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瑛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6):97-98
在美国,助学贷款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助学方式,它在鼓励学生对高等教育的参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了中美两国在助学贷款制度方面的做法,以借鉴美国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使我国助学贷款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机会已经成为人们取得成功、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重要条件,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民主实现的重要标志。加拿大作为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一直在采取积极措施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通过研究加拿大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探讨了对高等教育公平性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以及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主要措施,以期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发展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胡锦涛在领导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科学的高等教育观,即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观、优先发展的战略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机会均等的公平观、以德为先的育人观、人民满意的标准观.本文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4.
石瑛 《现代商业》2007,(10):41-42
在美国,助学贷款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助学方式,它在鼓励学生对高等教育的参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学贷款在我国从1998年提出,1999年试点,到2000年全面铺开,至今已历时6年,但一直进展缓慢。究其原因是我国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不完善造成的,因此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中美两国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不同,最后归纳出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常婷超 《商》2014,(12):283-283
高校的扩招为我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化与全民高等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紧张问题则日趋严重,这是急待解决的。本以劳动力分割理论为视角,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影响。从劳动力市场分割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对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服务如何解读,是推进残痰人事业的基本标志与评判标准。在社会转型期,残疾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同样享有基本生存权、基本健康权、基本精神权与基本发展权,他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与多层次化。但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公共服务的缺失日益凸显。在明确残疾与残障、预防与康复、机会均等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下,了解残痰人公共服务的需求与缺失.把残疾人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明确定位为均等享有。其中,残疾人机会均等的条件、标准、规则是发展残疚人公共服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声音     
《华商》2013,(5):31-31
背景:“今后改革将双线并举:一条线是继续瞄准效率,促进充分竞争,构建效率不断改进的内部约束机制;另一条线是瞄准公平,通过促进机会均等和公平交易达到成果公平分享的目的,构建机会均等和成果公平的外部平衡机制。”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在权威财经杂志《财经》发文表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现,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个人争取获得更多经济回报和向更高社会地位流动的阶梯。同时,“教育机会均等”、“保证学生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失学”也成为当代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于是,政府就有理由在为大学生承担了大部分教育成本之后,要求大学生以学费的形式承担部分成本,要求大学生承担自己的生活费用,在部分学生暂时无力承担这些费用时,通过提供借贷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待他们获得收益后,逐渐返还贷款学金本息。正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我国政府推出了教育助学贷款业务,政府委托工商…  相似文献   

9.
一、伦理精神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保证伦理精神是由人对社会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而产生的高度的理性自觉,是社会个体道德意志的充分体现,是以创造充满生机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为目的的主体性价值追求。而从社会制度层面上讲,追求的是社会公平的实现,是社会对个体差异的合理弥补,对机会均等的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其核心要义是机会均等化的共享式经济增长。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文章运用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对甘肃省城乡收入进行了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收入中存在的问题,从包容性增长的理论视角,对实现甘肃省农民增收的路径做了探索,基于包容性增长的五个观点对促进甘肃省农民增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注焦点,因此,探索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质量逐步形成于教育服务的全过程,受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五大质量因素的影响和控制。文章在高等教育产品属性和质量形成过程分析基础上,采用鱼骨图法对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五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主导因素,并针对五大质量因素,分别提出了控制高等教育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同样,在奥运营销机遇面前,所有的企业一样机会均等,关键是企业如何找到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方式去参与奥运。在这一点上,美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3.
民办高等教育财税扶持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丽  陈新 《商业时代》2008,(1):55-56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财税扶持的情况;通过对公办与民办两类高等教育的政策对比,认为我国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现行扶持力度,在客观上限制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在论证国家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财政与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合福建高等教育现状、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省内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福建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实现良性互动并达到协调发展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龚荒  周巍 《商业时代》2012,(24):91-92
"包容性增长"提倡增长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公平分享以及和谐发展。这些思想正是指导现代企业改变现在的经验管理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要。企业需从对内、对外两个层面思考自身问题,运用包容性思想合理地处理这些问题,以达到企业内部、企业与社会的包容性增长与和谐共享增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行了界定,并对高等教育市场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性、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市场结构,从而为我国教育的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高等教育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相较教育资本投入作为唯一解释变量的教育投资回报模型,以高等教育为例提出了高等教育资本投入和高等教育人力投入(师资量)的双解释变量模型。基于该模型,对长三角和京津冀两个城市群六个省份的高等教育资源投入进行有效性分析。研究结果主要如下:第一,对京津冀三省只有高等教育资本投入对地区经济表现出显著影响,而长三角三个省份高等教育资本投入与高等教育人力投入都对地区经济有显著影响。第二,京津冀三省高等教育资本投入有效率略高于长三角三省。第三,建议经济基础好、教育水平偏低的省份(如沿海省份)可以加大高等教育资本投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有效性;高等教育经费充沛的省份(如北京、天津等),GDP对教育经费投入已经缺乏弹性,可以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能力。  相似文献   

18.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嬗变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如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困扰在不少高教领导和学者心头的问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未来前途。本文从分析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演变特点入手,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作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宁夏、江苏等省(自治区,以下统称省份)对高校教育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学费普遍出现大幅度上涨,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结合全国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实际,研究了调整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应从科学、合理确定高等教育成本、继续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加强高等院校收费管理等方面完善高等教育收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教育券”这一制度创新有助于效率即个人择校自由,和公平即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但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教育券制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对其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