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生了重自互联网技术在美国诞生以来,就以无法估量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影响。互联网与金融业息息相关,近几年更是与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服务领域深度融合开启了互联网金融的新时代。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冲击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这促使商业银行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本文在初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冲击的基础上,结合商业银行的优势、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金融来说自然也不例外,并且互联网金融模式也成为了潮流趋势,进而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冲击。基于此,本文将详细探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并分析它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帮助传统商业银行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6年,是互联网金融步入规范化轨道的开局之年,也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关键之年。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生的冲击性影响的基础上,基于现阶段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现状,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未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经济对各行各业产生影响,传统的银行业也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互联网金融具有传统商业银行不具有的流量,获客能力和开放性。本文以民生银行为例,分析网络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存款业务和理财业务的影响。本文认为,民生银行必须启动网络金融战略,提高用户体验,加强网络金融业务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与互联网金融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两者相互结合,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从互联网金融基本情况分析入手,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到来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于我国的银行来讲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也存在挑战。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的金融核心竞争力。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并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此,大多学者阐明了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弊端所在,并指出互联网金融企业不会颠覆传统金融业,两者不是对立的,是互补共生、相辅相成、共同成长的。本文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余额宝为例,通过对它的优势即理财客户的草根性、碎片化理财方式、资金的空间再分配和数据的海量性等进行分析,向传统商业银行展现互联网企业的一些成功途径,以期对其有一些借鉴与启示,促进我国传统商业银行更好地融合到互联网金融的大队列中去。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IT FIN)是近年来的新兴金融,通过网上支付、大数据云计算、各类搜索引擎以及社交网络媒体等各种技术手段和互联网工具来实现资金的融合、流通,网上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自互联网金融兴起以来,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但同时对传统银行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而商业银行又如何应对?这是我们需要探讨而又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由互联网精神向传统金融行业侵入并与之结合而产生.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而言具有更强的开放性、更低的成本以及更加便捷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不得不面临着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巨大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商业银行需要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认知到自身的不足并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屈波  王玉晨  杨运森  王博 《西部金融》2015,(1):41-45,51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企业积累了海量的用户数据,逐渐掌握了用户金融服务的需求和偏好,并将其提供的金融服务由最初的简单支付渗透到转账汇款、小额信贷、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代销基金和保险产品等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颠覆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并对其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面临的竞争形势及主要机会与挑战,为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提供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特点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后认为,商业银行要获得发展就要主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转变经营的理念,调整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提升管理能力,积极拓展业务渠道,才能有效的克服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环境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互联网快速的发展,原有的实体商业银行受到了网络线上信贷平台的冲击。本文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且分析了其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了传统银行业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时要做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立足资产价格波动理论和长尾理论,文章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理,然后运用条件风险价值法测算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并结合2007~2016年中国沪深股市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通过冲击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进而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可通过加强金融创新、增加互联网消费信贷的投放比例、积极调整利率政策等手段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大众对金融服务要求的提高,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限制,孕育了互联网金融。在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浪潮的时代问号下,重谈商业银行的全能化,并提出国内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能化策略建议,有助于商业银行在大浪淘沙的互联网时代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面临挑战,投融资方式与市场支付手段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内部审计面对银行业在深度与广度上的迅速变革,现有的体系已经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内部审计亟待采取相应措施来满足商业银行对事前事中控制的需求和对流动性监督的要求,从而更好地防范上市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中潜藏的金融风险,提高长期竞争力,确保商业银行和客户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的颠覆式发展态势使得商业银行已无法绕开与互联网金融的交织关系而独立生存与发展,利用互联网、移动技术、平台化、信息化思维最大限度实现跨越发展是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既依赖于结点关系的定位,又依赖于结点关系的维护,寻求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结点,以互联网思维驱动创新发展是商业银行在金融新生态环境中的战略要点。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会通过存款竞争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影响。存款竞争分为存款规模竞争与付息成本竞争两种。采用2007—2018年我国106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互联网金融→存款规模/付息成本→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通过挤压存款规模、抬高付息成本两种存款竞争中介渠道削弱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职能;相对于互联网渠道构筑业态,互联网支付结算业态、互联网资源配置业态、互联网财富管理业态挤压银行存款规模并抬高付息成本的存款竞争效应更为显著;在存款规模竞争方面,国有、较高资产规模和较高资本水平的商业银行被挤压的存款规模更大;在付息成本竞争方面,股份制及城市商业银行、较小资产规模和较低资本水平的商业银行付息成本被抬高得更多;互联网金融通过存款竞争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途径分表内和表外途径两种,存款规模竞争和付息成本竞争机制在这两种途径中都显著存在。因此,政府部门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扩张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管控,商业银行要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并不断优化金融生态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品种和规模均呈爆发式增长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家庭金融投资选择的主流产品。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这种大规模调整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本文考察与分析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会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金融监管部门的行为也会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金融监管部门可通过行使监管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监管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种类和数量、制定相应的部门规章制度、制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等职能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借贷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每当我们遭遇资金紧缺,借贷是帮助解决资金需求的有效手段。到目前为止,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是主要的借贷提供者,虽然现实中也存在个人借贷现象,但是商业银行借贷对比个人借贷有着明显的优势,仍是我们目前社会资金融通的主流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渐发展,各类新型的金融平台逐步出现,互联网金融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而P2P借贷则是其中人们争议最大的话题之一。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入手,介绍了P2P借贷的定义并主要关注了P2P借贷相较于传统借贷,其风险特征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以其自身的优势,极大地冲击了我国的传统银行业,为我国加快传统银行业的转型提供了动力.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转变传统经营模式,进一步深化改革.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优势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经营模式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