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多边贸易体制的视角来分析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首先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气候变化的内在相互作用关系,接着重点分析WTO规则与多边气候协议之间的潜在冲突.结果显示:WTO规则对与多边气候协议有关的减排措施存在着诸多潜在的约束,但对于不同的减排措施,约束力不同.本文还讨论了WTO与多边气候协议进一步协调的可能方向和思路,认为...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已成为世界性的新共识和世界经济的"新常态"。我们在详尽地阐述碳减排的两种主要政策工具——碳税和碳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经济理论依据、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中国应该同时采用开征碳税和建立碳交易市场两种碳减排政策,积极推进各种碳减排政策的国际协调与趋同,抢占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3.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与目标。文章着眼于以低碳为目标的市场激励型政策机制,涵盖的经济政策工具包括碳税、补贴、碳交易、碳金融、碳关税等。在紧跟国外低碳经济政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同时,对各种政策工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讨论了政策机制的理论依据、合理性、有效性、成本—收益、实施方案、理论及实践中的最新成果、争议等方面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性的简评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我国要寻求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借鉴国外碳市场交易及相关制度安排的经验,提出几点对我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彼此互为因果,保障能源安全、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国家乃至国内各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河南省应通过加强政策与法律建设,保障传统能源安全,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增强地方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保障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富裕的世界上,饥饿危机仍是一个紧急问题。全球正有超过10亿人正在遭受严重的全球饥饿,他们的食物直接依赖于农业。2012年9月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拜耳作物科学最近对农民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气候变化所引发的高温,干旱,潮湿,干燥等有关的问题已经成为种植户作物生产的头等难题。目前,全球及各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气候变化对于粮食生产发展的影响.但是否对粮食的健康生产采取了更加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仍未可知;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纷纷出台,但较少存在独立规范气候变化对于保障粮食权利问题的政策;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缺乏一个独立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设立的执法机构和监督机制来规范各国各地区在粮食权保护上的权利与义务。本文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减轻和适应”措施基础上,就未来气候变化下人类粮食权利如何得到较为完善的保障。提出了几点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对农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武穴市主要稻谷油菜主产区农户为调研对象,通过运用经济学、气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从理论与实证上考察气候变化对农业以及武穴市水稻、油菜生产的影响,就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对武穴市水稻、油菜产量的影响进行模拟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武穴市300户农民调查问卷微观数据的分析,深入了解武穴市农户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措施,运用计量模型探讨影响农户适应气候变化行为的因素与适应性对策,对政府部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相关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于2003年4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信息技术协议》(ITA),以此为背景,针对中国与印度关于《信息技术协议》、《全球基础电信协议》所做的不同承诺,对双方软件产业在加入《信息技术协议》后的发展情况、政策制定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与探讨,以期对中国IT产业在加入《信息技术协议》后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121份基金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为分析对象,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使用Nvivo plus11质性分析软件,构建政策演进分析模块,以及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工具编码、词频分析、政策文本聚类五大分析模块。研究发现,政策文本数量总体较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增趋势;政策发文机构以民政部为核心,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为节点,各部门积极响应号召,不断出台政策给予支持,呈现出低密度、高中心势的"中心-边缘型"网络特征;政策工具使用比例失衡,强制型政策工具使用频率最高,自愿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最低,经济引导型和服务型功能发挥有限;各部门基金会发展政策工具之间合作不充分,缺乏优势互补,难以激发基金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动。未来国家应该不断完善基金会管理政策法律体系,构建政策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形成精准的政策制定机制,以实现基金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益显著,其严重的后果正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回顾了目前气候变化的现状、并作出相关预测后,讨论了国际社会为减缓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中国对外气候谈判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重点讨论了在后京都时代中国的环境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农业在气候变化中的处境和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农业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害和风险,它又是最脆弱的部门之一。因此农业部门是否能够成功应对气候变化将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对农业减排和适应的策略选择和潜力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目前减排和适应的综合分析趋势来讨论农业减排和适应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最后将简单地分析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力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型的挑战和重大契机。创建低碳旅游城市是城市宜居生态发展的高级阶段。创新城市低碳旅游公共服务导则,营造城市低碳旅游吸引物体系、发展城市低碳旅游设施、培育城市畅爽旅游体验环境、倡导城市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低碳旅游城市发展近期要关注的5个基本层面。为此,要规范发展、互动发展、示范发展,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的低碳旅游城市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正在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气候变化困境。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配置,选择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将为我国在全球新一轮经济竞争中赢得发展的先机。  相似文献   

14.
当前,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步履维艰,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其制度安排的匮乏。因此,为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亟须拓展必要的制度创新。而契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前沿成果,无疑有助于揭开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过程本质,并在一定意义上为未来气候变化制度安排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旨趣。对此,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应强化对程序性事项的考量,在碳排放的制度设计中密切关注产权安排;同时,在有效防范制度设计对中国套牢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拓展中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剩余控制权。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中国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及时制定并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应对气候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仍需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全面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已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为改善世界环境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所谓碳泄漏是指不平衡的气候政策导致减排国家碳排放减少的同时,未承担减排责任的国家碳排放量增加。由于温室气体具有全球性特性,如果只有一部分国家采取减排政策,效果必然大打折扣。鉴于全球性的碳减排协议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执行,关于碳泄漏问题的争议和讨论将会持续存在。对这一领域的理论和政策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碳泄漏的原因并制定反泄漏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协议书》。从此以后,气候变化问题开始变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话题。经过10几年的讨论和探究,随着200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举行以及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的召开,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讨论开始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低碳经济作为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贸易隐含污染排放转移的视角分析了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趋势,概述了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一般核算方法,总结了国际上研究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现状与进展。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和能源综合效率较低,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高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净出口;对碳排放责任分担机制进行了梳理,传统的基于领土责任的碳排放核算不仅对发展中国家不利,还会...  相似文献   

19.
国际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环境的全球共识下,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而这恰为国际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国应该学习和借鉴当前国际主要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主要指欧盟碳交易市场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运作模式和先进经验,通过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节能减排事业的顺利发展,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