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交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将汇聚到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数据整理加工后提供给社会机构,以推动交通信息公众服务的发展。从长期的实践上看,简单的政府数据提供服务并不能满足服务机构和公众需求。本文主要研究在新的交通发展要求下,如何通过提供平台功能、扩展服务内容来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平台政府资源和技术优势推动交通信息服务的发展,并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加强政企合作、全机制保障等多方面内容促进交通服务应用平台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车辆检测器的综合比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高速公路车流量的日益增长,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交通流数据采集和交通事故检测是监控系统的重中之重。基础交通信息和交通事故主要包括车流量、车速、车间距、车辆类型、道路占有率、车辆违章信息、交通事故检测等。车辆检测器作为交通信息采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机动车辆为检测目标,检测车辆的通过或存在状况,其作用是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进行最优的控制。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车辆检测器主要有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视频车辆检测器、微波车辆检测器、激光车辆检测器等,其中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由于其高准确率、低成本和高可靠性而被我国高速公路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概念的日益普及和应用的迅速发展,基础交通信息的采集和交通事故检测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中之重来优先发展.对交通管理数据是进行合理科学的交通规划、设计是ITS管理与控制的前提和基础.交通流特征数据的采集是交通管理数据采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基础交通信息和交通事故主要包括车流量、车速、车间距、车辆类型、道路占有率、车辆违章信息、交通事故检测、道路气象、视频监视图像等.  相似文献   

4.
公路里程的延伸,路网的日趋复杂,可选择路径的增加,交通量的增长,社会公众对出行服务要求的提高,都在为公路交通智能化建设提供根本的需求和动力. 国外发展概况 1998年至2003年,美国联邦政府拨款加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旨在缩短车辆通行时间,减少交通事故.2010年,美国在多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新的发展战略(2010-2014),确定了四个目标:(1)显著减少公路上车辆碰撞及后果;(2)多种类型的车辆能够和交通信号灯之间进行通信,以消除不必要的停车等待,有助于以最节能的方式驾驶;(3)出行者能够获得所有交通方式和路径选择的准确行程时间和信息,以及出行方式潜在的环境影响;(4)交通管理部门通过获取数据能准确评估多模式交通系统的性能.新发展战略的核心聚焦于与车辆互联的技术、多交通模式的智能应用,车辆基础设施和用户设备之间无线互操作互联以支持安全性、机动性和环境友好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车辆牌号识别技术作为图像识别技术的一个分支,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交通监管和控制、物业管理、道路收费等智能交通系统中,作为车辆通行信息的重要来源,车辆牌号的识别和车辆通行图片的抓拍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前言 近几年,作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控信息管理在发挥道路服务功能及保障交通安全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信息发布系统,是实现路网内控制交通流量,改善交通环境,保证交通安全、节约燃料和减少车辆的磨损、缩短运输时间、减少污染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快速、安全,舒适和高效率的功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省高速公路监控信息发布系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在运行管理中由各路段分散管理,缺乏统一协调,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准确地向道路使用者提供有效、全面交通诱导信息的作用.因此,建立统一管理的高速公路联网信息发布系统十分必要,将是今后高速公路信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建设道路车辆全程监控系统必须满足公安交通、治安、刑侦等部门对路面车辆违法、肇事逃逸、盗抢犯罪的监控与打击的需要,达到对路面车辆“实时监视、联网布控、自动报警、科学执法、信息服务”之目的,为构建“安全、文明、和谐交通环境”服务。  相似文献   

8.
公路交通信息采集方式的综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概念的日益普及和应用的迅速发展,交通数据采集和交通事故检测已经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中之重,对其优先发展。基础交通信息和交通事故主要包括车流量、车速、车间距、车辆类型、道路占有率、车辆违章信息、交通事故检测等。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环型线圈检测器信息采集开始显得力不从心,而微波检测、视频检测、红外检测等多种检测手段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  相似文献   

9.
◆2004年7月20日,交通部下发《2010年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发展思路及2004—2005年规划方案》,明确提出“省级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工程”、“区域道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三个示范工程的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化格局的基本形成,高速公路以其行车安全、舒适和快捷的特性吸引了大量的交通流。与此同时,伴随着道路用户的迅速增加,高速公路信息服务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的出行信息服务要求.成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交通信息发布系统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行车安全的有效手段。常见的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一般由固定式指示牌、可变情报板、可变限速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利用视频图像处理方法进行交通信息的提取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有了比较快的发展,逐渐从实验室研究阶段发展到实际应用阶段,尤其是大量监控摄像机和高空摄像机的安装和使用,为视频图像的获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若能有效地从这些摄像机视频图像中实时准确地获取交通信息,一方面能为交通管理机构提供有效的交通调度管理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为普通道路使用者提供实时路况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有效地避免和解决交通阻塞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如何充分利用交通监控系统采集并处理的交通信息,为广大交通参与者提供丰富及时的交通信息服务,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提出了交通信息增值服务的几种手段,并对每一种信息服务的手段从服务的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以交通大数据环境下的新型青海交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在深入分析交通大数据和交通信息服务的基础上,针对青海交通信息服务的亟需,探讨了交通大数据环境下构建新型交通信息服务体系的支撑作用及实施关键,提出了大数据对整个交通信息服务体系的作用,构建了交通大数据环境下青海新型交通信息服务体系框架组织。结合青海交通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从数据驱动业务和数据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实现青海交通信息服务体系的机制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车流量增长迅猛,现代智能交通对路况等交通信息的获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路况等实时交通信息的传送、突发紧急事件的处理、路政车辆的实时通信,必须采用无线通信。  相似文献   

15.
交通环境中大量的信息来源于视觉,比如,交通信号、交通标志、道路标线、行人、运动的车辆、交通目标的行为等等。因此,用视频监视技术对诸如此类的信息进行处理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江苏沪苏浙高速公路视频事件检测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6.
从交通数据的采集、处理、发布的流程来讲,北京市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交通数据采集与接入、通信网络、交通数据处理、交通信息发布四部分。交通数据采集与接入是系统的数据基础;通信网络为系统数据传递和信息发布提供了网络平台;数据处理系统是系统的枢纽,负责采集与接入数据的初步处理和存储以及数据的深层次分析,数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天津站区周边17条道路的顺畅、安全,有关部门将在天津站区域范围内建设一个全方位、现代化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这种系统可以通过传播实时交通信息使出行看对即将面对的交通环境有足够的了解,并据此作出正确选择,消除道路堵塞等交通隐患。目前这套智能交通系统的采购安装开始招标。  相似文献   

18.
城市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是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尤其将“用于公众服务的动态交通信息融合、处理软件技术研发”作为重点支持的领域。同时,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19.
业界动态     
张春贤获“2006年国际道路联盟年度人物奖”4月16日,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长沙将国际道路联盟(英文简称IRF)“2006年国际道路联盟年度人物奖”转颁给交通部原部长、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张春贤对此表示感谢,他说,这一奖项不是他个人的荣誉,是中国交通人的集体荣誉,是世界对中国交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是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为世界交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ITS共用信息平台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S共用信息平台是在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上.交通参与者通过装备在道路、车上、换乘站、停车场等地方的传感器和传输设备.向交通信息中心提供交通信息.系统得到这些信息并通过处理后.实时向交通参与者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公共交通信息、换乘信息、交通气象信息、停车场信息以及与出行相关的其他信息,出行者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自己的出行方式、选择出行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