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再斌  匡霞 《财贸研究》2003,14(1):26-32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一种典型现象,国家虽然多次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效果很不理想,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严重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行为。本文试图证明正是由于中国金融制度自身的缺陷,即使在外部政策变量的诱导下,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也无法避免。这种配给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理性行为,更多体现了商业银行的企业化经营结果。  相似文献   

2.
抵押品约束与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押品要求是银行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规避信贷风险的理性选择,但同时也是许多中小企业受到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霍姆斯特朗一泰勒尔的道德风险模型揭示了抵押品约束导致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配给以及市场效率的损失。第三方信用担保机制和关系型贷款机制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程度、提高信贷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一、关系型融资的涵义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这就是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信贷配给现象,中小企业成为银行配给的对象,无法获得足够的贷款。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对2000年后我国众多学者提出的关于信贷配给理论的应用进行多方面的综述,试图以此对信贷配给在我国的运用提出些许经验总结及建议。本文通过信贷配给理论与我国宏观经济的关系、银行业中的信贷配给、中小企业中的信贷配给等大致三方面谈信贷配给在我国的运用现状,其中分别从国家政策与银行、企业的自身态度行为谈论,最后,提出认为比较现实可行的对我国信贷配给理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信贷配给现象,尤其以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最为突出,资金短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信贷配给的存在既有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有关。通过构建信贷配给模型,分析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补偿分担机制、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综合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银行利润、银行利率、企业风险、企业规模作为内生系统变量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建立一个竞争性市场下综合的信贷配给模型,重点研究不同风险类型的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模型揭示,多样性的信贷合同组合可以通过贷款利率、抵押品作为甄别机制而达到斯宾塞-莫里斯分离均衡,并分析了其存在的条件与范围,阐述了模型对中国金融系统改革及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内生化企业规模和抵押品价值模型基础上对在激励相容和信贷配给条件下银行和贷款企业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抵押品价值过高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银行在信贷配给条件下通过抵押品价值限制许多中小企业进入信贷市场;另一方面因为抵押品价值过高,许多中小企业降低了对低风险项目的贷款意愿。  相似文献   

8.
周中胜 《商业时代》2011,(21):58-59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贷融资抑制或者信贷配给问题。通过将企业家能力纳入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决策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完善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本文从理论和模型两个层面对此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庄东 《现代商业》2008,(18):106-107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融资难问题却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在我国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利率长期处于管制状态,政府在信贷分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贷市场上出现了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的“信贷配给”。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银行在信贷资本定价上逐步拥有了自主权,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并没有如很多学者预测的那样得到解决,甚至变得更加严重。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出现的“新型”信贷配给。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一“新型”信贷配给出现的原因,并对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约束问题提出了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贷配给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融资,引入抵押品机制后可以筛选出不同风险类型的借款者,扩大商业银行的授信范围.但某些中小企业缺乏有效足值的抵押品,商业银行为了进一步减轻信贷配给的影响,应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通过减少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运用显性担保和隐性担保机理,可以有效控制银行的信用风险,并且为中小企业开拓一个新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切入点,在分析农村中小企业金融市场信贷配给形成的宏观与微观机理的基础上,认为信贷配给问题正是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其治理思路是建立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的银保协作机制.本文从组织基础、风险分担、战略合作、信贷运作、金融生态五个层面出发,提出了建立银保协作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融资难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从信贷配给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又严重阻碍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结合信贷配给模型,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世界难题。本文通过梳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信贷配给理论,融资偏好次序理论及不对称信息理论等理论文献,探寻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而根据相关理论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非对称信息下的逆向选择和抵押品缺失是引致我国农村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运用数理方法,就抵押在信贷市场上对逆向选择抑制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农村中小企业的现实,提出要缓解其银行信贷配给,并减少信贷融资逆向选择,应切实解决我国农村中小企业信贷抵押品不足问题.就此本文提出了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转让流转机制,允许基于土地用益物权抵押;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完善信贷抵押制度,推广农村中小企业信贷联保贷款等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难问题,从企业家能力的视角出发,以信贷配给模型为基础,考察企业家能力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对企业而言,企业家能力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增大融资可获性以及降低银行对企业的抵押担保要求。对银行而言,企业家能力有助于减轻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给银行带来的监管难度,降低银行的授信风险。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贷配给对农村贫困作用的内在逻辑,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剖析了信贷配给对农村地区贫困的非线性作用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降低信贷配给程度是减缓农村地区贫困的有效途径,且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随着农业信贷配给程度由高水平区间向低水平区间的转换,农村地区贫困与信贷配给程度的关系呈“U”型变化;信贷配给对农村地区贫困的门槛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东部农村地区随着信贷配给程度的降低,增加信贷有效供给的减贫效应逐渐变弱,中西部农村地区随着农业信贷配给程度由高水平区间向低水平区间的转换,农村贫困与信贷配给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变化。  相似文献   

18.
健全银行信贷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是:调节信贷配给,提高信贷资金利用效率;维持银行信贷规模,调整银行信贷结构;鼓励民间金融发展,进一步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西方信贷配给理论发展展开了综述,基于S-W模型,讨论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信贷配给的影响,以及信贷配给对微观主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危机下和我国长期利率管制、信贷配给下,我国中小企业需要面对严峻的现实:一方面,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得不到金融支持而发展受限,除了争取信贷支持等基础性服务外,难以实现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诉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没有足够动力去满足和了解中小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在金融供给上表现为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低下,金融工具品种少、功能单一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