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空心化是伴随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而出现的特殊现象。其形成原因是我国城乡的二元体制、村庄建设的规划和管理不到位、农村自身离心力和城市向心力的矛盾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突出农村养老问题、使农村社会管理陷入困境。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需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并强化家庭养老,重视农业生产并发展特色农业等举措,最终实现填充空心化和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了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加剧了城乡二元化。因此,农村"空心化"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研究,来发现农村空心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治理"空心化"的措施,以更好地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愈加殷实,文化生活愈加丰富,但同时也出现了个体、区域、城乡经济差距拉大的现象,农村空心化问题就是其中表现之一。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出现不仅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乡村旅游是农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形式,在吸引劳动力、美化乡村环境、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村空心化治理中理应发挥应有的作用。空心化农村进行旅游开发应该注重传统文化挖掘、制定多规合一的乡村规划、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并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贸导刊》2006,(6):37-38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内容。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内容共分八部分: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三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五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六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七是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八是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农村建设人才的不足已造成农村发展的"空心化",制约着新农村发展的进程,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解决农村基础人才匮乏的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紧迫任务。文章针对河南省农村人才需求的现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与人才需求相匹配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剩余劳动力论”的重要内容包括:对人力资本形成途径和方式作探讨;充分调动剩余劳动力中的妇女同志;对剩余劳动力去向的深层思考。渝东南农村空心化表现在:举家外出现象较为普遍;田地荒芜多与村庄建设用地浪费现象并存;农村污染严重;留守者安全系数降低。得到的启示为:加速土地流转,研究闲置土地的有序退出机制;规范建设用地,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权益;成立多种农村专业合作社,鼓励留守者参与到农村专业合作社中采,使留守妇女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增强农业就业的竞争力;治理农村污染,提高留守者安全感。  相似文献   

7.
申世明 《中国报业》2023,(12):193-195
传媒技术在构建和美新农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传媒技术推动和美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通过逻辑推演、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传媒技术对新农村建设的助推作用。旨在增强传媒技术融入和美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和美新农村向高质量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酒景丽 《商》2014,(33):59-59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空心村"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美丽乡村的建设。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把"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点工作。本文分析了河南农村空心化的成因,结合实际提出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措施,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6日-28日)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内容.2月21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内容,共分八部分: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三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五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六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七是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八是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程刘杰 《商》2014,(29):204-204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同时更加重视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农业在我国综合国力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水平,紧跟我国发展的步伐,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集体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体现,本文就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1.
永善县农村能源建设启动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发挥效益还是近几年的推广户用沼气池、节柴改灶、太阳能安装从根本上优化了农村能源结构、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对推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宏毅 《商》2013,(17):365-365
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困难,农村的劳动力部分向城市转移,学习心得技术和知识为农村的建设带来了很多的活力,农村的发展模式趋向于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是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能够带动农村的总体的建设,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商》2015,(33)
随着城市化进城加快,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结构发生了整体变迁,"农村建设"作为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本文立足这一背景,从空心村的概念入手,列举空心村的表现形态,分析空心村的社会危害,提出空心村的治理措施,推进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比农村经济发展更为丰富的内涵,本文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进行分析,提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需要加大教育投入、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农村健康服务和促进劳动力流动。  相似文献   

15.
《四川物价》2007,(2):15-17
作为政府的价格职能部门,在社会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进一步解决好农村价格矛盾,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富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无旁贷的责任。乐山市市中区物价局就当前涉农价格、收费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调研,并提出了治理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搞好民族村寨防火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要规划先行。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建设灾民新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将灾民新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农村示范点,为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向社会纵深领域发展,农村社会正在快速转型,城乡一体化雏形初现。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遗留给农村的是精英主体流失,农村社会养老传统体系正在崩溃,而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短期内又无法建立起来,这是我国城镇化的阵痛,也是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难题。本文以潜江市部分村庄为案例样本,对这一问题做典型调查。  相似文献   

18.
张娟 《消费导刊》2014,(12):31-31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造成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总量的不足,使得本已贫困的农村经济雪上加霜,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农村资金的外流,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从合理利用资金来源的几个方面,提了一些具体的对策,以此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推动村组财务管理和监督向经常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为农民群众管好钱、谋利益、办实事,已经成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民主理财和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事业管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带动农村地区其他事业共同发展,需要在坚持合作治理的基础上对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进行全面创新改革,为新时期新型农村的建设提供动力和力量。文章分析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现状和问题,并对合作治理的必要性进行深入讨论,针对性提出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路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