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美国1998-2011年季度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基础资产、场内衍生品、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政府监管等因素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美国,利用场外衍生品对冲风险的动机明显,场外衍生品与场内衍生品的互补效应比替代效应更强,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脱离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对场外衍生品交易存在负效应,而政府加强监管会产生正效应.因此,在我国,衍生品市场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加强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并推进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的内控建设.  相似文献   

2.
利用美国1998年至2011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基础资产、场内衍生品、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政府监管等因素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影响,提出我国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要推进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的内控建设,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并加强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的迅猛发展,场外衍生品已经成为金融研究领域一个新的课题而逐渐受到关注。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美国1998年至2011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基础资产、场内衍生品、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政府监管等因素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场外衍生品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场中最具创新活力的金融产品,其对一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尤其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正逐步受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在总结国外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基础上,全面剖析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的具体影响,并为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勇德 《西部金融》2007,(11):15-16
场内金融衍生品主要包括期权和期货交易,其交易是在交易所内以标准化合约进行的,除价格外,合约的品种、规格、质量、交货地点、结算方式等内容都有统一规定.从全球的衍生品市场发展趋势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已经远远超过实物衍生品.虽然中国大陆的GDP已经在全球排名第四位,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在规避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巨大,中国大陆应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相似文献   

6.
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必须相辅相成,才能有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结合我国的实际,应从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品市场法律法规、提高政府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效率、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及加强金融期货交易所一线监管四个方面来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衍生品金融风险的警惕,在国际金融一体化、自由化趋势下,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国家金融风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及金融市场长远发展的重要考量之一。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开放金融衍生市场,以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股票交易制度以及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日趋完善,金融衍生产品也进一步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回顾,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提出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8.
李英杰 《大众商务》2010,(14):43-43
近年来,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发展及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陷和风险管理的不足。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以确保市场健康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施行的分业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国外发展的实践证明,实行金融统一监管模式具有很好的比较优势。因此,未来我国必须建立统一的监管模式,以应对后危机时代我国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发展及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陷和风险管理的不足.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以确保市场健康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施行的分业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国外发展的实践证明,实行金融统一监管模式具有很好的比较优势.因此,未来我国必须建立统一的监管模式,以应对后危机时代我国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金融衍生品的国际监管改革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衍生品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短短4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已经在金融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求,同时具有价格发现和繁荣市场的作用,但是其同时也带来了高杠杆程度、容易滋生和传播风险、误导价格和破坏市场等问题。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不但使金融衍生品市场受到重创,而衍生品的不当创新更被认为在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爆发后至今,主要发达国家和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监管机构,针对衍生品的监管理念和方法,努力进行变革,核心是使金融衍生品的监管趋于全面、严格,并重视系统性风险。对我国而言,在金融衍生品尚未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对金融衍生品实现有效监管的同时促进金融创新,是监管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出,美国金融衍生品监管存在着没能提前预知危机的发生、应对措施效果不太明显、监管目标没能很好协调、国际协调难度较大等问题。金融衍生品提高了金融机构逃避监管的能力、衍生品的复杂性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助长投机行为和使监管日益跨越国界。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应采取谨慎态度,加大对投资者的教育和人才培养,重点关注金融衍生品创新业务和市场的主导者,并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衍生品的异化与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衍生品的异化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美国金融衍生品过度脱离实体经济,导致高杠杆性、定价的扭曲性、风险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因此,中国应当坚持安全优先的监管理念,提高金融衍生品的透明度,适当限制金融衍生品的种类,稳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相似文献   

13.
在金融市场化的背景下,信用衍生品是一项备受瞩目的金融创新。信用衍生品具有转移信用风险、提高基础资产流动性以及提高资本回报率等功能。基于对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在制度框架、现货市场规模、监管及利率基准体系等方面为信用衍生品的创新奠定了必要的现实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加强管理、严防风险的前提下,遵照"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基本思路推动信用衍生品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在经历2012年全球场内衍生品市场成交量10年以来最大跌幅后,全球场内衍生品成交量止跌回升,价格走势相对低迷;北美地区成交量上升,重夺领先位置;大宗商品各品种成交量涨跌互现;交易所并购继续,中国影响力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15.
动态     
美国与欧洲达成OTC衍生品监管协议 2014年2月12日,美国和欧洲就名义总额700万亿美元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监管达成协议,投资者无需再担心监管规则冲突导致的市场割裂和交易费用上升。根据该协议,由欧洲方面批准的衍生品交易平台对美国的监管规则享有豁免,欧洲将在三年后执行自己的监管规则。美国银行在这些平台的交易同样受到豁免。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进入新世纪以来,金融衍生品的地位日益攀升,无论是交易规模还是产品种类都得到了迅猛的扩张,我国目前衍生品的主要经营者是银行,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相关风险的识别、管理和计量还是相对欠缺.但是,衍生品是金融业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其发展程度关乎我国金融业的整体水平,对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需要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监管层提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分类管理的思路,表明在强化宏观审慎监管过程中,微观个体宏观审慎经营行为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巴塞尔协议对于银行信用风险的监控和计量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然而对于涉及到衍生品的市场风险只是强调银行要根据自身的交易业务进行合理评估,这样便使得衍生品的市场风险成为了银行整体风险中最不稳定的因素。本文基于极值分布、Copula连接函数和蒙特卡洛模拟理论,获得商业银行包括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在内的单个利率衍生品的风险度量指标,如VaR,CVaR,EVA,RAROC,EC,并得到衍生品组合的风险度量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的潜在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在给定风险容忍度VaR下能得到各种衍生产品的最优配置,从而为银行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次贷危机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争议不断,相应的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上出现了以宏观审慎和逆周期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思路.本文借鉴控制过程理论中的超调量概念,构建了广义预测算法,通过实验,发现该算法能够平衡超调量调整中时间短时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的矛盾,提出了基于控制超调量概念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思路.同时,用超调量概念分析和解释了宏观审慎和逆周期理论,并对其进行了风险的波动时间和幅度匹配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从金融发展理论的视角出发,反思金融体系(市场)的功能和发展,并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分析金融衍生品市场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得出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两面性的结论。因此,应对金融衍生品风险分清层次,加强监管,积极利用并发挥其正向功能;同时,应以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构建符合我国自身发展特点的金融衍生品发展结构与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企境外金融衍生品投资频繁出现巨额亏损。这除了与企业自身问题有关,国内监管的无效也是主要原因。国内监管的无效主要表现在监管主体缺位和监管体系不完善两个方面。为了对国企境外金融衍生品交易进行有效监管,应尽快制定全面的金融衍生品投资管理办法,坚持国企境外衍生品投资的套期保值目的,建立国企高风险投资业务的监测机制,完善国企境外衍生品投资的联合监管机制,加强监管人才培养并配置足够的监管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