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参与研发活动的主要角色。调动企业研发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而提高我国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应对当前科技发展和行业竞争的战略选择,也是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阐述了税收激励政策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理论依据,然后对我国现行研发税收激励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与完善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税收激励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改变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博弈均衡,有助于政府提高最优税收努力水平,进而提升国家财政能力。构建“政府-企业”两部门Stackelberg博弈模型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利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准自然实验”,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优化营商环境与地方财政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代表的营商环境优化有助于提升地方财政能力,表现为企业税收遵从的显著提升;在所得税由地税局管辖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规模较小的企业,这种效应更加明显,从而证实了营商环境优化影响地方政府税收努力进而提高企业税收遵从的理论机制。研究结论对于从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提升国家财政能力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宁乡县国家税务局2008--2011年数据为基础,对小微企业和非小微企业经济和税收进行分析,继而得出基本结论:小微企业为地方政府分忧解难,提供税收和就业机会,缓解“贫富悬殊”;小微企业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可能使小微企业税收处在拉弗曲线的“最优区间”;宁乡县小微企业所得税税率政策优惠效应部分可能被严格的征管效应所抵消;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小微企业市场主体的行为更具理性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4.
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现有文献主要关注了国地税合并下税收征管“强制力”的“威慑效应”,鲜有研究关注国地税合并下税收征管“公信力”提升是否能发挥以及如何发挥“激励效应”。文章以2018年国地税合并为自然实验,以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国地税合并对企业税收遵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地税合并提高了企业税收遵从度,其通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税源信息透明度以及降低地区间税收竞争程度,进而促进企业税收遵从。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地税合并仅对法治水平较高、市场化水平较高、税务人员能力较强以及财政分权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税收遵从发挥了显著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经济后果的文献,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国地税合并配套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税收激励是政府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常用的政策工具之一,税收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学者关注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法和CiteSpace文献计量法系统分析了税收激励下技术创新研究概况。结果表明:税收激励下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发文量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研究以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领域为主,已形成稳定的期刊群;研究作者与机构主要集中于财经类院校与研究院;研究脉络主要围绕税收激励政策及强度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税收激励政策的比较研究等展开,侧重从所得税和增值税分析其对企业创新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虽然提高了创新数量,却抑制了其质量改进,加剧了“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陷阱”;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通过挤占信贷资源、诱导企业金融化抑制了创新数量与质量提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带来了政府补贴的激励扭曲,使得企业为争夺有限的补贴而更加注重创新数量的增加却忽略了质量的提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更容易使政企关系较为密切的企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企业陷入“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陷阱”。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外部性、不确定性的分析,阐述了政府积极促进自主创新的理论依据,并运用函数的数学推理运算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对政府财税行为的敏感性,推导了不同创新阶段财税激励方式的选择。得出在企业自主创新的研发阶段、成果转化阶段,企业对政府财政政策更敏感,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企业自主创新的产业化生产阶段,企业对税收政策更敏感,政府应相应侧重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与激励作用。文章构建了包括税收激励政策、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等变量的分析框架,通过对281家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活动的调查分析,检验了税收激励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创新投入是税收激励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完全中介变量;从税种来看,企业所税优惠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增值税和营业税为代表的流转税类优惠则对企业人力投入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从优惠方式来看,与直接优惠方式相比,间接优惠方式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与人力投入具有更为有效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提升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源动力,因此找到激励企业创新的因素是重中之重。本文采用2008-2015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产出数据,考察政府创新规划执行压力、政府补贴和企业高管持股计划三种不同类型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补贴和企业高管持股计划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具有更显著的影响;企业产权性质、公司治理和高管创新精神对激励发挥作用产生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政府和企业激励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和“奶业标准降低”事件,从地方政府与安全规制之间的关系出发,重点分析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对乳制品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发现毒奶粉事件仅在短期对乳制品企业造成影响。随后,进一步分析了“奶业标准降低”事件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情况。研究发现,在当前激励模式下,只有中央政府降低安全标准,在保证地方政府的税收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才能更加重视安全规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激励企业研发的财政政策从运行情况看,在提供财政资助和税收优惠方面尚不完善,从而影响到激励成效的发挥。可适当调整财政资助的结构,提升税收激励作用,并从培育企业创新意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方面加强政策外的制度环境建设,以激发企业研发创新的热情,进一步完善当前的财政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2.
