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当今社会,人才已经成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我们必须继续认真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更加重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创新能力和推进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功能与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高等教育中,实践环节是不可缺少的,它既是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方面,又是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认真安排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整个教学中所占比重是搞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条件.根据《中国教育年鉴资料》统计,高校大学生参加实习和劳动的时间占学生在校总时数的比例,60年代一般为10—20%,加上10%左右的学生科研时间,可达到20—  相似文献   

3.
社会实践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成果深化机制;构建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就业创业相结合的平台;创新实践模式、内容和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有效途径。但是长时间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实施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5.
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长期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各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职能、归纳整理国内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现状,分析总结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践育人是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实践育人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应采取加强实践教学,发挥第一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组织社会实践,发挥社会环境的实践育人功能等举措深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协同创新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同意识、角色定位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基于协同创新思想,可从以下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倡导"创造式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科研型社团,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社团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指导,以学生科研立项、创新实验计划为依托,构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重要载体。随着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层出不穷,形式多样,形成了服务、促进地方社会发展的社会实践新模式。论文就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情况及其与地方社会发展的互动作出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分散式"社会实践运行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精英、轻大众,重形式、轻内容,重投入、轻实效,大学生"分散式"社会实践模式坚持三方共赢性、单位先进性、过程安全性的原则,应分步实施大学生"分散式"社会实践的程序,加强对实践活动的规划建章、实践过程的管理监控、实践成果的提炼推广.  相似文献   

10.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丰富阅历、历练自我的重要舞台.近年来,广西高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活动实效性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要真正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就要提高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思想认识,就要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就要努力强化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还需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的全球视角及其本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在全球视域里被普遍关注,这是基于其共性,即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也有其个性,即本土化特征.企业文化的本土化实质上就是企业的地域性、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积沉等因素所限定的结果.中国要进行企业文化本土化建设,应该研究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形成高凝聚力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认真研究企业文化的内在机制,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整合培育观念文化;跨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共享文化,加强不同文化的沟通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重要性应该通过社会为实现共同目的而需要合作的视角来说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性可以同过去各种形态的集体主义比较来显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新内涵有各种层面的依据来证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有效运行来自于个人与集体的双向制约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意味着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全面启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的目的不单是为了减轻负担,提高效率,而还应着重考虑事业单位的巨大贡献及对和谐的价值诉求。庞大的事业单位成员作为社会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处理不当必定会产生诸多矛盾,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成功的改革,必须从更深层次的人性价值角度去发掘改革的潜力,减少改革的阻力,只有社会各成员、各要素同心协力、有序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引导社会阶层结构动态发展,建构橄榄型社会结构,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平衡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企业欠缴养老基金情况严重,社会保障基金收支形势很不乐观,因此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机制。可在开征社会保障税之前,作为过渡实现由地方税务机关统一征收 社会保险费,最终开征社会保障税,以推进国企改革和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16.
将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最优地分析或是在既定社会成本的条件下,最大化其治理结果;或者在侵害结果既定条件下,减少社会成本的投入.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成本与治理缺口之间是替代关系,过高的治理成本和过大的治理缺口都不可取,需要达到一个平衡的最优组合来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在分析模型中加入损失,即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受害人遭受到的财产性损失和非财产性损失,治理成本与损失之和形成社会成本.最优治理确定性点应为社会成本最低点.  相似文献   

17.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过分依赖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此,应摒弃"经济发展决定论"片面化的思想误区,着重建立健全三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农村社保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8.
建立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博弈监督模型,并求其混合Nash均衡解,结果表明,可通过减少民营企业未履行社会责任时的预期收益和降低政府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来促使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应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加大对违规企业的管理和处罚力度,并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综合监管体系;同时,还应呼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9.
体制转型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基于利益矛盾导致的社会冲突时有发生,维稳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民众与地方政府对社会冲突的异向认知境域下.协商民主可以使得民众与地方政府做到经济上的牺牲或让步,并使双方达到程序性的同意,通过将程序性同意上升为普遍利益,最终解决了利益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相对稳定。但必须考量启动协商的主体、时空等条件.在理性选择协商代表下实现充分的讨论,才能发挥基层维稳中协商民主的应然价值。  相似文献   

20.
According to service-dominant logic (S-D logic), all providers are service providers, and service is the fundamental basis of exchange. Value is co-created with customers and assessed on the basis of value-in-context. However, the extensive literature on S-D logic could benefit from paying explicit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both service exchange and value co-creation are influenced by social forc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and understanding of service exchange and value co-creation by complementing these central aspects of S-D logic with key concepts from social construction theories (social structures, social systems, roles, positions, interactions, and reproduction of social structures). The study develops and describes a new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ow the concepts of service exchange and value co-creation are affected by recognizing that they are embedded in social systems. The study contends that value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value-in-social-context and that value is a social construction. Value co-creation is shaped by social forces, is reproduced in social structures, and can be asymmetric for the actors involved. Service exchanges are dynamic, and actors learn and change their roles within dynamic service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