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升级周期,并购市场正展现出新一轮的强劲增长态势,据汤森路透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参与的并购交易额达3962亿美元(约合2.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目前国内并购基金大致可分为券商系、上市公司系、PE系三大类,并实现错位互补,其中,券商系并购基金扮演收购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系并购基金侧重项目端,上市公司系并购基金则专注某个产业。本文重点阐述PE系并购基金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发生后,较多的中小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未能抵御危机带来的对销售收入"冲击"而遭受大企业的吞并.这些大企业在并购后规模得到了快速的扩大,使行业格局得到了重新的"洗牌".但是有些企业并购因为并购前对被并购企业审查不严,而承受了被并购企业的税务风险致使并购利益方陷入"潜伏"的税务困境中,最终使并购失败.本章正是立足于探讨并购中税务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帮助企业更有效控制并购风险,提高企业并购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陈永谦 《新财富》2014,(3):58-59
2013年中国企业达成了5000多单并购交易,在这个并购元年,券商系并购基金逐渐成长,券商为并购方提供过桥贷款,更被市场认为是投行盈利模式的突破,而上市公司借道与PE合作成立并购基金进行扩张的模式,正被广泛复制。  相似文献   

4.
<正>尽管华润系、银泰系等大型零售企业时不时会对一些区域型超市进行并购,但或许谁都不曾想到,排名世界前三位的英国翠丰集团旗下的TESCO(乐购)会以"傍大款"的形式与本土零售巨头华润合并。就在这笔并购案敲定后不久,本土北方零售"大佬"物美宣布拟以换股形式收购泰国正大集团麾下卜蜂莲花在华36家门店,虽然这笔收购案于近期告吹,但是,零售大佬间出现如此意向还是令业界震动。2013年可谓中国零售业的并购大年。业界认为,这背后意味着,在电商冲击、成本高企之下,零售业者在中国市场正以大手笔资本运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自保"。  相似文献   

5.
从2009并购年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露 《中国市场》2010,(13):16-18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掀起了新的高潮。2009年,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风起云涌,并购数据不断刷新,因此2009年也被业内称做"中国并购年"。本文对并购年的并购活动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此次并购浪潮出现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并购成功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海外资源并购发展趋势和我国"兖州煤业"海外并购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兖州煤业"在海外煤炭资源并购中的成功经验,并针对我国煤炭企业海外并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海外逆向并购的制度环境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锐 《商业时代》2013,(1):101-102
由于逆向并购的诸多优点,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数量和金额逐步攀升;但由于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发达国家出于国家安全因素的考虑,使我国企业逆向并购遇到了制度环境的制约。本文考察了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逆向并购成败的影响,提出"曲线式"、"渐进式"和"借道式"三种制度环境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有所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商》2015,(31)
<正>2010年8月2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8亿美元成功并购福特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生产线、供应商体系等),这是一宗典型的"蛇吞象"并购案。标志着吉利实现了对沃尔沃"成功的并购"。但是"成功的并购"不等于"并购的成功"。收购的完成才是万里长征刚刚走完了第一步,并购后的整合才是决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到目前为止,吉利已经入主沃尔沃五年之久,这五年间,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9.
