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Engle-Granger两步协整检验法考察我国房地产税收政策的房价调控效应。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税收与房价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各个房地产税种对房价的调控效应并不明显,我国房地产税收对房价的调控作用相当有限。因此,有必要合理界定房地产税收政策目标和职能,优化调整房地产税制结构,切实发挥房地产税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资产定价理论和2000-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剖析房地产税负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房地产税负对我国房价变动的影响具有税收和资本化双重效应,且两者是相互抵消关系;综合两种效应表明房地产税收对房价变动的净影响效应显著为负,证明了近几年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房产税改革、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实践逻辑。应注重发挥房地产税负的双重效应,通过深入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和合理调整公共支出结构来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适度调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政府为抑制房价上涨,先后多次出台了税收调控政策。但是,税收调控作用毕竟有限,房价的上涨态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房地产税收政策,对其进行分析,并指出房地产税收政策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若干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政策,但大部分城市房价依然飞速上涨,此次中央提出的房产税改革,主要是加快推出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文章在当前房地产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及征收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公司的税收筹划一直是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每次其立法问题一经提出,都会受到社会上广泛关注。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但目前我国房价快速的攀升使得大部分居民望房兴叹,因此政府不断地加大对房地产公司的调控力度。而税收筹划作为调控房地产公司活动的主要工具之一,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的税收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于当前的房地产行业,且现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不太成熟,这使得房地产市场处于脱节和濒临失控状态。所以,我们应尽快完善房地产公司的税收筹划体系,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和完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江苏省房地产税收与房价数据,采用E-G两步法对现行房地产税收的房价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税收与房价存在显著关系,房地产税总体上对房价具有负面影响,且税收对房价的影响效应具有动态差异性,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房价居高不下,针对这一现状,政府屡屡出台各种政策以抑制房价高速增长趋势。在对房地产市场的历次宏观调控中,税收是一种重要的调控手段。然而,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制依然存在着不少弊端,例如税费交叉重叠,轻保有、重流转,计税依据、税率不合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房地产税收在满足地方财政需要、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和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等方面显得十分乏力。因此,探讨我国房地产税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意见和建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一个时期以来,为抑制房价持续上涨,政府曾出台多项调控政策,税收政策是其中之一。本文认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对房地产实施的税收调控政策效果并不显著,应从税收文化、税制设计等方面加以改革,以实现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9.
我国房地产行业在2009年的经历可谓是"峰回路转",从2009年年初的交易萎缩、价格回落,房地产业"危在旦夕",政府频出"救市"宏观政策、刺激措施,意在振兴房地产市场。到年末,楼市进入癫狂状态,房价疯涨,成交量飙升。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政府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继而在2010年春调控"重拳"频出。一年多的时间里,房地产行业"冰火两重天"房价再一次吸引万众的目光,房价会继续攀升还是在"遏制"下回落,在"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下的我国房价将会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高位运行且增长速度快,房地产价格上涨区域特征明显。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但收效甚微。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难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需求兼有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性。应优化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引导居民对房地产保持正常的消费心理,合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对我国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1.
张静 《商》2014,(47):242-242
房地产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自200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房地产投资高温不退。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以抑制房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其中利率政策被专家公认为调控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最佳手段。本文以我国1999--2010年的相关月度数据以及与国外相关数据的对比为基础,分析利率对房价的影响程度,来观察利率政策的局限性及是否对房地产市场价格起到了有效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房地产税收主要集中在开发、流通和保有环节。其中保有环节的主要税种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对经营性房地产征收的房产税。此次中央提出的房产税改革,主要是加快推出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房产税的征收对平抑房价到底影响如何?本文试从正反两方面解析,以期完善其政策工具,平抑房价。但笔者最后倾向的是房产税短期具有心理威慑作用,长期来看并不能产生重大影响,反倒会推高主城区及周边房价、房租。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引起了国家的特别关注,在连续的调控政策实效后,政府出台了严厉的限购手段来调整房地产市场.本文就该轮调控对房价的影响作了进一步阐述,阐明房价的走势是多方面造成的,政府还要关注市场并用税收的手段来调节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不动产税收调控的运行机理及对我国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突出的价格和空置率"双高"问题,需要税收政策进行有效调节。从探究不动产税收调控房价、配置资源的运行机理可以发现,无论是从流转环节还是从保有环节进行房地产税收调控,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现行的税收调控政策更多地注重操作的便利性,没有考虑要达到调控效果必备的前提条件,即税收调控必须考虑到税负转嫁和税负合理分配,因而其效果很不理想。为此,应调整思路,从空置房地产入手提高保有环节税负,开征规范的财产税性质的物业税;同时,扩大廉租房的覆盖面,增加有效供给,缓解房价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引起了国家的特别关注,在连续的调控政策实效后,政府出台了严厉的限购手段来调整房地产市场.本文就该轮调控对房价的影响作了进一步阐述,阐明房价的走势是多方面造成的.政府还要关注市场并用税收的手段来调节市场.  相似文献   

16.
探析房产税对房价调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初,我国房地产领域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投机氛围炽热,房价飞速上涨,抑制投机、使房产需求回归居住本质成为政府调控的重点目标。本文在当前房地产新政的基础上,分析了若开征房产税将对房价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房产市场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房价依然居高不下。受土地市场和住房金融政策的影响,2013年房价仍有上升趋势。然而,房价的非理性持续上涨,对整体经济的运行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扩大内需,但高房价现象对于消费具有挤出效应,不仅导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同时阻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层级的提高,成为扩大内需的绊脚石。为了消除高房价对居民生活和整体经济运行的负外部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完善房地产运行的政策措施、加快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城镇化,使房价回归理性,房地产市场趋于正常化。本文通过阐释投资渠道单一、房地产税收结构不合理、住房需求高涨和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过度依赖、宏观政策的短期效应等方面,分析我国高房价的成因。最后本文提出对我国高房价的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税收是政府进行政策调控的重要工具。在调整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今,由于房地产经济的增长过快,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引起政府和社会担忧,因此,制定房地产税收政策,运用税收调整房地产经济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此,本文就运用税收调整房地产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深圳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高于人们的收入水平,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高房价下的重压。本文结合近年来深圳房地产发展状况,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判定各项因素特别是税收对房地产价格的显著性影响。然后通过多元和一元回归分析,将各因素对房价影响程度进行对比,并单独对转让环节税收改革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转让环节税收的改革与深圳市的房价呈现正相关,税收没有真正发挥抑制房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程畅 《商》2013,(13):175-175
虽然2010年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但从10年的长期角度来看,我国房地产价格却面临着越调控越涨的怪状。对于房地产价格异常上涨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将从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角度来分析近年房价高涨的原因,论述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在房价异常上涨的过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最后,本文将结合以上论述,提出防范和应对房地产泡沫的货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