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对湖南来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惊人,国家实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发展成绩举世瞩目。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缺乏核心技术;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失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以及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低,能源资源消耗大,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高。针对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的战略任务。这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是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历来为学界公认,但市场化亦同等重要。市场化与工业化共同组成经济现代化的两翼,相辅相成。本文试从经济学理论、西欧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历史、后发国家经济现代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等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1956--2007年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动态研究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农业现代化及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出口贸易是农业现代化的Granger原因;工业化、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均会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但在中长期内均会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出口贸易会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产生持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难的历史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造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员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江泽民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这是基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和我国国情所作出的战略性规定,它将极大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富裕幸福。 现在,我们迫切需要搞清楚如是问题:究竟什么是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本文着重论证何谓生产商品化以及商品化与社会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70年来发展经济的基本经验可以从十个方面总结,包括成功地进行三次经济变革,发挥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双重叠加的作用,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相互促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促进,实现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大幅增长与各层次教育的迅速发展相结合,实现丰富的国土资源、广阔的天空资源与工业化、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发挥优秀文化传统的作用,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空前未有的大发展,得益于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以及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现代化,首先是粮食和农业生产能力的现代化,粮食生产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城市是现代经济的中心,农村小城镇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或发达经济阶段,发展中国家还在为实现工业化而艰苦奋斗。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相似文献   

10.
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目前在GDP的构成中占50%左右,工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基本实现了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工业生产大国的转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很大差距.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努力实现现代化是新世纪的艰巨任务.过去的50年,我国工业发展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即奠定工业化的基础,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新世纪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生产结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方面缩小与先进工业大国之间的差距,实现从工业生产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及信息化的"四化"协调发展为提出的背景,重点阐述了"四化"的内涵与关联,并分析了黑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与作用机理。提出了"四化"协调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在新时期的应用和体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程;"四化"本身的相互协调,才能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前提条件,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城镇化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经历了"必由之路→重要工作→重大战略→最大潜力"这一不断深化的过程。现阶段城镇化之所以承载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就在于中国特色城镇化引领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与外需驱动的外生型转变为投资与消费驱动的内生型;引领着工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利于解决重工业健康发展问题、工业化区域均衡发展问题和工业品产能过剩问题;引领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与提高农业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3.
非公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实现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首先.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浙江省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新步伐的重要一年。走有兵团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两位数增长。  相似文献   

15.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信息产业的关联效应和规模效益递增的特点出发,论证其通过促进产业升级而实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通过对中国信息产业的规模、基础设施和信息产品普及性的分析,论证中国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产业条件;从而提出中国实现产业信息化改造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改动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道路发展的进程,以及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表明,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了我国工业化演进的惟一选择。新型工业化在内涵上同管理现代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如果没有管理现代化的有力支撑,那样的工业化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上;没有管理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必然会延缓。因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结构调整可定义为持续的非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和为消除妨碍全面有效使用资源创造条件。不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持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增长,都致力于对资源进行管理,合理安排其结构。这其中金融结构的调整是很重要的,它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策略。台湾自50年代中期以来,通过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积极扩展对外贸易,工业迅速地成长起来,成为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地区之一。台湾工业的快速增长,得益于许多主客观因素,但金融结构在资金供需方面的配合和引导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就是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西部地区应改变以往盲目投资、低水平盲目建设、重复上项目的做法,集中精力、集中资金扶持优势企业的发展,以优势企业效益的提高和规模扩大,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应更多地依托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工业化走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过热、出口下调,所以国内消费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本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若干对策,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