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在手工行业中有所传承,但在现代企业和工业生产中却逐渐消失.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提出了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这其中"工匠精神"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培养服务企业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来说,如何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培养过程,实现学生们从"学徒"到"匠人"的转变,值得教育者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国学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可以应用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过程。国学教育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从课程设置、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等方面探索国学教育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相融合的德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要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培养出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建设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工匠精神"对教师团队的要求以及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现状,总结出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措施,包括教学团队的构建、教学团队的培养、教学团队的评价机制以及教学团队的绩效激励等。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育高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对工匠精神的培育责无旁贷。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入手,剖析工匠精神经过历史嬗变后的当代科学内涵,阐述培育的现实意义,继而探索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是工匠群体为了追求极致和完美的产品品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长期稳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质。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条件下,尽管工匠精神的实质不变,但其内涵会有所差异。比如,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体现的是手工劳动者技、艺、道的统一,主张技近乎道、道技合一;而现代意义上,工匠精神的主体已经扩展到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职业精神,大致包含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持续专注、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一丝不苟、服务社会等方面。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工匠精神则呈现出历史传承性、关联性、多主体性、使命性、协同性五个典型特征。面对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履行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使命、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以及当前工匠精神培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国有企业要在培育工匠精神上提出可行性的实践方案,做到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对工匠精神培育的统一领导;坚持以教育培训为支撑,发挥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优势;坚持以文化育人为核心,塑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现代企业文化;坚持以典型宣传为导向,营造崇尚和学习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技能人才培育选拔体系。  相似文献   

6.
工匠精神培育对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上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尚未形成体系、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需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进行系统设计,分层分类重构培育体系,整合优势资源,一体化推进工匠精神培育的持续性开展,同时加大工匠精神宣传力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校企协同的工匠精神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7.
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对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观念作祟;校企供需之间相互脱节,市场经济固有的趋利性和盲目性。培育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崇尚劳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优化结构,建立完备的职业培育体系;凝神聚力,着力打造独具风格的企业文化;制度保障,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和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职业院校在国际交流合作实践方面的探索和推进,以及世界技能竞赛在全球各地的举办,工匠精神的培养引起了各高职院校的重视。《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我国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具有"工匠精神"的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过程中,产教融合成为高职教育提档升级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起,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诸多成果,涌现了一大批"时代工匠",进一步丰富了职业教育内容。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众多新情况、新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高职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这就意味着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产教融合和工匠精神的内涵,并立足学情、教情、行业与社会发展,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以实现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文章简述了产教融合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背景,并分析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精神品质。其核心是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创一流产品。它代表着一个时代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气质。当前,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最强烈地呼唤传承大国工匠精神。而我国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无形中压抑了精美商品的研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都需要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匠精神与艺术设计专业的联系,将工匠精神置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予以阐释,即"设计技能、职业态度、艺术素养"三方面的培育。文章立足该理念,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将工匠精神培养注入实践教学体系中,以解决当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调查为出发点,以健康医疗服务项目为重要载体,通过寻找健康医疗服务与工匠精神二者的契合点,分析健康医疗服务在培育工匠精神中的意义。通过加强健康医疗服务的培训与指导,完善激励机制,打造品牌平台等路径,深化健康医疗服务在夯实工匠精神基础,丰富工匠精神培育方式,构建工匠精神价值体系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依托思政课实践教学,树立好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观,是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途径。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能较好地弥补其在教学中出现的"课程建设不成体系、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实践考核未成标准、实践成果效果不佳"等不足。面对这些问题,在融入的过程中要聚焦"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的核心理念,以开设独立课程、突出实践质量、追求长期效益、丰富实践方式等渠道开展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更加注重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想性、政治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4.
蒙美宏 《进展》2021,(2):103-104
弘扬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保障。本文首先探究了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融合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目前在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工匠型技能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伟大使命。基于冰山理论模型构建工匠精神培育指标,以技能大赛为依托,设计“课赛融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搭建递进式课外平台、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一体化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高职院校全面提升内涵发展水平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如何构建较为科学、合理、规范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促进高职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是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人才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采用AHP法建立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为主导的人才质量实效性评价体系,得出人才质量实效性评价模型指标权重,并根据有效数据,分析与探讨了在人才质量培养体系中植入"工匠精神"培育元素的可行性及其有效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制度创新给予创新的土壤和有机条件,人才在市场经济的创新浪潮中发挥先行者的核心作用,资金和人力投入为整个创新大环境的营造提供稳定的后勤支持。工匠精神是创新文化中的精英精神;创新文化给了企业继续发展的方法,工匠精神告诉了企业怎样能把路走得踏实、长远;工匠精神与创新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驱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共同目标是使企业足够新鲜、足够生机勃勃,那么此时企业的外在表现就是享誉全国甚至世界的品牌。  相似文献   

18.
传统工匠虽与如今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时代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兼容,并受此影响而迅速没落,但没落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走向终结。相反,中国工匠必将重新走向兴盛,因为当今中国的发展需要工匠的回归,更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这是时代的诉求,也是中国工匠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设计师,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把中国传统元素的精髓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推动我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20.
工匠精神是一种执着、专注、创新、奋进的职业追求与价值取向。学校是培养“工匠”的重要基地,学校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和思想人才。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特点入手,论述了在学校学生管理中引入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必须采取的措施,使得工匠精神与学校日常管理相结合,从而优质高效地完成工匠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