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黄珊珊 《商》2014,(38):113-113
晚唐诗大家李商隐其诗秉承儒家诗教“主温文而谲谏”(《毛诗大序》)之遗旨,兼具“屈宋之遗响”,“寄托深而措辞婉”(清·叶燮《原诗》)。他文辞清丽、意蕴深曲,各体兼擅。其五七言格律诗在技巧上承继杜甫,善用各种象征和比兴手法;而在典故的运用上又比杜甫更加精深而幽微,在晚唐诗歌中卓荦成家,形成了独到的艺术风范。作为晚唐诗的杰出代表,李诗因国体伤变和自身坎坷,“悲怨”之声尤多。  相似文献   

2.
柳健 《消费导刊》2009,(5):213-214
《红楼梦》一书中有很多涉及诗词的地方。这些诗词在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曹雪芹就是用诗词这种艺术手段塑造出《红楼梦》里面很多人物的艺术形象。用诗宣泄痛苦和悲愤、抒发欢乐与爱情、表示抗议和叛逆,从中体现人物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对三国名臣诸葛亮一生的总结诗篇。在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杜甫对诸葛亮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极尽敬仰之情,同时,又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后继无人的晚年惨境极尽惋惜之意。  相似文献   

4.
杜甫草堂诗中包含了诗人在此段时期的各种丰富的情感,有在世俗生活中的闲适自得之情,也有漂泊他乡的羁旅之思,更有在隐逸与出仕中两难的矛盾心理。在草堂诗中,诗人对自己的称呼方式充满变化,并非单一地称"我"。诗人的自称方式,包含着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定或向往,因此读者能体会到诗中诗人纷繁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市场周刊》2012,(5):8-8
今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未见多大影响.倒是近日微博上疯传的有关他的图画围观者众。在一组“杜甫最近很忙”的中学语文课本涂鸦画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自马.时而脚踏摩托……这些形象不一的恶搞图画让网友乐翻了天.杜甫也由此迅速成为”微博红人”。  相似文献   

6.
闵森 《国际贸易》1999,(7):55-57
1997年全世界24个国家发生 25次战乱;1998年全世界26个国家发生27次战乱,其中11次战乱在非洲。这些战乱对各交战国内的外资企业构成了投资政治险,其中包括战争险、征用险、外汇险。①战争险:东道国发生革命、战争、内乱等,使外国投资企业或资产受到重大损失,以致不能继续经营;②征用险:被批准项目由于东道国政府实行征用、没收或国有化,致使其财产的全部或一部分归于丧失;③外汇险:又称不能自由汇兑风险。  相似文献   

7.
梁雪波:关于写作与人生经历的关系.古人有很多表述,比如欧阳修说“诗穷而后工”,杜甫说“文章憎命达”。据我所知.您的人生经历比较坎坷,经历过很多磨难,可否这样理解:命运或者说厄运参与了您的诗歌写作?  相似文献   

8.
以忠实写实的杜诗中,十分清楚反映了成都杜甫草堂所在环境特征。通过诗中分析研究,可见当时杜甫故居位于浣花溪一个河曲的凸岸部位,其后来扩建部分又延展至凹岸部位。这个河曲形态和常见的简单河曲略有不同。其中轴线沿南北向伸展,部分又有近东西向偏移,造成局部河身的东西向小幅度弯曲,河心尚有沙洲,是一个结构复杂的不规则河曲。当时水量较大,可容“东吴万里船”。空气洁净度较高,可以清楚远望西山。总的评价是一个环境条件良好的居家处所。  相似文献   

9.
身经数个创业型软件项目后,作者以罗列矛盾的方式总结经验、面对共性问题,谁先解决谁胜出.欢迎读者通过出版社与作者联系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读书破万卷"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的名句。对它历来有三种不同理解,且都聚焦于"破"字上。第一,认为"破"应作超过、突破理解,其侧重点是"多"。杜甫书读得多,超过万卷,所以,写起文章来很有神采。  相似文献   

