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际商务财会》2016,(7):60-60
国家发改委30日表示,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建设一批“互联网+”和大数据相关的国家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动力支撑。
  据介绍,这些建设重点包括推进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升大数据基础技术支撑能力、提高大数据应用技术水平等方面。具体包括,智能化协同制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互联网医疗救治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精细化管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  相似文献   

2.
产业技术进步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而自主创新又是提升国家产业技术水平和解决国家产业技术发展瓶颈性约束、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在阐述自主创新对国家产业技术进步内在功效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环境约束,提出了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等层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正>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农机化两个项目分别获得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其中,中国农大李洪文等10人完成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江苏大学李耀明等6人完成的"油菜联合收  相似文献   

4.
<正>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农机化两个项目分别获得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其中,中国农大李洪文等10人完成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江苏大学李耀明等6人完成的"油菜联合收  相似文献   

5.
国际技术贸易与我国经济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趋势 国际技术贸易由于具有促进技术进步,节约技术研究的开发费用和研制时间,迅速增强国家的技术经济实力,缩小与先进技术国家的差距等重大意义,因而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纵观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2011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2011)4月12上午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这是1999年以米连续第13个年度在中国召开IDF大会,也是继2010之后连续第二次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是“智无界,芯跨越”,包括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技术课程、技术社区以及英特尔展区、动手实验等。  相似文献   

7.
杨金凤 《进出口经理人》2006,(6):22-22,24-25
对于世界上哪些是具有创新力的国家,人们都会想到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还有更小的创新型经济强国。实际上,成为经济强国的小国所创造的经验对我们更具指导价值。在经济发展中,经济学家将世界国家分为资源型国家、依赖型国家和创新型国家三大类发展模式。像科威特、阿联酋等国家主要靠出售石油资源,而一些穷国则既无资源又无技术,真正称得上创新型国家的在全球也只有不足20个。然而,在这近  相似文献   

8.
受疫情、国家政策、原材料价格等多种条件的影响,农机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企业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行业技术的变革将会增速.  相似文献   

9.
我国共性技术政策的现状及改革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共性技术政策出台并不算晚,至少在1983年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支持共性技术研究”就已经成为一项政策目标。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对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不只是一个投入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以更合理的组织形式更有效地利用政府资金,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共性技术的研究、扩散和应用。一、我国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的现状和问题(一)现状第一,共性技术研究得到了中央政府相关科技计划的支持。共性技术被作为政府资助对象在我国科技政策中由来已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等计划都明确支持共…  相似文献   

10.
一、开展船舶共性技术及制造技术研究开发的目的和意义当今世界船舶市场处于新的发展时期,竞争日趋激烈,各造船国家都在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船舶技术,力求以技术取胜于市场。我国船舶工业与日、韩等先进造船国家相比在造船技术水平上还存在很大差距,加大科技投入,开展船舶共性与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全面缩短中国造船总体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