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广受关注。2014年底以来,存款保险制度公开征求意见、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都反映利率市场化在加快推进。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央行行长亦表态,今年如有机会将放开存款利率,实现市场化。种种迹象显示,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后一公里即将走完。利率市场化完成  相似文献   

2.
燕永   《中关村》2010,(8):44-47
"经济增速走低,物价涨势见顶,贸易顺差回升,‘两率’(利率和汇率)波澜不惊"。7月24日,"CMRC观察"言简意赅地指出当前中国第3季度经济的宏观走势。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2011,(7):49
财新网日前发表邱林的文章说,世界银行6月7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定,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全球最大发展中经济体已达产能极限,当局应加速收紧利率、削减政府支出,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应升值本币。  相似文献   

4.
程桔华 《中关村》2014,(4):20-20
饱受争议的互联网金融,今年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随着阿里巴巴“余额宝”的出现,互联网金融这匹“黑马”引爆了整个金融行业。腾讯、百度、盛大等一大批企业先后入局。  相似文献   

5.
夏志琼  CFP 《中关村》2006,(6):42-44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期限的贷款基准利率也做了相应的上调,而存款利率则保持不变。这是央行自2004年10月29日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后,再次动用加息手段调控出现过热迹象的宏观经济,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只调贷款利率而没有动存款利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之下,央行虽利用紧缩型货币政策以解燃眉之急,但却面临诸多压力和担忧。投资过热与物价指数平稳由于国内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不仅使资金使用效…  相似文献   

6.
杨丽媪  于镭 《中关村》2004,(12):45-46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10月28日晚决定自29日起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这也是我国10年来首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那么,利率的提高究竟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10月28日晚决定自29日起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这也是我国10年来首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利率的提高究竟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胡德良 《中关村》2011,(11):84-84
在前一个十年中期的时候,美国保持低利率的决策是否导致了购房的增加呢?或者,那些年期间房市的繁荣是否源于人们预料政府不会提高利率?在宏观经济学领域里,要想理清这些混乱的因果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你做得出色的话,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2012,(4):52-52
新浪财经等报道: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发表演讲表示,未来几年,中国在经济领域要做好最重要的三件事情。第一个要做的事情是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我们很难想象在国有企业占到如此大的比重、如此重要的地位的情况下,中国能够进入真正的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未来中国进一步成长最主要的障碍之一。希望在5-10到十年内国有企业的比重应该降到10%左右。这件事情本身并不难,它只是一个下政治决心的问题,不存在任何技术性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李政 《中关村》2004,(6):53-56
总部新闻总部基地牵手中国经济2004年5月21-2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商务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作为科博会的主要活动之一,中国经济高峰会于2004年5月21-22日在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大饭店召开。因为总部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启发作用,总部基地特意冠名本次高峰会。本次高峰会邀请了国内外众多官员、学者、企业家就不同经济主题展开探讨。5月22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收费公路融投资体制的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从根本上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融投资体制。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收费公路(以高速公路为主)融投资体制改革所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了市场经济下体制改革的推动力,结合欧美等国家的改革经验,提出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向。并重点阐述了公路上市公司在融投资体制改革进程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龙夫 《中关村》2005,(8):84-85
全球产业景气2004年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传统产业(尤其是原材料,钢铁与能源业)在中国大陆需求强劲的带动下,表现亮丽。与此同时,往年一向为瞩目焦点的电子业,特别是半导体业表现相对弱势。展望2D05年及未来,在全球经济增长预料将会减缓以及利率持续走高的趋势下,各产业表现将会趋于温和。要看产业前景,首先得看大环境。根  相似文献   

12.
“中国IT业暑期经济”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今年也不例外。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暑期效应”在电子商务领域将更加突出。卓越、新浪、搜狐、800BUY等都为此憋足了劲。而lT专业网站也加入进来要分一杯“羹”。业内人士向透露,別小看了署期这几个月,IT业的销售额会占到全年销售额的20%-30%。据悉,“中国IT业暑期经济”已成为中国IT业界独  相似文献   

