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侦查权的强制性与单向性,其在行使过程中极易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因而律师介入侦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有效法律帮助极为重要,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主要权利作出了论述,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诉讼法已明确地把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但介入的现状和作用并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分析律师在侦查阶段究竞处于何种地位入手,着重对在侦查阶段应赋予律师哪些权利,才能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合法权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取得了在侦查阶段的介入权,确立了在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为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刑事诉讼法对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介入权规定的权限非常小,致使与国外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介入权限相比有很大差异,进行中西比较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律师辩护是刑事辩护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就律师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律师职能的强化作为详细的阐述,这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司法机关公平审理案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律师辩护是刑事辩护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就律师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律师职能的强化作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司法机关公平审理案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值班律师制度是刑事辩护全覆盖改革在认罪认罚从宽领域推进的重要体现,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是落实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制度发展过程中,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法律帮助的专业化水平和值班律师法定权利的行使等方面。要实现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需要从立法角度理解阐释有效法律帮助的内涵,明确值班律师的工作标准。建议从业务培训、工作分配机制等多维度提升法律帮助的有效性,通过转换权利义务和消除司法障碍推进值班律师的实质性参与,还要建立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失位的救济和问责机制,切实保障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7.
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已从修改前的审判阶段直接提前到侦查阶段,这对检察机关的反贪侦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为律师在刑事诉讼领域开拓事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律师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执业风险也明显增大了。对此,反贪侦查人员应正确对待律师提前介入适应侦查工作转变,树立证据核心意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律师在公诉案件审前程序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在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律师由于其法律地位及享有的诉讼权利受到种种限制,在实践中根本无法发挥其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导致司法实践中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护不力。  相似文献   

9.
律师会见对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程序正义和诉讼结果的正当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务中律师会见问题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应当完善立法,强化司法公正,提升法治理念,促进律师会见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新《律师法》赋予了律师会见、阅卷、调查取证等执业权利,为律师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对检察工作尤其是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提出了挑战。职侦工作如何更好地落实和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应对挑战,已成为当前检察机关尤为关注、不容回避的话题。律师"三权"对职侦工作会带来什么影响?职侦工作该如何应对律师"三权"?这些都是当前需要亟待明确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立法中还没有沉默权制度,引入沉默权制度是大势所趋。建立沉默权制度有利干加强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基本人权的程序保障,促进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民主化,是履行国际法义务的需要,也是树立公众对刑事程序的信心。维持刑事程序正常运作的现实需要。在此情形下,我国侦查工作应有的应对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律师与当事人关系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师与当事人的关系问题是律师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律师接受委托,遵循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原则与当事人形成委托法律关系,这层关系是两关系的基础。在办案过程中律师与当事人密切合作、相互协调、形成配合关系。同时,在法律服务过程中律师与当事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形成学习关系。在实践中这三层关系融为一体,从而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刑事审判没有明确区分定罪阶段和量刑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量刑的公开透明性以及量刑调查与辩论的充分性,难以保证量刑的公正性和裁判的说服力。囚此,在立足我国现行刑事司法政策、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借鉴英美等国量刑程序制度的合理内核,确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在全国的试行,标志着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在我国正式确立。该司法解释对刑事庭审案件有区别地设置量刑审理程序;确立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制度、被告方和被害方量刑意见制度、裁判方说明理由制度等等,但这一改革方案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证据开示,指在庭审前控辩双方向对方提供其已获得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和其他信息。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对抗制刑事诉讼基本制度,是审判公正兼顾效率的基本保障,亦是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建立科学规范的证据开示制度,可以避免控辩双方无法在庭审前进行充分准备,审判中出现相互突袭现象,使法庭调查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5.
迅速审判在近代司法有其重要的独立意义,其不仅可以迅速让犯罪人尽快获得惩罚,在犯罪预防上得到其应有的效果,而且是对于被告人基本人权的重要保障。我国宪法及刑事诉讼法在被告人及时获得裁判方面的保障不很完备,接受迅速审判的权利一直未能成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核心,导致审判上的延迟时有发生,因此,研究域外关于速审权相关制度及规定,了解速审权的具体内涵及其司法实践,对我国刑事立法及司法实务有借鉴作用,对加强对被告人权利保障,解决诉讼迟延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事侦查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画像有助于确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我国当前心理画像技术体系还不成熟,只有对心理画像的心理依据、技术标准、适用条件及应用价值等方面有充分认识和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侦查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私人刑事调查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的重要手段,其实现法制化在现代社会具备着浓重的宪法基础。首先,宪法赋予了私人刑事调查活动的基本原动力;其次,宪法给予了私人刑事调查活动应受制约的根本法基石;最后,宪法对私人刑事调查应进行法制化制约进行了根本设计。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老大难”问题之一,《刑事诉讼法》修订后,虽在举证、质证、认证方面都吸收了当事人主义与对抗思想有了重大的转变,但在律师调查取证权问题上反而限制了律师应有之权利,不利于律师很好的履行辩护人的职责,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本文着重对律师调查取证权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也日益严重.然而刑事诉讼法学界对如何帮助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并保护其自身权益的问题,并没有给出完美的答案.2012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吸纳了这一实践经验,将其作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的重要内容.通过重点探究附条件不起诉的内涵,厘清其与其他类型不起诉的区别,阐释了我国不起诉制度的立法内容及其适用,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