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同城化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都市圈和城市集群发展的延续与补充。文章运用都市经济圈效应分析方法分析了成德同城化发展的聚集效应、扩散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成德都市圈GDP占全省比重呈明显增长态势,成都对德阳的城市公共服务延伸及产业扩散效应不明显,成德产业结构效应从负效应向正效应转变。为促进成德同城化发展,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大力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建设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同城化文化品牌建设,建设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2.
中部崛起战略下,武汉都市经济圈被批准为新特区.笔者从地理位置,和经济战略地位对大武汉都市经济圈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武汉都市经济圈建设思路和途径,认为都市圈起到预期的作用关键在于经济圈的融合与一体化,并具体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武汉都市圈的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明晰政府事权、合理划分支出责任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以首都经济圈为例,运用博弈论可以解释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财税体制的矛盾性.本文通过研究日本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财税制度创新经验,解析日本都区财政调整制度缘由、内容及政令指定都市税源分配制度,提出对首都经济圈创新财税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2010年5月份,国务院<关于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实施"中心带动"战略,构造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增长极,为甘肃整体经济的新发展打造一个核心动力机.而要形成兰白都市经济圈增长极,就要结合兰州市和白银市各自的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合理确定产业分工,优化产业布局,按照产业互补融合发展的原则,加强兰州市与白银市之间的协调配合,增强兰白都市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兰州、白银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兰白都市经济圈三次产业间、产业内部及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9年底,甘肃省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奋斗目标.其中的"中心带动"就是要加快推进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白银市作为毗邻省会兰州最近的城市,能否尽快融入中心,抢抓机遇,实现率先发展、优先发展,推动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既是白银城市转型的内在需要和应有之责,也是实现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本文结合白银实际,分析了白银市融入兰白都市经济圈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推进兰白都市经济圈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径向策略.  相似文献   

6.
"西咸经济圈"的建立与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咸经济圈"是陕西省产业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是西安市与咸阳市经济合作的一种新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两市的资源配置状况,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文章在"西咸经济圈"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咸经济圈"建立的原因,阐述了其对两市资源配置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促进"西咸经济圈"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减少两地经济增长的不公平性以及树立全面开放的市场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随着厦漳泉同城化的进行,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日益明显.本文通过对厦漳泉目前同城化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总结厦漳泉同城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包括基础设施、产业、金融三个方面,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最后为区域经济同城化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以大都市为核心的新型都市经济圈,推进空间与经济整合发展的紧密型一体化共生区域的形成,是我国特大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创新的新议题。本文将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结合起来,运用最新统计资料及理论分析模型,从新的角度深入探讨武汉及其周边城市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实际上是农村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然要向城市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应以城市为重点,推进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此为基础,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经济圈,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应打破行政界限,顺其自然地构建城市经济圈,因地制宜地探索城市经济圈的发展道路,逐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为龙头,以苏南、浙北为两翼,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1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因此,深刻分析作为长三角都市经济圈龙头的上海经济发展态势,正确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对于相关省市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据统计,2004年中国共有建制城市661个,城市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1.7%。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快速增长期,城市化率从1993年的28%提高到了2004年的41.7%,11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5.5%、第二产业增加值的64%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6%都来自城市(1)。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难以应对的严峻挑战。城市管理与城市政府管理在中国,对城市管…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业结构是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环节 ,它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利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 ,针对“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快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是优化能源消耗结构 ;三是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13.
营销导向的城市规划:城市吸引力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人类社会借助铁路、飞机、货船及通讯的网络扩展,将各国经济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20世纪可说是全球化的世纪,全球化运动带动全球贸易增长20倍,总产值增加5倍。几乎没有国家能够抗拒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网络交易活动的频繁,国际游资到处流动寻找机会,跨国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带动了所在地城市与国家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全球的市场与资金取向成了国家与城市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是"两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界定城市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提出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与环境和谐关系、人类生态伦理文化,以及环境治理与生态安全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生态文明水平较高,居中部地区前列,表现为经济发展较快、竞争力较强、生态保护法规较完善、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等,但也存在产业结构重型化、工业"三废"排放较多和循环经济发展不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五年前,我提出一个判断:上海城市发展正进入一个“后建设”的新时期。“后建设”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指“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建设;二是指重在环境与功能开发与完善时期的城市建设;三是指现代城市理念再思考的“元建设(metaconstruction)”意义上的城市建设。有关城市功能与城市精神问题的提出也包含了上述三层意义上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中村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命运。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值得我们关注。土地的失去和村落的消失,失地农民需要寻求新的生存方式。农民身份的市民化带来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困境,需要我们探求认同的力量所在。传统农耕经济和农耕文化的变迁,使得失地农民的文化转身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应该是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城市。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及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影响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障碍。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应像上海世博会所展示的——将绿色、低碳、环保、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注重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管理中至今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城市管理的主体是谁.学者们一般认为管理城市的主体是政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回答是片面和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位的城市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发展所需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才能保证城市和区域持续快速发展。城市生态位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核心,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城市发展战略应该建立在城市资源空间的基础上,以提高城市生态位为目标,有效利用城市资源,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是21世纪变革的趋势之一,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加速时期,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的许多复杂问题,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更加深入地认识城市化。系统论认为城市化是城市系统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其实质是城市系统复杂性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如何来衡量城市系统复杂性,如何来应对城市的复杂性是本文需要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