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期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制定出台,并于2002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本将我国的中期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并就两在范围、内容、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房小兵 《新智慧》2006,(11):38-39
《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以下简称“新准则”)共三章14条。第一章“总则”,明确了制定本准则的目的、依据及中期财务报告的概念。第二章“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对中期财务报告的格式、内容、合并范围、比较财务报表、报表项目、附注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和说明。第三章“确认和计量”,明确了企业在中期财务报表中应当采用的会计政策及计量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二者的不同之处,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就如何推动我国中期财务报告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二者的不同之处,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就如何推动我国中期财务报告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 ,通过对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 (征求意见稿 )》与《国际会计准则第 34号——中期财务报告》的比较分析 ,提出了有关会计信息质量、成本与效益、会计信息可信度等方面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就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重点讨论了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背景、理论依据及启示等问题。章认为,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通过对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征求意见稿)》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有关会计信息质量、成本与效益、会计信息可信度等方面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智慧》2006,(9):35-3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和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遵循的确认与计量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中期财务报告,是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相似文献   

9.
论中期财务报告编制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中期末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即涵盖期间短于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的编报有利于企业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及时、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也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实践中,关于中期财务报告编制的理论基础,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点,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具代表性的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独立观,一种是一体观。  相似文献   

10.
中越两国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建立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同时两国在税制结构、吸引外资税收优惠政策、征管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各自也有自身的特色.从中越两国的税收制度比较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这对于推动我国新一轮的税制改革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会计准则已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趋同的背景下,我国新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却与《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有三方面:第一,准则面向的国家和地区差异。第二,准则制定机构秉持的不同理念。IASB更关注全球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更多地考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坚持不远离IFRS。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则更注重切实有助于提高我国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只是考虑中国大陆具体国情,对《企业会计准则》大幅简化。第三,准则制定机构获取现实依据的充分性存在差异。IASB面对复杂差异巨大的现实,无力也无意开展全方位大幅度的主动调研,因而采取了传统的被动征求意见和少量企业测试的方法,获取的简化依据有限。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只是面对我国的小企业,展开征求意见和主动调研,积极总结我国2004年《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经验,借助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相关情况,从而为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获取了较为充分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2.
RCA指数、TC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都表明我国金融服务业竞争力明显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因此,应加强中、日、韩三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建立金融服务进出口统计核算制度,并加快对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以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能力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部分国家企图将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挂钩,以此来指责他国在国际贸易中违反劳工标准规定,影响国际贸易差额。中国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出口国难免被指责。2011年伊始,中国出现大规模的"民工荒",各大企业为招聘员工纷纷提高劳工待遇;但中国劳工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从政府层面应该完善我国劳动立法,提高立法标准,加强执法、监管和普法力度,并建立公司责任报告制度;企业层面应该改变发展模式,重视人才培养,增强创新能力以及积极参与有关劳工标准的强化责任活动。  相似文献   

14.
财务会计对象理论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的对象决定了财务会计的具体内容。财务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报表内容的主要分类。会计对象理论是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会计学者在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会计要素理论是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会计学者和会计职业团体基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FASB、IASC、ASB对会计要素的规定,是为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会计目标服务的,反映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劳工标准一直是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研究国际劳工标准内容和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的不同立场,指出了国际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必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对构建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几个问题的思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制定会计准则的准则,在会计理论和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以准则建设为核心的会计改革需要继续深入和国际会计的进程出现许多新动向的形势下,构建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意义十分重大。构建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我们需要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一概念框架的构建需要运用概念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的融资工具,国际会计准则对资产证券化的规定也日渐成熟,尤其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等方面和报表合并问题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对于我国而言,资产证券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对该业务有关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做出了规定。本文将从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会计披露、会计合并和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等方面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并就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对于企业财务状况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比较分析几个国家或地区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类型、财务报告使用者以及应用会计准则的情况,研究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意见以及英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和规范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在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文章对中国服务贸易现状进行总量、结构、竞争力三方面分析,特别是运用国际通用的RCA和TC指数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长期的贸易逆差、产业结构较为传统和单一、新型服务项目劣势明显等问题,针对问题的根源提出了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借助外资、培养人才、完善法律、加强政府宏观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金融海啸的阴霾已渐渐远去,但其对国际经济造成的影响仍令人不寒而栗。如何提升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及其竞争力则是此次事件对学界和金融界提出的硬性要求。基于竞争力评价指标法对中美的金融服务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发现不仅中国的金融服务竞争力落后于美国,而且其金融服务出口优势波动幅度也明显大于美国。随后基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中美两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差距形成的原因,并为提升中国的金融服务竞争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