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理论上分析税收法治的经济根源,税收法治的经济构成及其经济功能,从而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税收法治的必然性.进而指出我国当前税收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幸福法治论     
在应然意义上,法治是幸福的保障,幸福是法治的应有之义。而实然意义上,则可以通过法治幸福指数的构建,让幸福判断法治建设的成效,让幸福解释权回归公民自身。进而得出幸福法治应该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新思维,应将人民幸福作为评价法律的依准,切实保障人追求幸福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法治教育应注重培养法治意识、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坚定法治信仰。目前法治教育存在教育内容知识化、教育主体对象化、教育实施形式化的问题,不利于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高校应从个体价值、目标价值、社会价值三个维度重塑高校法治教育价值,逐步独立设置法治教育课程、以“师生合作学习”为教育理念、开展“生活教育”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历史证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的利益需要是不同的,社会到了一定阶段,社会利益诉求就会变得繁多,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纷争也会变得更为复杂,社会就会对法治产生更多的依赖和更高的要求,法治建设必须要适应这一要求,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必须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忽视法治必将导致严重失误,甚至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为此,本文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法制须先行的观点,对西部大开发与法制建设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法治的重要功能就是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使整个社会的运转服从于法制的权威,通过法治来保障“人人平等”和人民的民主权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处理人们的政治关系方面,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完善法制是对和谐社会的支撑,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依赖于法律制度的推进,必须借助于法治建设。法治社会不等同于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7.
政府法治论通过两个巧妙定位——政府与法治,从深厚的政治哲学、法理以及宪政基础予以立论,有着丰富的理论特色并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其作为一种合理的行政法理论基础,以自身的努力支撑起了宏伟的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大厦。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是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法治国家的建立、健全除了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构建外,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法治信仰的培育。而我国法治发展的现状表明我国法治恰恰是缺少这个因素的,法律文化底蕴的缺失已经成为我国法治进程中最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法治作为西方的产物。同时也是全人类的文明成就,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实现法治社会和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研究中国的法治化进程的问题中,发现存在着思想意识上的根源问题.要加快中国社会的法治化进程,只有更新思想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1.
以GDP为主要考核标准的政绩评价体系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推行法治要与发展经济一样,也需要政府提供这样的动力。基于此,我们以长沙市中小企业发展法治环境为着眼点进行调研和分析,进一步提出法治湖南建设中的企业法治环境治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胡怀应 《全国商情》2009,(5):114-117
西方法治,无论是理念还是制度,都源于对人生意义、价值目标的认知和关怀,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根源在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和互动发展,在于市民社会精神的张扬以此推动法律形式化运动,在于权力和权利的界分与冲突导致法律秩序的生成;中国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定目标的手段,中国人选择法治是因为同人治相比,法律最能满足中国社会解决眼前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需要,是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给人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西中法治"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目标架构与驱动力都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法治社会的成功构建,不仅取决于健全的法律体系,更依赖于法治精神对普通大众的广泛渗透。远观世界法治建设历程,可以发现,没有法治精神的滋润,良好的法律,设计精良的制度也会走样甚至形同虚设。近视我国法治建设现状,我国的法治建设最缺乏的也就是能够体现公平、正义等法治精神。为了更快地推进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进程,我们就必须培育法治社会所必需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4.
以法治思维指导提升高校法治工作体系化,增强高校依法治校能力,依法维护学校权益,依法规避法律风险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法治工作体系化的内涵包括: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章程及规章制度体系,师生权益保护救济服务机制,完善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和法治教育。运用法治思维指导高校法治工作体系化确立的关键是法治意识的牢固树立,法治工作队伍的健全,决策、制度合法性审查机制的确立,评价考核机制的完善和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法治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阐释和谐海关的哲学内涵,提示了和谐海关的内在需求及其只有在和谐社会当中方才具备成立的可能性。在法治成为酱遍性诉求的现代社会,文章揭示了法治信仰的重要性。最后,本文在前论基础之上,阐述了法治信仰的培养对构建和谐海关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法治教育作为国家不断倡导的国民教育体系新内容,对法治中国的建设具有关键作用。而法学教育作为法律知识传授和法律精神培养的专门学科,却在法治教育的施行中缺位,两者之间并未构建起有效的互动机制。考虑到法学教育的专业性和法律人才的广泛性,法学教育可在大学校园中承担起对全体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责任;法律人才则可在社会环境中引领法治氛围的营造,践行法律信仰的魅力,突出法律专业人士的"次级"法学教育作用,从而实现法学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入阐述依法治国方略时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推动各项事业纳入法治轨道的基本遵循。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确定的重大战略,更离不开法治的规制与保障,但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法治进程中,仍存在诸多法治困境,如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法治化水平不高,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法律保障不到位,区域协同发展模式中法律规制手段不均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法制推动力不足,重大行政决策的公开化与民主化的法律约束力有待加强。为此,应当强化顶层设计的法治化,制定专门的区域规划法;加强协调机制的实效性,依法设立协调机构和明确机构职能;创新法律规制模式,保障市场机制积极作用的发挥;打破民生区域壁垒,法律强力介入公共服务领域;广泛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重大行政决策的公开化和民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法治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从防范政府权力滥用和行政腐败可能抵消一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来看,建立法治政府也是可欲的。但是,这一诉求并没有说明什么样的法律制度更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事实上,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根据自身情况确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法制结构。因此,结合澳门法治的法律史与经济发展的经验,探讨说明法治高度(法治完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就有了某种特殊的意义。表面上,发展经济成了国家的政治任务,国家亦确实能够以超常的方式推动经济繁荣。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财富积累过程具有自我毁灭的倾向。只有建立有限政府、抑制其参与、控制和管理经济性活动的范围与强度,市场体制和宪政体制才能同时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合法、正确、有效处理维权与维稳这一矛盾是行政法和行政法治面对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社会实践问题。在一个法治环境日渐优化,通过对维权与维稳的性质、特点、种类和冲突的行政法分析,提出摒弃以政治思维、权力思维的方式解决和处理维权与维稳的冲突的习惯,以法治思维方式重新认识维权与维稳及相互关系,以合法与否为价值判断标准,并在此价值标准判断下,选择相应的法治方式化解维权与维稳的矛盾冲突,是化解维权与维稳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