及贸易余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后,不少人认为这是直接千百万我国外贸形势迅速好转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弹性论为基础,利用我国四种价格弹性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受汇率并轨、人民币贬值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认为其在促进出口、限制出口方面的作用不能高估,目前我国四种价格弹性的现值决定了不是通过汇率并轨,还是其他杠杆调节外汇供求使人民币贬值,对我国外贸收支好转的促进都不会很理想;对1994年我国外贸形势好转应持严谨态度研究  相似文献   

18.
范义秀  张骅 《商》2012,(7):115-115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停地给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中国政府在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自2005年7月21日起,完善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放弃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选择了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而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的改善也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的客观趋势。人民币自2005年起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也一直表现出上升态势。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加和升值的大趋势使得汇率传递问题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增大与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是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一个两难抉择,汇率政策的调整应以经济增长目标为依据,重点考虑汇率传递的经济增长效应。汇率波动传递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以价格和利率为媒介可以形成直接传递效应和间接传递效应,并最终影响宏观经济增长。若以利率媒介为着眼点,汇率波动的传递机制可以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来描述,并通过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测度的构造来描述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指导汇率政策的优化与调整。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测度对于我国汇率传递经济增长效应的描述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刘欣英 《商业时代》2007,(22):40-41
汇率调整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具有重大的影响,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探讨我国汇率调整的必要性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