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可变权系数综合评价模型对2002年中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基于1999~2002年度煤炭城市面板数据,应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煤炭城市聚集经济水平;结果表明,我国煤炭城市城市空间经济结构效率和其城市化水平并不具有正相关性,许多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煤炭城市的聚集经济较差,并没有显示出城市化经济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城市(城镇)是人口、产业、市场的积聚,是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中心。通常,人们用城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称为“城市化率”,或叫做“城市比重”。我认为,“城市化水平”应包含多种含义,如质量、效益、特色等,仅仅以“比重”来衡量“水平”和城市发展的程度是不够全面的。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水平是城市化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和度量指标,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城市人口比重占总人口比重来测度城市化水平,这种方法在有些资料不够健全的地区是可行的,但它同样存在着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如城市人口难以包容城市化的全部内涵,难以反映城市化“质”的问题等。从经济、人口、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入手,用综合指标法构建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作了度量及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营城市的思想应运而生,引起了城市政府的关注。本论述了经营城市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分析了我国经营城市的现状,提出了加快经营城市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城市化模式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城镇系乡村基础组织。乡镇企业归口于农业。小城镇综合生活质量与农村比较差距无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城市化不能等同,它是两个虽有联系但都是本质不同的过程。我们所说的城市化是乡村城市化而不是城市乡村化,把城市化起点定位于“村镇或小商镇”实为欠妥;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城市化步伐逐步加快,认为“中国城市化短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就我国国情而言,选择以大城市为核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模式,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城市化水平测定的研究作了一回顾与总结。城市化水平测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要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人口指标是主要指标法中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综合指标法中综合指数法运用较多。本文同时对其它主要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从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公共服务城市化五个方面建立了衡量城市化质量的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GPCA)和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软件,从地级市的角度,选取多年城市化相关数据,对城市化质量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多年来中国城市化质量不断提升,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较大;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必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考虑民生,推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完善、城市环境的改善等。  相似文献   

8.
老年型城市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及其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一般来讲,经济发达程度,城市化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经济发达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程度越高,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越严重。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60岁以上人口虽然超过人口总数的10%,但在北京和上海,该比例已经超过了城市总人口的15%,城市社会学家认为,城市的组织,城  相似文献   

9.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结合城市可持发展的内涵,从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指标层4以次入手,应用41个指标,重点测度城市可持续发展度、可持续发展汪洋、可持续发展笔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据统计,2004年中国共有建制城市661个,城市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1.7%。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快速增长期,城市化率从1993年的28%提高到了2004年的41.7%,11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5.5%、第二产业增加值的64%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6%都来自城市(1)。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难以应对的严峻挑战。城市管理与城市政府管理在中国,对城市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中、西部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城镇化率的地区差异较大,东部较高,西部较低,中部居中;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区的城镇化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提高幅度的地区差异也较明显,东部地区提高幅度较大,西部地区提高幅度较小,中部地区提高幅度居中.各地区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著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中,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顺序恰好相反.因此,继续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就是打破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解决现阶段的城乡之间的显著差距。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经的过渡形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并推动城市化的进程,需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逐步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相似文献   

13.
中部三大城市群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中部三大城市群在发展总水平、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结构、产业结构、产业效率、制造业和服务业结构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看出,中部三大城市群中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质量最好,武汉和中原城市群次之,但是武汉和中原城市群的规模较大,其发展状况对整个中部地区的影响更大.未来要依托城市群带动战略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中部三大城市群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产业发展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以中部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整理并比较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的相关经济数据发现,中部地区呈现经济凹地的重要原因在于产业的弱质与城市化的滞后两者之间的恶性循环,因此,加强制度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是解决中部陷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对东、中、西部以及西部地区内部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城市化的模式设计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旨在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广西城镇发展较快 ,但仍存在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地区间城镇化发展程度和速度差异大、城镇规模等级不合理等问题。解决办法 :充分利用广西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 ,东引西联 ,以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 ;加大西部地区劳动力结构调整 ,培育新的中心城镇 ;加强大中城市建设 ,提高小城镇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冲击及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论文使用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区的能源强度及相关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省区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能源强度水平相似省区倾向集聚分布;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禀赋对省区能源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则为负向;从溢出效应来看,东部省区的城市化水平、西部省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禀赋均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则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廉价的劳动力是英特尔投资成都的重要原因之一.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引发达国家及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进而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相似文献   

19.
贫困问题在中国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既有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也有西部贫困文化和人口增长过快、文化素质过低的原因.这些原因造就了西部贫困人口的能力贫困,致使他们长期处于贫困的再生产状态.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国政府把消除贫困作为一个长期的社会目标,尤其在西部.可通过西部经济增长,加快城镇化建设,改变观念、强化教育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走出贫困,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全国31个省份1985年-2012年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变弹性函数构造模型研究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我国农业产出的影响,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研究表明:总体来看目前劳动力转移对于我国粮食生产是有利的,但长期来看不同区域农村劳动力流出情况及其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现阶段东部12省农村劳动力流出不利于其粮食生产的长期发展,而其他区域农村劳动力流出则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其粮食生产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