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生态伦理观的构建基于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上,人类对生态环境不存在伦理道德关系。由于东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造成中国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经济伦理的角度而言,生态环境伦理问题也是经济伦理问题。建立中国生态伦理观,应充分体现平等、公正和互利互惠与共富意识。  相似文献   

2.
论生态旅游与生态伦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敏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1):70-72,74
生态旅游是生态伦理的陶冶过程,它对生态道德的积极实践,是使之区别于传统旅游模式的本质特征。生态旅游对生态道德的实践,除了渗透在游客活动之中外,重点还在于规划和管理。为完成多目标的生态旅游规则设计,规划师须遵循生态旅游伦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由核心政治伦理决定的、突出人文内涵的社会发展目标。在这个社会总体目标确立以后,经济科学必须回答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成为国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方面后,将如何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制度“竞争伦理”与新的社会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二是在计划经济“平均化伦理”和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伦理”二者均不能完整反映社会人文发展目标要求的前提下,那么适应中国社会的经济学核心伦理将如何确立?而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显然需要对经济学伦理的发展及演化做一次理论溯源。  相似文献   

4.
法治思想之建构必须以特定的伦理支撑为前提,伦理建设在逻辑顺序上应先于法治建设,不把正义作为伦理目标就只能产生“伪法治”。因此,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如何做到对传统道德和国家主义道德的合理扬弃,促进以自由俱本伦理和市场伦理为核心要素的新型伦理秩序的生成,将是整个法治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有机食品的产生及盛行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不仅仅代表了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还涉及到人们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规范等伦理道德范畴。文章在介绍有机食品的产生及发展的基础上,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有机食品所具有的的生态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6.
试论企业内部的伦理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是由劳,资双方构成的利益同体。企业存在与发展所需的经济利益是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实现,因而效率在企业内部伦理关系中占据首位置,投资者在处理与员工的伦理关系时,要合理运用手中的权力,把握好自利与互利、民主与集权、权力与权威的尺度;  相似文献   

7.
信用是维护企业生存最基本的原则,是企业经济目标的根基。但作为经济组织,企业通常将利润目标放在首要位置,这在实践中很容易导致经济信用的缺失,这就需要伦理精神来支撑和进行调节。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伦理,伦理信用有利于将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本分析了市场经济不同国度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出现的道德沦丧与经济违法现象,阐明了“发展”与经济伦理的关系,呼吁在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实践中,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法制建设过程中,给予经济伦理、道德建设以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经济伦理的研究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尤其是经济学界和伦理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经济论理的蓬勃兴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及经济伦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构联的分析,指出:经济伦理的研究,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部秩序的建立,有助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强经济伦理的研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家族企业已经历经多年的风雨洗礼。在新的经济技术和政治文化等社会条件和环境下,中国家族企业在参与市场经济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抛弃家族伦理意识的糟粕,保持其精华,并不断吸纳现代企业伦理道德,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转向全面的市场经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当代家族企业以自己特有的伦理意识在其经营运作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着重对中国当代家族企业的伦理意识进行评析.从中国传统的家文化这一伦理意识的根源入手.对中国当代家族企业的伦理意识发展迁徙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中国当代家族企业伦理意识的合理内核——合作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经济发展,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此人类应该改变传统的经济观念,用生态经济的理念发展经济.但目前来说这种转变来得太慢,有些做法又缺乏生态观念,因此再一次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怎样才能建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经济环境,人类还需很长时间的探索,但改变传统的经济结构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生态补偿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生态补偿是为了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国家通过制度安排,对生态产品提供者给予的经济补偿。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补偿的经济伦理基础。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生态资本理论是解释生态补偿存在原因的三大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征收税、费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纵向、横向一体化理论释明了生态补偿的政府路径。国外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态经济学力求将生态因素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来 ,研究生态因素与经济因素现象的关系 ,寻求经济活动与生态变化的良性平衡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研究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失衡表现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之要求 ,提出了防治生态环境恶化之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生态网络是一种基于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生态技术和网络组织理论的共生系统和网络化经济组织。旅游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的3个基本要素是经济、环境和技术,可以产生生态、规模经济和扩散三大效应。旅游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外部动力系统和内部动力系统,内外动力系统在物质和利益的基础上共同推动旅游产业生态网络的形成。旅游产业生态网络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进作用,完善相应的旅游环境政策,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和提高网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首都经济圈既要保障北京的生态安全,又要发展当地经济,而土地是人口、生态、经济、社会等一切的载体,土地生态安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通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14个县市进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各县市实际情况,确定环首都经济圈土地分区利用的方向和对策。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环首都经济圈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小城镇是区域网络结构的一部分,与区域内大中城市共同形成生态经济环境相时独立的一个系统,小城镇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较好,受财力物力所限,人工生态环境往往较差。必须注重保护小城镇自然生态环境,优化人工生态环境,用生态环境序理论指导的城市总体规划应包括小城镇的规划人城市区域网络整体的生态经济系统处于协调发展的有序状态。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最高形式。党和中央政府的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成熟,但是地方政府的生态文明理念还有待“拾遗补阙”,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要进行转型,必须构建新的地方政府政绩评价体系,即把生态绩效纳入考核,全面反映生态效益在经济总体效益中的分量。这也是党和政府重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型政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是"两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界定城市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提出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与环境和谐关系、人类生态伦理文化,以及环境治理与生态安全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生态文明水平较高,居中部地区前列,表现为经济发展较快、竞争力较强、生态保护法规较完善、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等,但也存在产业结构重型化、工业"三废"排放较多和循环经济发展不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单向流动的线性化发展模式,短期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形成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的对立与冲突。产业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原理,从系统观点提出产业的调整,使人类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充分交融,实现物质反复循环流动,是改变线性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手段,符合建设节约...  相似文献   

20.
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经济就是要在“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矛盾运动中着重分析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产业,其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的最佳契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