诺西并购摩托罗拉无线网络基础设施业务案一度成为国内反垄断界的"标本"和国内"华为们"的悲情焦点。"标本"和"悲情"的两面性源于华为-诺西-摩托罗拉三者并购博弈中华为独占机制的有效性和并购边界选择的一般性。在案例基础上,探讨了法律机制有效性的条件、联盟中战略机制的运用以及跨国并购边界如何确定三个问题。从独占机制角度发展了并购边界选择理论,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并购与联盟的选择具有借鉴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并购的大潮中往往选择高溢价并购。合理的并购是企业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溢价"不仅能够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又能比较科学、公正的为被并购公司定价,减少双方在定价上的摩擦,提高并购效率。基于新日恒力高溢价并购博雅干细胞的案例,对其高溢价并购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对于愿意"高溢价"并购的企业,主要是由企业采用的估值方法、并购方的多元化发展目标、并购方为改变自身状况、为获取协同效应几个主要方面原因导致的。新日恒力"高溢价"并购博雅干细胞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其未来资产减值的不确定性十分高,为其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全球五次并购浪潮的分析和锦江集团并购案例的解析,提出当前企业之间的并购进入了"战略并购"时代,从以前的并购关注即期绩效为主,演变为构建企业中长期竞争优势为主,并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提出了注重全球化配置资源、金融资本创新和产品技术创新等启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政府大力提倡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国公司并购潮风起云涌。许多公司并购后因为整合问题使并购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本文就目前企业并购后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金额、数量不断上升,但并购中经常存在过高"估值"和过高"定价"的情况,盲目并购的问题突出,如何规避此类问题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问题。文章以A公司跨境并购B公司的家电业务为例,从高估值、高定价的成因,并购中的估值有用性以及潜在风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最后给出了政策性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缓解当前实务中过高并购溢价、"商誉爆雷"等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跨国并购规模呈显著上升态势,但大规模海外并购引起了外国及本国监管机构更加严格的审查,且受限于单一融资方式,不仅民营企业发展动力有限,使得跨国并购规模强势上升态势下所隐藏的企业财务风险也呈现同步上升的趋势,加之有限整合能力更是带来了企业后续经营危机.未来应更关注在"走出去"后的跨国竞争力的培养、明晰并购战略减少投机性并购动机、明晰并购战略减少投机性并购动机,以及改变单一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国土地"招拍挂"市场中"地王"不断频现,并购成了企业扩大版图,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房地产项目并购竞争日益激烈,金额动辄上亿,并购过程风险点繁多,而并购方式、税务处理不同,造成的成本差异可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之巨,如何用最合适的方式并购及处理税务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分析房地产项目并购常见路径的税务问题及其筹划途径,旨在为企业并购重组决策和实践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海外并购模型,发现了关税壁垒"筛选效应"这一影响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的新机制。具体而言,关税壁垒带来的"筛选效应"提高了企业成功开展海外并购所需的最低生产率水平,从而降低了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匹配BVD-Zephyr全球并购交易数据库与Wind数据库来构造2008—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微观样本,并利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修正样本选择性偏误,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关税壁垒的提高会引致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的下降,且该结论在敏感性分析中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关税壁垒的提高会显著提升海外并购成功企业的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筛选效应"。因此,中国企业应通过提升自身生产率水平来应对关税壁垒对海外并购成功率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我国海外并购呈爆发式增长,但由于"内功"不足,海外并购无法完成竞标、交易完成后无法完成整合等现象频发。那么中国企业应如何苦练"内功"提高海外并购成功率?本文对海尔的海外并购分析发现,其通过提升管理能力、并购能力、变化管理能力及并购整合能力的方式苦练"内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欧盟建立后十余年的时间里,沿用了欧共体的并购控制政策.这一政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包含了较多的对非经济因素的考虑,又具有结构主义的特点.2004年4月,以新并购控制规则正式生效为标志,欧盟并购控制政策发生重大变革.在实质性内容上,新政策以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为依据,对并购控制标准和市场结构分析方法进行调整;对与并购相关的反竞争效应的产生机制及效率问题进行阐释,加强了并购审查过程中的经济学分析.欧盟并购控制政策的演变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学化"是并购控制政策发展的一般趋势;"竞争文化"的培育和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是并购控制政策得到有效执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宝能系恶意收购万科为例,探讨国际市场多种反并购策略能否在我国资本市场妥善运用,从而给出反并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战略: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走出去"并购战略是我国新阶段对外开放中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这一现象正方兴未艾。但对并购中的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问题却缺乏系统的认识与关注。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走出去"并购的"风险链",指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现实风险,并提出了相关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