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要素,目前农民群众对农资价格有何想法?对种粮有何打算?农资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怎样?最近我们对田家、顺河、平坦、高梁等7个乡镇及24户农民做了一次调查.总体情况是农资价格偏高,现行价格是2004年、2005年连续上涨后的价位,是在较高水平上的稳定,其涨价增加部分冲抵了国家的粮食直补、农业税免收的金额,甚至超过其金额,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种植呈粗放型应付式趋势,种粮面积呈减少趋势.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较大影响。现将情况分析于后:  相似文献   

2.
由于粮价上涨刺激谷物种植面积增加,2008年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农作物大幅增产。高粮价刺激了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农业生产,2008年仅俄罗斯的粮食种植面积就达4600万公顷,比2007年增加了260万公顷。世界粮农组织预计,2008年欧洲独联体国家农作物将增产7300万吨,比2007年增长13%。2008年,独联体国家中两个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种植面积达3380万公顷,增加了240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1996年全国粮食生产形势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农业处一、全年粮食生产形势1996年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预计达到16.8亿亩,比上年增加3000多万亩,总产量突破4.8亿吨,成为9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又一个增产高峰年。1996年粮食生产的主要特点是:1夏粮...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玉米年种植面积4亿亩,年产量1500亿公斤,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6%和粮食总产量的30%。近年来陕西省岐山县年种植玉米30多万亩,年产量达1.5亿公斤,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二和粮食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因此,不论从全国还是从我县看,玉米在粮食生产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2004年,江西省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大幅增加,粮农收益显著提高.而棉花生产却出现了增产减收的情况:据2004年江西省棉花生产成本直报资料显示:由于天帮忙、人努力,棉花亩产产量达到93.8公斤,较上年的79.4公斤上升了18.13%;主产品产值,每亩1054.27元,较上年的1226.37元下降了14.03%,其中因产量上升使主产品产值增加161.85元、受价格下跌影响使主产品产值减少333.93元;  相似文献   

6.
《致富天地》2001,(7):38-39
我国柑桔栽培面积和产量近50年来增长20多倍,居世界第三位。栽培面积2000年达到130万公顷,产量1999年为1079万吨。柑桔生产正在进行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的调整:一是柑桔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江西、湖南、浙江等地发展迅速,广东等省因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等原因,柑桔产量逐年下降。二是四川和重庆的红桔面积大幅度减少,而在湖南,早熟的温州蜜柑和碰柑快速增长,同时调减了产期过于集中的温州蜜柑;江西脐橙面积迅猛上升,浙江的胡柚面积和广东、广西的沙田柚面积增长。  相似文献   

7.
《农机市场》2002,(4):30-32
水稻是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量多的粮食作物。2001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3000万亩,人均稻谷消费占人均粮食消费的70%,水稻生产在我省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下降,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8.
邹德萍 《计划与市场》2001,(6):20-22,27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料,对于近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粮食则更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上了三个台阶,达到总产4900亿公斤以上,年递补增率达3.4%,基本解决了人们吃饭问题。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自1996年粮食2总产量冲上历史新高后,已经连续两年徘徊、两年下降,而且这种下滑势头还在继续,因此,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面积、稳定粮食产量,为进一步巩固扩大开放成果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是粮食生产大省,长期以来,粮食总产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水稻产量为全国首位。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所下降。2003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794万亩、产量2443万吨,是自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湖南省将粮食产业  相似文献   

10.
《致富天地》2007,(9):48-48
甘蔗作为广西南宁市农村经济主要支柱作物,前两年种植一直呈下降的趋势。近年来,由于价格不断上涨,生产情况不断趋好,全市甘蔗扩种不断增加,种植面积呈持续增加趋势。今年上半年甘蔗种植面积为154211公顷,比上年增加17509公顷,增长12.81%;其中,糖蔗149673公顷,增长12.91%,占甘蔗总播种面积的97.06%。甘蔗生产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政府引导.甘蔗主产区的县区政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纷纷出台相关的激励措施,抽出力量组成专门工作机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糖烟酒周刊》2004,(44):3-3
生产形势:2004/2005年制糖期全国糖料种植面积2043.64万亩.比上年增加10万亩。主产糖省区广西8月底以后由于不同程度的遭受干旱.云南阴雨偏多.日照不足,影响甘蔗生产,食糖产量将受到一定的影响。根据各产糖省区在会上汇报统计.预计产糖1010万吨,广西预报588万吨,云南预报190万吨)但由于食糖生产有5个多月的时  相似文献   

12.
世界甘蔗生产面积大约在3亿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中国位居第三,植蔗面积2500多万亩,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地。尽管种植面积较多。但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前一个榨季,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四川物价》2009,(3):20-21
2008年,我局经过强化农资市场价格监管,规范农资市场价格行为,维护农资市场价格秩序,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了粮食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农业大省黑龙江近日提出,要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为契机,推进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力争全年粮食总产达到850亿斤以上。黑龙江省对今年种植业生产的总要求是“种植面积不能减,粮食生产不滑坡”。全省粮食生产将继续调整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贸导刊》2004,(5):20-22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耕地面积、粮食面积和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究其原因,当前种粮效益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国民经济大局的首要任务。自去年国务院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后,各省、自治区、直辖  相似文献   

16.
《四川物价》2004,(9):38-39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导致电力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缺口越来越大的同时,工业用地增多,都市化速度加快,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等原因,已经导致粮食供应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峻。而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产品价格低,农民税费负担重,以及农民的土地权利等问题更扩大了粮食不足的缺口。  相似文献   

17.
广西象州是一个以水稻、甘蔗、桑蚕为主的农业生产县,2012年全年水稻种植面积46.54万亩,甘蔗面积42.69万亩,桑园面积25万亩;各类拖拉机12256台,其中手扶拖拉机9724台、微型拖拉机942台、多功能拖拉机936台、大中型拖拉机629台。从统计数据和调查表明,象州县以拖拉机为主的耕作机械发展较快,但是结构不够合理、小机多大机少的问题突出,同时说明:该县耕作机械发展空间较大,特别是大中型耕作机械发展前景广阔。现对该县情况进行分析,并提自己的一些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致富天地》2005,(4):4-4
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写进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这对于中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产生巨大影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透露,超级稻新品种在今年晚些时候通过品种审定后,有望大面积推广。中国超级稻实现大面积推广种植,预计要到2006年。他用数据说明,超级杂交稻以亩增产150公斤、年种植面积2亿亩计算,未来每年将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我国粮食生产再传喜讯,继全国夏收小麦增产,早稻总产量将增加80多亿斤,增长13%以上。农业部部长杜青林7月在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强调,全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在中央政策的有力驱动和粮价上扬的拉动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由于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在较短时间内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发展的可喜局面。夏粮总产量扭转了连续4年下滑的局面,夏收小麦预计比去年增加50亿斤以上,增长3%以上;早稻面积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局面,预计比去年增加800万亩以上,总产量将增加80…  相似文献   

20.
柳琪 《农机市场》2008,(5):42-44
玉米需求旺盛,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近年来,随着工业用玉米原料需求的急剧增加,玉米的全球化需求迅速增长,粮食原粮市场价格也一路飚升。国内北方、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的播种面积逐年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