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开展效应分析对于优化政策制定、提升政策效能、精准引导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阐述在环保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税收优惠政策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实证模型,从实证角度测试税收优惠政策对节能环保企业投资融资、研究开发和提升利润率三个方面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企业投融资、开展研发活动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激励企业投融资方面间接税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大于直接税优惠,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活动方面直接税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则更加显著,同时二者在提升企业净利润方面的效应均不明显。因此,从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运用等角度,提出提升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促进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促进本国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是当前世界各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从该政策设计的出发点看,典型国家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具有激励研发成果转化、鼓励产学研联合开发、对中小企业给予特惠政策、多举措确保税收优惠落地等特征。结合我国现状,提出调整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重点、实施大企业增量扣除、大中小企业特惠力度、放宽研发费用适用条件和范围、完善“专利盒”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7—2015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研究高额的政府补助是否促进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并将企业研发支出作为中间变量分析这种影响的作用路径。在控制企业规模和企业科研人员数量之后,政府财政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提高的正面激励作用是显著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激励作用,但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挤出”作用。企业研发支出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其中研发支出与发明专利的数量负相关,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数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表明:第一,数字化有利于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水平;第二,数字化可通过要素配置效应、管理革新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三个渠道来激励企业的创新活动;第三,数字化与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对于资本禀赋和研发强度更高的企业,数字化对创新的激励效应更突出;第四,数字化的创新驱动效应因企业的行业和所有制属性而有所差异,其中高科技企业和国有企业受到的激励效应更大。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特征积极夯实数字化基础、引进数字技术,并同步增加资本和研发投入,拓展要素组合方式和创新边界。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税收制度激励的重点较多放在如何吸引外国企业来到中国投资,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当前,要加紧推进国内税制改革进程和“走出去”企业涉外税收制度的完善步伐,重点要建立健全企业“走出去”相关税收法律体系,完善税收优惠和税收抵免,提高税收服务质量,加强国际协作等。  相似文献   

17.
税收优惠政策对推动企业年金计划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国外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了介绍,再对我国现行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分析,最后为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发展提出税收政策方面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根据国情提出了实行"微调TEE"征税模式,以激励中小企业、中低收入劳动者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与企业在税收征纳关系上存在利益冲突。但在税收计划管理体制下,客观存在着地方政府“买税”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税收合谋人为操纵税收收入进度现象。通过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和采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地方政府、企业与中央政府的三阶段博弈模型,论证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税收合谋行为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提出应进一步推进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税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税收计划管理体制,建立税务审计制度,加强税源监控力度,防止税源流失和保证财税收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现状、政策诉求、政策满意度几个层次对F市企业调研,发现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适用税收优惠政策上存在"二元分化"的特征.即中小型企业最关注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类税收优惠政策"不想用"、"不能用"、"不知道",而大型企业最关注"激励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创新型税收优惠政策上出现断层和分化的特征,激励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存在显著短板.在分析"二元分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税制设计、政策宣传及政策反馈几个环节加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创新型试点企业是中国各行业中创新能力建设的领头羊,其创新能力与效率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本文首先梳理并构建了创新型企业创新活动影响要素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考察了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中国创新型试点企业整体创新效率偏低。从创新效率的行业分布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相比,资源密集型行业内的企业创新效率更高一些。从创新效率的影响要素看,企业的经营规模、利润支撑、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创新激励制度都有助于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但是,企业的知识存量、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政府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等要素都发生"失灵",表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尚面临不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