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缂丝作为中国传统丝织品种中的一种,以摹缂书画作品的缂丝作品最富艺术特征.以缂丝文字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缂丝文字的分类入手,将其分为缂丝书法和缂丝书画两大类.然后对缂丝文字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影响其发展的内、外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2.
宋代缂丝以朱克柔和沈子蕃的作品最为著名。两位缂丝大师的作品不仅在粉本的选择上,而且在缂织技法上有各自的特点。通过对两者现存传世作品细致的对比分析,文章认为,造成他们之间缂丝作品的巨大差异与他们的性别、经历以及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衣料是服装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服装的载体,服饰衣料的运用反映了一个民族纺织印染技术的发展和文明程度.从《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服饰衣料的种类入手,进而分析清代的服饰审美观和纺织印染技术,以及红楼服饰衣料对现代服装面料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武定县是彝族重要聚居区,彝族服饰类型多样,特点明显,内涵丰富。20世纪80年代的服饰较为常见,但清代至民国的服饰则很少。经调查,对清代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专题系统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对清代彝族服饰专题研究至今仍然是空白。文章作者经数年潜心搜集,收集到一些有关西南少数民族特别是以清代彝族为主的民俗图像资料,力图通过以图像学为主,辅以历史学、方志学、文物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清代云南武定彝族纳苏、纳罗、乃苏支系服饰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作品中的服饰抒写,繁复而独特,是其作品风格的一种显现。服饰意象冷峭鲜活;服饰描写精致入微。服饰抒写既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段,有着烘托人物心理,展示人物命运,结构情节,渲染气氛等作用。与此同时,服饰抒写于张爱玲来说,更是一种灵性、有意味的所指,成为了张爱玲捕捉人物灵魂的独特角度,它显现出来的独特效果又成为张爱玲作品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从哲学基础看,它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从实践依据看,它是对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发展经验的理论性提升;从深化认识看,它是对发展问题上各种模糊观念的针对性澄清;从指导意义看,它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纲领性统领。  相似文献   

7.
明清作为中国最具影响的家具时代,不仅是我国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影响了中国室内装饰的风格和特点,同时在世界化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明代家具是在宋元家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制作工艺精细合理,用材考究,选型朴实大方,风格鲜明;清代家具造型厚重,形式繁多,技艺精良,材料精细。明清家具作为室内主要日用品和陈设品,应用于民居、园林和宫廷,是中国古代追求家具完美和恬静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发展史上,突出道德伦理色彩不仅是服饰艺术的特征,也是整个审美文化的特征。我们在分析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时,也应该看到儒家的伦理道德和道家的自然精神对其审美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也都在他小说里的服饰描写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我们除了看到女性服饰描写对其小说人物塑造的影响外,也还可以从女性服饰描写中清晰地看到这种与伦理道德、中国文化结合的审美观和审美特征的总体和个性呈现。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之一,传统服饰手工艺作品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在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服饰手工艺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置身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物质文化生活中的民族服饰艺术需从具有时代特色及时代发展风貌出发,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城雨巷》这部舞蹈作品在其表现手法上有着独特的审美属性,它通过舞蹈音乐、舞蹈服饰和舞台美术展示了人美、景美、意境美的江南民间风情,成功地塑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舞台艺术形象,达到了当今人们的审美要求,满足了人们向往自然的渴望.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深入,高基报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宏观上看,高基报表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从微观上看,它关系到高校发展命运,所以只有做好高基报表,才能使其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问题不仅备受经济学家的青睐,而且各国政府和人们也极为关注。从需求层面上看在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是最重要的。因此,对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消费需求的变动可能是其实际购买力变化引起的,也可能是其意愿变化,特别是其预期的变化引起的,因而,本文从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动和消费者预期的变动两个层次来讨论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发式作为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审美情趣、文化风俗、社会历史背景等的不同,而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情.明代作为最后一个汉族政权,服饰等级制度森严,封建专制达到顶峰.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时期,同时也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此时审美观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并且时常伴随着冲突与融合.两代都具有很鲜明的历史特征,其发型发饰也表现出了与历代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禁令无法阻挡服饰风气趋于奢靡,《金瓶梅》所反映明朝万历年间服饰上的“僭越”风气已经相当严重.从《金瓶梅》中女子服饰的视角,阐述了明代官员夫人、丫环、甚至妓女们服饰僭越现象,并用现代服饰发展观分析了僭越现象产生的必然原因,僭越现象是人们着装的一种基本趋势,是服饰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已渗透到当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服饰类高校学报的市场化也呼之欲出。但这一转型改革将暂时使服饰类高校学报面临着编辑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转型为服饰类专业性学术期刊稿源不足或转型为时尚杂志人员配备不完整、其期刊评价有待提高、作者认同度和市场认同度相对较弱的缺陷。文章认为,服饰类高校学报走内向型集约化道路可从体制上提高编辑人员对转型改革的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深化专业化经营,内聚实力,以网络化外宣其服饰类专业性学术期刊(针对已从服饰类高校学报转变成服饰类专业性学术期刊),内外相济,扩大网络信息平台的影响力,为做服饰类特殊商品、行业咨询的电子商务做好准备,从而完成从知识到生产力的间接性转变。  相似文献   

16.
清代“康乾盛世”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其哲学思想也色彩纷呈。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歧路灯》受其影响 ,呈现复杂的思想面貌 ,造成评价不一。然而通过分析忠与孝、礼与理两组观念的嬗变轨迹及在书中的表现 ,可看出作品隐藏在倡扬理学背后的复归孔孟儒学的哲学理念。这对我们再认识作品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了各主要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经验和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其次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从比较优势原则看.广大发展中国家应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从投资时机看,近期对东南亚各国发展产业转移型投资,对非洲各国发展工程承包型投资是有利时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早半拍”的原则,前苏联、东欧和中亚地区应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目标之一;从投资动机看,寻求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是欧美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汉族聚居区,耳饰在观念上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时代始于宋,而真正在使用上达到普及的时代则要到明.在中国历代的正史中,明代是第一次把耳饰的形制纳入皇家服饰制度规范的,这也使宫样耳饰在明代始终为人们所钦羡和追仿.如:珠排环、八珠环、四珠葫芦环、梅花环、佛面环、垂珠耳饰等,都被载入宫廷服饰典章.依身份品级之不同,礼服常服之有别,而择其佩戴.此外,民间耳饰款式也花样繁多,简约小巧者如丁香、环形耳环;复杂者如各式仿生形耳饰,皆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团花图案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历经数千年,在清代达到空前鼎盛。清代吉祥纹样盛行,几乎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吉祥文化的盛行和织绣技艺的成熟都汇聚在清代。繁复精美的纹样、丰富艳丽的色彩、精细复杂的工艺造就了清代织绣团花图案独具魅力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凝聚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通过对其纹样的取材及寓意、色彩、技艺、构图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论述其在色彩、技艺、构图方面体现出的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中得出清代织绣团花图案不仅夸示着皇族森严的服饰制度,还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20.
着眼于其历史,从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看其民族特征,最后从服饰的物质文化和艺术的精神文化归纳出湘西苗族的“勤劳智慧”与“尚美如流”、“热情大方”与“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