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下,信贷投放是金融发挥配置经济资源功能的主要手段,信贷资金的合理、均衡投放,以及信贷资金的高效利用将会对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运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青海省为例,客观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信贷投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信贷投放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动态效应和贡献,针对分析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以来,陕北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是分不开.本文在对信贷资金投放过程中存在的总量、结构以及环境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加"三农"资金投入、调整信贷结构、扩大县域经济信贷投入、改善地方经济环境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面板模型对西部地区1978—2009年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投入促进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而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方面则显得比较乏力;农业信贷资金的产出弹性逐渐得到改善,农业产出对信贷投入的响应更趋积极;农业产出和农村居民收入对农业信贷利率的变化不敏感,农村金融市场上信贷配给的现象依然普遍;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存在省际差异。因此,应完善农业信贷的征信机制,增加农业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并调整投入结构,调整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民收入结构,以增强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金昌市近5年间的信贷资源配置情况的分析,指出经济金融化水平低、经济结构单一限制了信贷资源配置的总量和空间,同时信贷资源配置单一也难以满足社会资金的差异化需求。对此,文章提出信贷资源配置优化的对策:增加信贷资源配置的主客体;选择好信贷资源配置的产业范围;发挥好非信贷资金的撬动作用;创造信贷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规范和引导非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5.
新疆农信社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目前面临着信贷资金短缺、服务落后、金融环境欠佳等问题,制约了支农功能的发挥,改善现状必须要借助政府和中央银行资金、完善信贷服务体系等,使农信社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影响和制约金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现行农村金融运作方式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匹配,造成金融支农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二是农业自身的脆弱性和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制约了金融机构对现代农业的信贷投入。三是面对“三农”的风险补偿和政策支撑体系还不完善,农村信贷风险缺乏保障机制。四是县域金融资源分流仍呈加剧趋势,信贷资金短缺。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梳理理论文献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2000-2011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信贷规模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统计和实证分析,归纳出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信贷配置的发展特征和问题。如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信贷配置失衡态势依旧明显;经济增长对信贷资金的依赖度仍然很强;信贷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协同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中部地区发展缓慢的态势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为此,本文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应尽量避免一刀切;应积极构建多元化社会融资渠道和方式;继续保持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连续性;应关注和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扶持和发展"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等途径不断外流,同时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如何引导正规的小额信贷进入农村,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命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农村小额信贷在中国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然后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小额信贷机构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对发展有中国特色农村小额信贷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的博弈分析及其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华青 《全国商情》2009,(14):66-67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成为农村金融的核心内容,但由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导致农村信贷风险相对较高,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本文利用博弈论深入分析了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内在原因,提出摆脱当前困境的信贷与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方式,规避农村信贷的高风险,以实现农户、农村信用社和农村保险的共赢,为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发行政策名义上的支农贷款实际上脱离了农村系统的资金运动,信贷资金运用结构与其宏观调控功能不相吻合。因此,农发行应适时恢复和拓宽经营范围,从农业产后环节向产前,产中环节延伸,从工商贷款向开发性贷款延伸,灵活运用多元化筹资手段,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调优信贷资产结构与质量,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最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宏观监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金融资金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资金总量的供不应求。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不断吸收农业存款,并把农村资金进行非农化贷款,导致农村储蓄存款不断流出。对安徽农村信用社最近五年储蓄投资变化进行分析,提出安徽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农民贷款供不应求。分析了农民贷款比例较低的原因,并提出更好地服务三农,满足农民贷款需求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信贷制度变迁的法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农户缺少合格抵押品,信息不对称,信用担保贷款不畅。农村金融机构惜贷,农村资金"非农化"现象严重。唯有国家金融干预,实行利息贴补,变革农村信贷担保制度,大力发展小型金融贷款组织,才能形成有效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彻底改变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资金需求总量逐步扩大,需求范围进一步拓宽,但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农户合理的信贷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农户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己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基于此,通过对农户信贷需求行为和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行为分析,并通过湘潭农户信贷调查的截面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以期能够对有效解决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缺口的非均衡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我国农村有效信贷需求存在显著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决定了农村信贷需求必然是一种多层次的结构,即使在同一区域,不同规模、不同生产模式的企业和农户,信贷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有效信贷需求的差异性的分析,揭示了有效信贷需求差异性演变中暴露出新的矛盾。提出多元化发展农村金融,改善外部环境,构建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微观经营机制,实行担保和保险机制创新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贷供给短缺是制约仝省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是现有农村金融制度的约束,限制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另一方面是贷款定价没有完全覆盖贷款风险,金融机构缺乏信贷扩张的内在动力,因此,需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农村地区放松信贷管制、完善贷款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农村的经济主体,还是整个农村,均一定程度上存在信贷约束。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揭示出,农业部门信贷约束的本质是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市场失灵,即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资本、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差异导致的农业吸纳资金存在弱势。因此,在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下,农村领域的政策性金融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应该在创新中得以加强。同时,政策性金融应注重提升农业技术进步,改造传统农业,并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国2018个县域的数据,对农村金融制度市场化改革以来,县域所面临的金融排斥问题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县域金融排斥现象仍然存在,并且主要表现为对信贷资金的排斥,而非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排斥;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当前,县域出现了信贷资金排斥与机构相对饱和同时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增加传统金融机构的供给并没有为"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信贷资金支持,反而是加剧了县域资金的外流。  相似文献   

18.
郭敬林  介雯 《西部金融》2013,(11):80-83
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而农村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验示范区高陵县的创新实践的梳理,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农户信贷及农村金融成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西部地区农户的借贷为基本研究对象,结合有关调查数据,从农户的基本特征、农户信贷需求现状、农户信贷的需求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农户信贷的需求情况;从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基本情况、信用社资金供给和民间借贷等方面分析了农户信贷的可得性。与此同时,简要指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关政策建议。最后,完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成长机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