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我国货币政策理论中争论最多的一个难题就是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币值稳定”的单一目标还是“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本文通过对已有的理性预期理论模型的引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最优选择策略,并认为在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预期因素日益加强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目标应坚持“币值稳定”的单一目标。  相似文献   

2.
1997年后我国一直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出现了梗阻,所起的作用远不尽如人意。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一个间接货币政策工具。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体的国债市场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基本依托,也是货币政策效应发挥的基本通道。我国国债市场在规模、流动性等方面发展滞后,仍是一个不成熟、不发达的市场,这使得1997年后我国“积极的”货币政策传导产生梗阻,严重抑制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在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的三种政策目标组合中,理论上我国选择的是“固定汇率制+资本管制+货币政策独立”。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国的汇率呈现单边上扬的走势、资本项目也在逐步放开、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由此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失效。根据扩展的“三元悖论”,我国应该选择的近期目标是“货币政策相对独立+资本有限流动+汇率有限浮动”,长远目标是“货币政策完全独立+资本完全流动+汇率自由浮动”。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我国实施了调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汇率等一系列货币政策操作,货币政策效果总体良好。“十一五”期间应进一步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继续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5.
1997年后我国一直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 ,但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出现了梗阻 ,所起的作用远不尽如人意。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一个间接货币政策工具 ,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体的国债市场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基本依托。我国国债市场在规模、流动性等方面发展滞后 ,仍是一个不成熟、不发达的市场 ,这使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产生梗阻 ,严重抑制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一、财政货币政策“缠绕性”互扰问题诠释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出现了“缠绕性”互扰问题。所谓互扰指财政政策干扰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干扰财政政策,并非单方面的。所谓“缠绕性”指财政缠绕着金融,金融缠绕着财政,似乎不易解开。(一)财政政策干扰货币政策。1994年之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是沿着“放权让利”和“财政包干”两条思路走的。成效显著,功不可没。但是,负面效应亦不可忽略。这就是国家财力过于分散,国家集中性可支配财力特别是中央财力,长期不能随经济的发展而得到相应增长。使得国家财政职能及宏观调控功能困缺乏足够的财力基础而被迫弱化。财政职能与宏观调控功能的“缺位”,不仅极大地局促了财  相似文献   

7.
随着COVID-19疫情爆发,国内外形势已发生极大变化,加之我国宏观经济在此前便开始步入“新常态”,随着不断逼近上中等收入阶段与高收入阶段的分界线,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经济可持续性更加呼唤经济高质量发展,于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也随之面临新的挑战。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可依次从紧密联系、联动领域、不同调节范围及侧重点四个维度来观察。财政政策在与货币政策实现协调配合的过程当中,其功能分野各有所长,货币政策在总量调节方面作用突出,而侧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则要求财政政策更多发挥作用。我国自1992年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历经五个阶段,亚洲金融危机时两大政策双松促增长,而引领经济“新常态”时两大政策一松一稳防风险助转型。当下,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当特别注重政策工具所依托的制度建设逻辑,加入应对新冠疫情与“六稳”、“六保”等考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上推进现代国家治理进程中,需注重从“逆周期”演化为“跨周期”宏观调控目标的调控机制优化。  相似文献   

8.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社会总供求最有力的两个经济手段.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态势的分析,提出了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政策取向及宏观构想.主要包括整体目标导向.“适度从紧”的客观把握以及深层次协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现实取向等。  相似文献   

9.
1998年后我国一直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出现了梗阻,所起的作用远不尽如人意。货币政策的传导是建立在特定制度安排与经济金融环境基础之上的。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反应不灵与货币政策实施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完善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梗阻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不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后我国一直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出现了梗阻,所起的作用远不尽如人意。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一个间接货币政策工具,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体的国债市场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基本依托。我国国债市场在规模、流动性等方面发展滞后,仍是一个不成熟、不发达的市场,这使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产生梗阻,严重抑制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的转变;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货币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使用协整VAR模型,对以同业拆借市场为例的货币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我国货币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货币政策功能。然而,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货币市场间接传导货币政策的机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货币市场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货币市场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货币市场,从而提高货币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效率,是经济领域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理论回顾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股票市场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现实可行且日益重要的渠道,是完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其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欠规范性使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较低。在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互动关系日益明显的新的金融环境下,一方面要建立与股票市场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框架,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逐步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传导渠道,虽然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规模较小,其作用的发挥也极为有限,但实践证明,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途径的作用正日益显现。文章运用单位根、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得出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价指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逐步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传导渠道,虽然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规模较小,其作用的发挥也极为有限,但实践证明,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途径的作用正日益显现。文章运用单位根、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得出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价指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金融机构改革等都有了新的突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央行对货币政策中问传导变量的调控渐趋成熟,稳健货币政策的“微调”成效显著,金融宏观调控的成果得到了巩固。今后,应进一步加快金融市场发展,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强化货币政策与监管的协调,增强金融机构的政策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对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巨大挑战,货币政策是否调控股票价格成为当前货币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和政策工具几个方面分析了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挑战。结合以上分析,笔者建议当前股票价格还不宜纳入货币政策框架内,但不能忽视对股票市场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