13.
张锐 《中关村》2012,(10):44-45
如果消费不能充当经济增长的"接力棒",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滑落之势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14.
胡鞍钢  CFP 《中关村》2006,(9):36-41
关于中国在不同领域取得飞速进步的信息令世界其他国家兴奋不已。但是,中国快速增长的动力对于学术界和政界仍然是一个谜。中国使如何实现和保持高增长的?在未来的几年里这种动力还将继续吗?中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印度能从邻国的不同发展经验中借鉴到什么?所有这些经验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设计一个最适合自己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的发展范式。中国表现堪称一流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也是最重要的经济大事,因为当“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只影响着大约7000万人口的时候(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而中国的发展却影响着13亿人口的…  相似文献   

15.
卫汉青 《中关村》2004,(12):9-9
如果把中国的农业经济社会称为是有别于原始社会的黄色文明,尽管中间几度受到游牧经济绿色文明的浸染,几千年来基本上是这种小农经济的黄色文明主宰了华夏民族。以海洋文化为代表的蓝色文明,在中国不过是近百年、准确说是近20年才出现的事情。中国应该减少黄色文明,中国应该增加蓝色文明——这也正是那位旱年远渡重洋留学法国的总设计师,经过几十年的深思,20世纪末描绘中国改革开放规划图时的一个初衷。于是,我们的封面人物选定了《蓝色的潘石屹》。潘石屹作为中国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创造了“长城脚下的公社”、“博鳖蓝色海岸”、“SOHO…  相似文献   

16.
刚刚过去的2001年,对中国的IT业来说是IT公司大将更替比较频繁的一年,也是价值回归的一年,更是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的一年,属于IT行业的互联网领域也不能免俗.如果我们把国内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与网易2001年发展历程看成一本书的话,你会发现书的内容还真是很丰富,既有人事权利的纷争,也有处于低潮仍然在阳光下挥汗如雨的努力;既有收入越来越好的喜悦,也有差一点被推进死亡边缘的折磨,但书的最后仍然是以传统小说美好结局收场:网易被NASDAQ复牌了.  相似文献   

17.
张锐 《中关村》2015,(3):51-55
过往一年管理体制的市场化再造与经济细胞的深入性再植,累积的是创新能量,沉淀的是改革动力,未来所打开的必是多彩多姿的经济视窗。执政理念的升华,顶层设计的推动,改革红利的释放,创业激情的迸发……,2014年中国经济肌体接入和渗透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基因。波澜壮阔的吐故纳新之后,经济巨人的骨架变得更加匀称,东方龙身的体能变得更加强大,大  相似文献   

18.
锡士 《中关村》2008,(9):34-36
历届奥运会的举办都曾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但有一些国家在承办奥运会之后,经济会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尽管北京奥运会还没有结束,但已有人对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的短暂下滑而担忧。那么中国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总的方面看,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中国经济7%-8%或更高一些的增长率大约可以到21世纪第一个“25年”结束,也就是再维持15-20年。中国投资将继续处于兴旺状态,这将使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滑坡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2012,(4):53-53
《东方早报》日前刊登经济学家梁小民的文章说,国企改革是市场化中最为关键,也最难的一环。我们的市场化改革至今没有收官就在于国企改革的滞后。正如吴敬琏先生所说:“由于国有企业改革长期没有取得突破,从经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可以说改革的‘大关’还没有过。”国企这种制度由何而来?在我们~般人的认识中是来自苏联,也就是中国在解放后倒向苏联。美籍华人学者卞历南对这种观点提出质疑,他把中国国有企业的形成推溯到国民党统治的抗战时期,并对这一时期国企的形成和特征进行了实际分析,这就是他的大作《制度变迁的逻辑》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卢卫 《中关村》2014,(6):78-78
今年是中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20年来,在政府、产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互联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健康、持续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改革开放的基础支撑和重要途径,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