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邻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更加密切。我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紧密相临,自中俄贸易以来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自俄罗斯加入WTO以来,双方已成为稳定及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然而,受外界因素影响,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双边贸易未能达到预期,可以说,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加大黑龙江对俄经济合作,促进双方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双方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在分析黑龙江对俄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俄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疆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的动因在于双方存在贸易明显互补性。通过对新疆与中亚五国总体贸易互补性及分类商品互补性分析,针对性提出提升双边贸易发展水平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欧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对象,在当前国际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尤其是英国"脱欧"的影响下,中欧之间贸易的稳定发展对双方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阐述中欧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贸易紧密度和互补性分析,发现中欧间贸易紧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中欧间的贸易互补性较低。通过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1999~2014年间中欧双边贸易的实证分析中发现中欧贸易发展的潜力,趋近于贸易"饱和"。建议开展双边自贸谈判,通过建立中欧自贸区来扩大双边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与东盟1995年至2009年的贸易数据,从产品层面对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系数进行了测算,双方贸易互补性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具有较强的贸易潜力,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贸易往来起进一步推动作用。进一步修正引力模型,采用2000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双边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东盟国家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说明双方的贸易依赖程度已经很高。  相似文献   

5.
东盟和中国的双边贸易突飞猛进,各自成为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国.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导致了贸易关系中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由此文章研究了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的现状,分析了经济贸易合作中互补性和竞争性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双边贸易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未来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双边贸易迅速增长。但由于贸易秩序、投资环境等问题,使两国贸易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由于双方政治关系好、经济都是增长趋势、改革加快和贸易具有互补性,因此经贸合作的前景是好的。中俄双方应进一步规范贸易秩序,加强地区间经贸合作,不断改善贸易结构,提高投资水平,努力扩大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7.
中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双边贸易迅速增长.但由于贸易秩序、投资环境等问题,使两国贸易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由于双方政治关系好、经济都是增长趋势、改革加快和贸易具有互补性,因此经贸合作的前景是好的.中俄双方应进一步规范贸易秩序,加强地区间经贸合作,不断改善贸易结构,提高投资水平,努力扩大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8.
促进中俄贸易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铁争 《全国商情》2010,(8):78-78,85
中俄关系由来已久,两国关系陆续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关系到建设性关系再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过渡.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中俄贸易关系驶入了快车道.但中俄贸易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采取有力措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一步规范双边贸易的秩序,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科技创新,走品牌化道路,从而实现中俄贸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吉林省与周边国家经贸关系中,吉林省与日本经贸关系占有重要位置,加快吉林省与日本经贸关系的发展对促进吉林经济的腾飞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吉林省与日本经贸关系发展较快,尤其是贸易方面的发展更为突出,日本已成为吉林省最大的出口市场,但双边贸易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从长远看,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其经济的互补性,加强相互合作,吉林省与日本贸易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中韩自贸区框架将是推进两国间贸易便利化的主要方式,双方均采取了一系列在通关程序、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举措来加快双边贸易便利化进程。目前,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略低于韩国。随着未来的中韩自贸区谈判提上日程,两国间贸易便利化合作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诸如部分敏感产品国内市场开放压力、贸易合作常受时局影响等挑战。深化中韩贸易便利化合作和提高双边贸易便利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今后双边可在贸易程序、争端解决机制、原产地核查、海关互助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中国的贸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了2004—2008年中国与40个主要贸易伙伴之间贸易结构与贸易流量的关系,并考察了中国贸易流量的决定因素。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扩展的引力模型可以有效地解释中国的双边贸易流量,中国的贸易结构变量估计系数为负,说明中国的贸易结构与贸易流量反相关,中国的贸易结构限制了中国贸易流量的扩大,也意味着是规模收益递增模型而非要素禀赋模型更适用于解释当前中国的贸易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不平衡显现日益加剧的趋势.美国认为,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是根源于人民币的被低估和不灵活,美国想通过逼人民币升值来解决中美间贸易不平衡.本文认为中美贸易失衡根源于双方储蓄--投资机制失衡.逼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美间的贸易不平衡,只能导致中美两国的双输.因此,要解决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一方面要美国增加国内储蓄,减少对华出口的限制;另一方面要中国扩大内需,减少对外贸易的依赖.  相似文献   

13.
一、英中贸易 中、英两国都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两国的通商史已长达数百年.良好的政治关系为商业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如今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更是史无前例,英国已成为中国的最大欧洲贸易伙伴.去年英国公司向中国输出了价值18亿英镑的商品和服务,增幅达20%;而中国对英出口亦有大幅增长,其增幅去年超过40%.  相似文献   

14.
韦苏倢 《全国商情》2011,(12):77-78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在近些年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的食品出口遭遇的贸易壁垒也日益增多。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步伐加快,双边的贸易额增加,2010年中国东盟部分产品的进出口实行零关税,双边农产品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双边绿色食品贸易已经被提上日程,发展绿色食品贸易是双边贸易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中国与东盟绿色食品贸易现状,双边绿色食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越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的贸易关系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形成。自1991年11月两国恢复正常化关系后,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的经济、贸易协定,双边经贸关系走上正常发展轨道。本文主要分析中越贸易的现状、对中越贸易前景进行预测,并找出中越贸易失衡原因,提出相关均衡贸易、促进两国贸易关系良好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力模型对中国与113个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影响双方贸易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双方的国民收入水平、距离以及是否参与到多边贸易体系中对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影响很大;边界关系、与发达国家结成自由贸易安排以及APEC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贸易竞争性、互补性为切入点,采用多个测算指数,从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及贸易联系紧密程度三个层面,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关系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发现双方贸易合作的潜力空间.结果表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互补性都逐渐上升,但贸易互补性大于贸易竞争性;双方贸易互补性以产业间贸易形态为特征;贸易联系紧密度不够,但呈现逐渐加强的趋势.本文建议通过加快推动自贸区建立,深化双方能源合作,加快出口部门产业升级,拓展多领域合作等措施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强化贸易互补优势并协调多方利益分配,以期进一步拓展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敏  怀雅斌 《全国商情》2011,(16):59-60,63
近年来,中俄经济合作全方位快速发展,双边贸易额大幅增长,中国已跃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两国贸易规模偏小,贸易结构不尽合理,贸易秩序也有待规范。为此,两国需携手合作,抓住机遇,共同应对挑战,为两国企业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双边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证明中国与新加坡在比较优势上存在较明显差异,进而分析了中新贸易互补关系及其产生原因,得出结论。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智利双边关系的发展在中国同拉美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中国智利双方签署FTA。FTA的签署对中智双方会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效应。巴拉萨模型的分析表明,中国智利FTA对中国没有贸易创造效应而有净的贸易转移效应,对智利没有贸易转移效应而有净的贸易创造效应。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双方进口比重和进口商品结构不同。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同智利的贸易投资关系以及其他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