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学欣赏课的开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尝试,本文试就文学欣赏的性质,文学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如何有效地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略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英语课中对《莳萝泡菜》进行文学因素的分析,有利于学生领会作品中精心的结构安排、细致入微的描写及意象丰富的象征等,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习得,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作家对社会整体实践精神的把握。文学具有教育功能、知识功能、愉悦功能等社会功能,文学的这些社会功能毋庸置疑,但是文学在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同时,它也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经济功能,文学作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同时,文学还衍生出相关的商品。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文学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4.
英美文学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英国和美国文学流派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国和美国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并改革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感情的理解,提高语言基本功和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学史论述对象的选择,即以什么样作品作为展示文学发展演变的材料,不应以过去的文学观,或现代文学观来界定,然后依此决弃取。文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学观念也是随之变化的。所以,文学史视野中的文学,既不能限于我们现在所谓的文学作品,也不能将古代曾视为“文学”的作品完全纳入进来,而是应当与文学发展变化和文学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相适应,尊重历史,尊重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戏剧文学欣赏有两大技巧,其一善于领会巧妙的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或表现在人物与自然力量之间,或表现在人物与人物之间,或表现在人物与社会力量之问,或表现为人物内心世界中的两种矛盾力量之间的斗争;其二善于分析鲜明的人物形象,应善于体会人物语言和潜台词,善于观察人物外部动作即舞台说明和分析人物内部动作。  相似文献   

7.
古筝音乐欣赏,是关于音乐的一个具体类别的欣赏。欣赏音乐不仅是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更重要的是把自己所感知到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所表现出的艺术形象跟创造音乐的作曲家和再创造音乐的演奏家发生思想感情交流,这样才能开启音乐的大门,登堂入室,一窥音乐的奥妙。  相似文献   

8.
对于文学的一种最浅近最被普遍接受的看法恐怕就是认为文学是经验的表现。比如美国的文学博士查德.泰勒说文学"是要引导我们通过作家对生活经验有选择的直接描述,去认识人类存在的真谛。它不是要告诉我们人们是怎样活动和怎样感受的,而是要把我们卷入剧中人的行动中去,让我们对他们作出直接的反应。"即是说文学看重的是读者如何被"卷入"和"反应"。因为读者的千差万别,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也因此成为一件自由的和富于个性色彩的活动,最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享受创造的愉快。文学的魅力大约在此罢。但是只有这种"批评前反应"是不够的。理查德认为"停留于对内容的表面理解,那只是部分地享受,要充分地理解和欣赏文学,还要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读懂故事,理清情节线索,探究导致事件发生的内在原因,这只是研究严肃  相似文献   

9.
论文从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思想入手,探讨了接受美学视角下儿童文学的翻译方法和文学作品书名的翻译方法,指出翻译人员都应当准确把握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读者的期待视野与译文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期待视野,这样才能实现文学翻译的目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文学欣赏在丰富知识、提高修养、净化道德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针对财经类院校的特点,文学欣赏公选课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但如何更进一步贴近财经院校学生的实际,在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之间找准契合点,更好地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文学欣赏课的成效,仍值得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11.
模糊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性 ,其作用在于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文学模糊主要表现在语义模糊、意象模糊和句法模糊等方面。对文学翻译应把握原作的意义 ,适当保留模糊性 ,以让读者去创造 ,发现原文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藏热"在全国的蔓延,西藏文学在整个文坛上的地位随之提升。由于藏文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语言文字之一,是一种具有逻辑格语法体系的拼音文字,所以如何在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准确表达文学作品的真正意图,成为了西藏文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此点,本文对藏汉语言文学翻译中的表达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与文学在人文关怀、人类福祉追求、社会问题洞察分析解决等方面可谓异曲同工、殊路同归。在当今法治社会时代,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千奇百怪的法律案件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素材。而相比深奥晦涩的法律条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故事性与可读性强的文学作品更为枯燥无味的法律融入了文学的意境与温馨,所以,法律与文学的融合创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与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作品中,为了使文字能够更为形象、确切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者为整篇文章增添亮点,因而会在作品中使用修辞手法,使文字变得更加的唯美、生动。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与中国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而在文学作品中主要的有则是矛盾。比喻苡及幽默这三种修辞手法。其促使文学作品能够进一步反映英语文化及其价值,然后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而为给予人们各种各样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文坛热闹非凡,很多的文学作品都被打上了市场的烙印,赋予了很多市场经济的元素,其实,文学的市场化是有其多方面的原因的,既有文学自身的原因,也有文学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原因。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学的市场化,文学本身、作家以及出版商和媒体都要为应对文学的市场化做出一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典范的文学作品中往往蕴藏着诸多美的因素,像意蕴美、人格美、真实美、想象美、语言美等等。在文学欣赏课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是高校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精神风貌的写照,在语言上以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语义风格达到了特定的审美效果。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如何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发挥译者创作的自由空间,填补文学作品翻译中“文本的空白性”.实现文学文本翻译的语际转化。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重在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能力;同时它也是一门修养课,除了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外,最重要的便是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俗话说:“文学即人学。”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里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哲理,仔细地去体验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我们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的逐步成熟阶段,面对生命,面对人生的挫折、打击,面对社会的黑暗面,他们会有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会有一些困惑。作为一门基础课、修养课,引导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注意去体会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社会各阶层的人的思…  相似文献   

19.
以20世纪末以来西方的体验经济理论为指导,探讨以文学作品为资源的文学旅游的发展.对国内文学旅游、体验经济和旅游结合发展的研究做了简要的综述.认为体验经济和文学旅游都具有体验性、审美性、广泛性、表演性,二者存在结合的可能性.体验经济与文学旅游的结合方式有4种:将体验引入文学旅游产品开发;文学旅游产品中体现人文关怀;重视文学旅游纪念品开发;文学旅游体验性营销.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独特性,使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应该大力提倡大学生多读些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也应该进一步增强文学教学的力度,以使人文素质教育有更为形象和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