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预算法》修改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宝华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Z3)
现行的《预算法》自1994年制定并执行以来,越来越不适应国家的宏观调控,修改预算法,完善我国预算法律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阐述了现行《预算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修改预算法的若干建议,认为应加快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部门预算改革,建设综合性政府预算,建立预算编制与执行相分离的预算管理体制,完善预算法律责任,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 相似文献
2.
现行预算法存在法律制度不完善、重要规定过于笼统、内容不完整及滞后于财税改革等问题,亟待修订。在修订预算法过程中,应当着力遵循法定性、完整性、科学性、公开性等基本原则。在具体修订的内容上,应关注解决深化分税制预算体制改革、细化和科学编制预算、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等,特别是要注意加强人大对预算的审查监督、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适当赋予地方省级人大举债权、强化法律责任等。 相似文献
3.
华国庆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
预算制度与生俱来追求民主、法治之价值.预算民主原则不仅是预算法之重要原则,也是预算法其他原则产生的基础.贯彻预算民主原则,对于实现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现预算对政府财政收支行为的有效控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预算法尤其是预算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得达到通过预算规范、控制政府财政收支行为之目的存在困难.有必要尽快确立预算民主原则,通过扩大预算公众参与、建立编制与执行相分离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预算实质审查制度等举措,进一步完善我国预算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2)
2015年1月1日,新预算法正式实施。相对于旧预算法,新预算法条款明显增多,内容上进一步细化,限制条款明显增多,增加了对法律责任的规定,对实施程序的规定更加合理。然而,目前我国的财政透明度不论在国际层面,还是在省级或市级层面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透明度手册(2007)》发现:新预算法的颁布在明确职责、公开预算程序、方便公众获得信息和确保真实性方面有较大改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财政透明度,但是依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5.
预算法中设置了专项支出、动支预备费和进行预算调整三个渐进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预算法兼具"授权"与"限权"的功能."授权"体现在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筹集财政资金时具有充分的自由裁量权,而"限权"则指的是预算法通过机制启动、规模和监督的规则设计规范权力的行使.在应对"新冠疫情"的预算法实践中,三大机制发挥了保障财政资金的作用,也暴露地方政府缺乏足额计提和有效利用预备费的动力,以及预算调整的信息公开不够、预算调整偏离度过高等问题.由此,预算法应通过规则的优化提升预备费使用效率,并规范预算调整的运行. 相似文献
6.
王晓阳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66-70
我国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违背既定政府预算案由预算执行机构自行处理和变更的预算行为,这些行为在现行<预算法>和其他预算法律法规中并没有被明确规范.本文引用了行政法学中关于行政机构自由裁量权的界定标准,对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及其行为同上述违背预算法律和政府预算的行为进行了区分.最后,本文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类预算自由裁量权及其实施范围进行了界定,并就如何在预算法律中规范预算执行的自由裁量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会计法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法律责任是指违反会计法律规定,作出违法会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依据会计法律或相关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责任.<会计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种类、违法行为主体及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尚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第二届中国财税法博士论坛以《预算法的修改与完善》为主题展开讨论。会议围绕预算法修改完善的意义、宪法与预算法的关系、现行《预算法》的主要问题、预算法修订的理念和原则、预算年度、预算超收、人大和司法监督、财政公开透明等关键性问题,取得了很多共识和成果。 相似文献
9.
预算法修订:权力与职责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过程中的各行为主体的权责关系是预算法修订中的一项核心内容,而现行《预算法》在公众、人大、政府之间的权责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了预算权职的基本逻辑、预算法宗旨及预算范围后,本文对在预算法修订中如何确定公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部门的权力与职责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预算法修订的主要内容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预算法难以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缺陷和问题日益突出。修订预算法对规范我国分配秩序和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多种条件的制约,此次预算法修改从范围、程度和内容来看,只能是以立足于中改或争取中改为好,重点解决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管理体制、解决预算执行与预算批准先后的矛盾、规范预算编制、完善部门预算制度、明确人大初步审查预算的重点、规范预算超收收入使用、规范预算调整行为、加强人大对预算审查监督、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和完善国库支付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