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乡人口的变迁。从人口的自然结构角度和社会结构角度对城乡人口变迁进行综述,可以总结出人口流动对城市和乡村的人口变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促进了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我国国民素质、调节了产业分布,同时,又对城市的流动人口定居、融入城市和农村家庭的稳定、农村劳动力的短缺等问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定,从农民追求预期净收益现值最大化出发,运用动态宏观经济学的递归方法,推导出均衡条件下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动态面板计量方法实证检验各影响因素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方向和程度。研究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率的滞后值、城乡实际收入差距、非农产值比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对城乡劳动力流动有正的影响,但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值偏小;城镇失业率、城乡消费支出比和农村工业化对城乡劳动力流动有负的影响;制度变迁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对城乡劳动力流动也有一定程度但不显著的正影响。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应加强城乡联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乡收入差距是整体贫富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分城镇化与市民化基础上,利用山东省各地市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户籍变化和人口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以人口流动为表征的城镇化与以户籍"农转非"为标志的市民化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市民化的作用要大于城镇化。由于市民化会涉及到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对财政因素的研究发现,"省直管县"对比常规的财政分权,因县级政府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而有利于市民化,从而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引入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阐述统筹城乡发展应着力解决的剪刀差、人口流动、转变发展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祯 《全国商情》2007,(8):80-8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和政治的稳定.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农民的收入.对我国来说,农村人口占据了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其就业的广度和深度,对提高广大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笔者通过对1989-2005年的农村人均收入与城市人均收入的比较发现,城乡收入的差距是在不断增大.通过计量模型研究发现,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人口流动越多,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但经典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农业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差距.因此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悖论,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深入理解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描述陕西省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变动的基础上,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变动和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变动对陕西省城乡人口的年龄结构差异变动的具体影响,得出陕西省城乡人口的年龄结构差异不断缩小,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城乡收入差异、城乡消费差异和恩格尔系数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从二元生产系数、人口城镇化率、城乡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和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看,我国的二元结构依然明显,迫切需要城乡统筹发展。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变革为二元结构服务的制度体系,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同时保证城乡居民对资源获利机会的均等。其次,发展农村经济,通过产业梯度转移,实现城乡经济的互动;发展符合农村资源禀赋的涉农企业,实现对农村、农业的反哺;实施小城镇建设,实现乡村基础设施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滇中产业新区"存在性别比失衡、老龄化严重、城乡二元格局牢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素质低等问题。为达到2020年生产总值6000亿元的目标,一方面需维护妇女权益,调控人口流动,加大教育投资,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注重公平来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需夯实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转变第二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人口结构效率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可能会出现一些诸如社会阶层分化、伦理道德危机、人口流动、农民失地失业及城镇贫民窟带来的社会风险等。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机制没有形成、城镇化社会风险防范政策缺失、城镇化社会风险防范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滞后、行政管理体制不科学等。应通过加快建立城镇化社会风险防范的组织管理体制及其政策体系,积极应对城乡人口流动所带来的风险,建立城乡社会心态、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融合机制和重视并解决好城镇贫民窟问题等措施来防范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风险,实现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乡一体化以比较优势及分工理论为基础,强调生产要素空间的自由流动及合理布局。城乡一体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拉尼斯-费模式揭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是描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模式。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分为城乡二元结构松动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瓦解阶段和城乡融合阶段三个阶段,其中城乡二元结构瓦解阶段又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广西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瓦解阶段的前期,在这个时期应该采取发展工业化、加强农村人口的培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  相似文献   

11.
全面综述了关于城乡交互作用的研究文献。文章从城乡界定入手,继而分析了发展模式对城乡关系的影响以及处理城乡关系的空间发展战略,最后详尽分析了城乡之间人口、商品、废弃物以及部门等多维联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劳动力跨地区乡城流动规模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利用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等计量经济模型,采用OLS和工具变量回归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跨区域的乡城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分时间段来看,1992年之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从分区域来看,中、西部的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规模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是我国当前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明显特征.在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际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和地区总人口等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泰尔指数Theilit和城市规模Lnupsit两个面板数据变量的个体固体效应模型,研究表明,泰尔指数与城市规模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其影响系数为2.6741%,现行的城市规模扩张总体而言仍不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全国和重庆市1987-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重庆市与全国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虽然在细微之处有所差别),即金融发展规模和城乡收入差距正关(服从Kuznets“倒U型”曲线),而金融发展效率和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农村金融的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直接的作用。因此,重庆市应积极促进地区金融发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中介效率。  相似文献   

15.
受农民工的代际更替、产业政策、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民工回流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受限于二元分割的城乡制度,中国农民工反向迁移的比率或者说潜在比率要远远高于国外。目前,关于中国农民工回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回流规模、回流原因、回流农民工群体的特征以及回流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总体上看,中国农民工回流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且过多地侧重于宏观层次的回流原因分析与回流影响的考察,而缺少对回流农民工个人层面的具体分析,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与经验考察。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国2000年省际截面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收入不平等对地区人口健康差异产生的影响,以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作为收入不平等的测度变量,以各地区平均预期寿命作为人口健康水平的测度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对于中国人口健康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收入不平等对中国人口健康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分配体制是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人是否实现全面发展来衡量分配体制合理与否是"以人为本"人本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情况下,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标准来衡量城乡分配体制的合理与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谐的城乡分配体制在促进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农村生产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估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我国是一个人口流动率极低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引人注目的现象。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估计,现有的大部分研究和调查结果并不一致。通过对现有文献中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估计进行梳理,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