11.
苏欣 《商》2015,(3):115-116
本文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杜甫《登高》一诗中"登高"和"悲秋"这两个母题,进行集体无意识成分的探究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文学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从原型心理学批评的角度看,是因为基于集体无意识原型而产生的意象或母题能够激发出沉睡在读者思维之中的集体无意识,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也是艺术赖以生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文化窗     
《中国对外贸易》2014,(8):87-88
韩学者:1483年杜甫1400多首诗歌已被翻译成韩语 近日,由韩国汉文学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等主办的韩国汉文学会2014年国际学术大会在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来自中国、韩国的近百位学者齐聚杜甫草堂,就"东亚视野中的杜甫诗学"这个话题展开学术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13.
张皓琦  赵奕钧 《商》2014,(52):122-123
文学是人生的反映,凡艺术作品中,皆有作者的生命与精神.杜诗是诗人一生苦难、困顿的结晶,其中有生命消逝的感伤、志业无成的愤懑、羁旅流离的无奈,更有忧国伤时的焦灼与慨叹.如此严肃的生命课题与理想与现实冲突,理想落空之后诗人如何排解,又如何坚守?但凡人欲有一番作为,遇到困难即不能退缩,必须坚强以对.只是面对困境所采取的态度,却因个人特性等方面各不相同.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而杜甫往往直接感受痛苦,又常能以一笑置之的态度面对,读其诗颇能感受到他的幽默诙谐.然而,面对人生,若只有诙谐,会令人觉得虚浮、玩世不恭.杜甫之所以为杜甫,即在于其犹能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传达出积极有趣的情态,感伤之中兴发感怀与希望,寓“沉郁”于“欢畅”中,便稍稍调和了悲伤.诵其诗知其人,从解析杜诗之幽默特质中重新树立乐观旷达,富于幽默的诗人形象,并体悟有喜有悲、有欢乐有哀愁的真实人生.  相似文献   

14.
《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是一部美国黑人文学经典之作。佐拉·尼尔·赫斯顿在其创作过程中,为了阐释小说主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创造性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小说中珍妮的头发、梨树和地平线、骡子等这些普通事物,都被赫斯顿赋予了重要的象征意义。文章探讨了这些象征意义在展现珍妮寻找自我身份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有许多与渡水有关的诗,这些诗中的渡水地理位置大多可考。对这些诗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当时人们对渡水的死亡恐惧意识、由河流而产生的空间阻隔意识、把渡水和婚恋相比附的意识。这些意识反映了当时人们认识自然物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日照市经济适用房货币直补改革的经济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的诗正是对广大中低收入阶层者的写照。经济适用房制度作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房改的深入,经济适用房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其去留也颇受争议。本文结合日照市经济适用房制度货币直补改革的实践经验,对经济适用房制度“补砖头”方式造成的非效率最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设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记得那年,去成都杜甫草堂,读《田舍》: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和同事闲聊:“据说在草堂时期,是杜甫生活较为稳定、安逸的一段时光,所以诗作也就最多。”不过是当时笑谈。谁想第二天,在重庆渣滓洞,参观时也看到诗作。当读到许晓轩诗:不悲身世不思乡,百结练成铁石肠。止水生涯天可鉴,愁城滋味我亲尝。追忆旧友心常在,向往新人志益强。吟罢小诗成腹稿,英雄事业惯风霜。同事反驳我:“谁说安逸才写诗?他们在这里也写诗的。”  相似文献   

18.
《成功营销》2012,(5):13-13
最近微博上出现了一股”杜甫很忙”的恶搞风.由于网络再次爆红的杜甫.也因此充当起一些品牌的“代言人“。网上的杜甫使用了许多现代产品.其中不乏一些如耐克、阿迪达斯、宝马、摩托罗拉等知名品牌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商》2016,(7)
陆游《剑南诗稿》中有大量羲皇诗,而这些羲皇诗形成离不开当时宋代的社会环境和统治者的政策,南宋动荡的社会环境、对待文士前所未有的思想钳制,以及大推隐逸之风,皆是羲皇诗形成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民间人物形象出现的频率不断提高,民间人物形象以其平易近人的特点吸引了大众的视线,拉近了观者与广告作品的距离.本文即以平面广告中民间人物形象的特征出发,深入阐释民间人物形象在平面广告中的运用形式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