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外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并不是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的有效表达;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模式是分摊机制模式;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主体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而不是农民。为完善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应采取以下措施: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机制导向,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机制,向城乡提供均衡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机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人民公社时期延续下来的农村公共物品的制度外供给方式;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机制建设,充分实行村民自治,改革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  相似文献   

2.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筹资困难和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增长的矛盾。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提高了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益,改变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资金筹集方式;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能彰显政府投资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湖南省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方式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之弊病的根源在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现有研究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合理供给是将政府决策与农民需求表达联系起来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通过抽样调查认为:农民需求具有狭隘性。因此,即使建立起如上机制也并不一定能高效地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建议构建"政府调控+农民需求"相结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以期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绩效。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政府单向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导致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的低效或无效供给。基于供给侧视角构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框架,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高效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鉴于此,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需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进行理论修正与现实检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的结构优化为着力点,以权责重置、决策优化、方式创新、转移支付等机制创新为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是阻碍农村发展进步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分析供给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改变现行的单一类型农村公共产品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进行公共产品的公共选择,实行多层次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安排的基本框架是“供给主导型”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绩效低下等问题。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所存在种种问题,提出要构建“需求主导型”的多元化供给体制,而多元化供给体制的建立应是在相应机制的协调下多主体合作推动的结果。另外,又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提出构建多元化供给体制的创新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呈总体不足的状况。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必须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按照公共财政原则改变重城市、城乡村的支出政策,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规范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财政的角度看,要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应着重解决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应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明确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建立需求表达型的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和农村公共产品的多渠道融资制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新农村经济建设战略的实施,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已成为了地方政府职能转型的核心内容。针对县域农村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供给存在的问题,相关主体必须及时转变理念,明确问题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寻求供给制度创新路径,以达到供给侧改革的战略要求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革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推动农村税费体制向城乡统一税制变迁的同时,高层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应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事权进行根本性调整,更多地承担义务教育和基础设施的供给责任,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创新和村民自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供给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拓展了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渠道,增加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但是,由于多元供给主体缺乏培育与激励,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供给缺乏整体效能。在中国诸多供给主体中,政府有着特殊的责任定位。培育和激励供给主体多元有效供给,保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积极性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2.
“费改税”并不是简单地变费为税,而是“税费归位”改革工作在当前的表现形式和具体要求,事实上,公共商品的收费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成为地方财政一项良好的筹资模式,更是发展中国家缓解财政困境的有效措施,该分析了公共商品收费的理论依据和经济效应,提出公共商品收费应遵循的原则,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当前“税费归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论农村公共品的政府提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应当是农村公共品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我国政府间财权事权划分混乱,再加之各级政府严重的"城市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农村公共品陷入供给困境。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军 《嘉兴学院学报》2008,20(6):131-134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属性和供给主体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体育公关产品供给政策的积极影响,并从供给瓶颈、障碍和根源三个方面剖析了供给主体单一、资源不足、责任、能力和义务之间的不对称,供给主体的类别对待问题,提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建立城乡一体化均衡的供给制度,出台多元参与的优惠政策,完善自主治理的自治组织,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相似文献   

15.
由农户自发成立自主协会来完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践中需要满足严格的社会条件。只有在村庄社会积淀有足够的信任感和凝聚力且具有较强社会关联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消除"搭便车"现象。在中国农村社会资本存量低及传统社会关联被严重削弱,现代社会关联尚未完全建立的现实条件下,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仍需强化政府职责,赋予政府权力以积极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单一依靠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供给显然是有缺陷的。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倡导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第三方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需洽谈制度,推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听证制度等方法可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划分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范围与财力分配,明确农村公共产品由谁(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更具优势和更有效率。本文从阐述公共产品供给基本理论入手,揭示农村公共产品中地方政府的优势地位,认为政府职责划分不清和支出分配错位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症结之一,提出应重新界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事权范围,明确与之相匹配的财力保障,从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8.
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同时借鉴Franz Van Dijk和Franz Van Winden等构建的关于社群关系与地方性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模型,对社会关系是影响农户自愿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的关键因素进行理论解释。并通过中国农村公共道路供给的典型案例解析,说明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初始禀赋的农村社会关系是农户克服集体非理性,参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的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巨大阻力,不符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需要。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同时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从有效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的路径,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路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意义分析农产品需求结构和阶段性演变特征及其供给面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对调整农业供给结构体系,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文章通过梳理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以及居民恩格尔系数的阶段性变化,对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升级特征和基于需求转变视角的我国农产品供给端滞后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结论提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小规模农业统筹发展、创新普惠金融的支农模式与产品创新、建立消费者需求导向型农产品有效供给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效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